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蜗壳、离心风机和制冷设备,所述离心蜗壳内具有离心风道,在垂直于所述离心蜗壳的第一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离心风道螺旋延伸,所述第一轴线与设于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离心风道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沿所述离心风道内的气体流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蜗壳,可以使离心风道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的高度沿气流流向逐渐增加,使得离心风道更加符合气体的流动特性,有利于提高风道效率,提升风量,降低噪声。降低噪声。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蜗壳、离心风机和制冷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心蜗壳、离心风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离心风道蜗壳型线通常采用等距四边形法和不等距四边形法进行设计,其横向剖面的蜗壳型线遵循阿基米德螺旋线方程,在流体沿风轮圆周均匀流出,其经过的横向截面不断增大,通过不同截面的流量与从该截面到蜗壳起始截面之间的夹角成正比。而其纵向剖面的流动截面为矩形,即气体经过的纵向截面保持不变。而该种方案未能充分遵循气体流动特性,不利于风道效率的提高以及提升风量和降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离心蜗壳,所述离心蜗壳可以使离心风道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的高度沿气流流向逐渐增加,使得离心风道更加符合气体的流动特性,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风道效率,提升风量和降低离心风机的噪声。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心蜗壳的离心风机。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心风机的制冷设备。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离心蜗壳,所述离心蜗壳内具有离心风道,在垂直于所述离心蜗壳的第一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离心风道螺旋延伸,所述第一轴线与设于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离心风道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沿所述离心风道内的气体流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延伸。
[0007]根据本技术的离心蜗壳,可以使离心风道在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的高度沿气流流向逐渐增加,使得离心风道更加符合气体的流动特性,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风道效率,提升风量和降低离心风机的噪声。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离心蜗壳的第一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离心风道沿阿基米德螺旋线延伸。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沿对数螺旋线延伸。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道的任一径向截面的轮廓线包括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在离心蜗壳的径向上相对,所述第三线段和所述第四线段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相对,所述任一径向截面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的张开度满足:其中,为所述任一径向截面与所述离心风道的径向起始截面之间的夹角(弧度);为第一线段
与第二线段在所述离心蜗壳径向上的张开度,为单调递增函数。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调递增函数满足:其中,k为系数且k=0,1,2,
……
;p为所述对数螺旋线的螺距;B0为所述起始截面的第三线段与第四线段的张开度;R为设于所述离心蜗壳内的风轮的直径;m为与离心风机的比转速相关的系数。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道的任一径向截面的轮廓线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在离心蜗壳的径向上相对,所述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在所述离心蜗壳径向上的张开度满足:
[00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离心风机,包括风轮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离心蜗壳,所述离心风轮设于所述离心蜗壳内。
[0014]根据本技术的离心风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离心蜗壳,在离心风道的气流流向方向上,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在离心蜗壳的轴线方向上逐渐远离另一个延伸,由此,可以使离心风道在轴向方向上的高度沿气流流向逐渐增加,使得离心风道更加符合气体的流动特性,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风道效率,提升风量和降低离心风机的噪声,进而提高了离心风机的整体性能。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与所述离心蜗壳同轴设置的导风圈,所述导风圈设于所述离心蜗壳的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导风圈上形成有导风面,在所述导风圈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导风面沿所述导风圈的周向朝向所述离心风轮螺旋延伸。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向上,所述导风圈的朝向所述离心风轮的一端端面为垂直于所述离心风机轴线的平面。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与所述离心蜗壳一体成型。
[0018]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制冷设备,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离心风机。
[0019]根据本技术的制冷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离心风机,从而提高了制冷设备的整体性能。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蜗壳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所示的离心蜗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所示的离心蜗壳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2中所示的离心蜗壳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风机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蜗壳与
技术介绍
中的蜗壳(普通蜗壳)的风量对比示意图;
[0027]图7是
技术介绍
中的蜗壳(普通蜗壳)的表面宽频噪声的分布云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蜗壳的表面宽频噪声的分布云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蜗壳与
技术介绍
中的蜗壳(普通蜗壳)的功率对比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离心风机;
[0032]10、离心蜗壳;L、第一轴线;
[0033]11、离心风道;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
[0034]a、第一线段;b、第二线段;c、第三线段;d、第四线段;
[0035]20、导风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下面参考图1
‑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离心蜗壳10。
[0038]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离心蜗壳10用于将离开风轮的气体导向蜗壳出口,并将气体一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
[0039]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离心蜗壳10内具有离心风道11,在垂直于离心蜗壳10的第一轴线L的平面内,离心风道11沿径向由内而外螺旋延伸。其中,第一轴线L与设于离心蜗壳10内的离心风轮的中心轴线重合。从风轮离开的气体进入离心风道11内,沿离心风道11由内而外螺旋运动至风道的出风口。由于离心风机100内的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螺旋线(例如对数螺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蜗壳内具有离心风道,在垂直于所述离心蜗壳的第一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离心风道螺旋延伸,所述第一轴线与设于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离心风道具有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沿所述离心风道内的气体流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壁延伸,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在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离心风道沿阿基米德螺旋线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沿对数螺旋线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道的任一径向截面的轮廓线包括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在离心蜗壳的径向上相对,所述第三线段和所述第四线段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相对,所述任一径向截面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上的张开度满足:其中,为所述任一径向截面与所述离心风道的径向起始截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在所述离心蜗壳径向上的张开度,为单调递增函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调递增函数满足: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