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1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具有良好的电解质膜保湿能力及散热效率。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电化学组件、阳极侧隔板及阴极层隔板,电化学组件包括阳极层、阴极层及电解质膜,电解质膜配置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阳极侧隔板及阴极层隔板配置于电化学组件的两侧。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在阳极层与阴极层通电而加压阳极层的氢气,使阳极层的氢气压力大于阴极层的氢气压力。电化学氢升压装置还包括冷却剂流路及供给流路,冷却剂流路位于阳极侧隔板及阴极层隔板且供冷却剂流动,冷却剂冷却电解质膜,供给流路从冷却剂流路延伸出且位于电化学组件的外周侧,将流过阴极层隔板的冷却剂流路的冷却剂的一部分吸入并提供至电化学组件。供至电化学组件。供至电化学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化学氢升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氢气助推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氢升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可确保对于更多的人负担得起、可靠、可持续且先进的能源的存取,正在进行与对能源的效率化作贡献的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有关的研究开发。可是,在与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有关的技术中,利用起泡器对电解质膜进行保湿会过度增加配置成本且氢气的温度及流量的控制因此而变得复杂。此外,电化学升压电池进行化学反应时会产生热量,故散热能力不足也是其面临的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化学升压电池进行改良以克服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具有良好的电解质膜保湿能力及散热效率。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电化学组件、阳极侧隔板及阴极层隔板,所述电化学组件包括阳极层、阴极层及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膜配置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所述阳极侧隔板及所述阴极层隔板分别配置于所述电化学组件的两侧,其中所述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在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所述阳极层的氢气进行加压,以使所述阳极层的氢气压力大于所述阴极层的氢气压力,所述电化学氢升压装置还包括冷却剂流路及供给流路,所述冷却剂流路位于所述阳极侧隔板及所述阴极层隔板且供冷却剂流动,所述冷却剂冷却所述电解质膜,所述供给流路从所述冷却剂流路延伸出且位于所述电化学组件的外周侧,以将流过所述阴极层隔板的所述冷却剂流路的所述冷却剂的一部分吸入并提供至所述电化学组件。
[000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给流路沿所述电化学组件的外周侧的边缘设置。
[00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剂流路包括直线流路及圆形流路,所述直线流路使所述冷却剂从所述阳极侧隔板的外周侧及所述阴极层隔板的外周侧往所述阳极侧隔板的内周侧及所述阴极层隔板的内周侧循环,所述圆形流路从所述直线流路分支,且当从所述阳极侧隔板及所述阴极层隔板的层叠方向观察时,所述圆形流路是圆形。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形流路包括内周侧流路及外周侧流路,所述内周侧流路比所述外周侧流路更靠近所述电化学组件。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流路沿着延伸方向从所述阳极侧隔板的外周侧及所述阴极层隔板的外周侧倾斜地延伸至所述阳极侧隔板的内周侧及所述阴极层隔板的内周侧,以使所述直线流路与所述电化学组件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延伸方向渐减。
[0009]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中,冷却剂除了经由冷却剂流路而通过阳极侧隔板及阴极层隔板,还通过供给流路而流至电化学组件。据此,可利用冷却剂对
电化学组件中的电解质膜进行保湿及散热。从而,本技术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具有良好的电解质膜保湿能力及散热效率。
[001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0、100

:电化学氢升压装置;
[0016]110:电化学组件;
[0017]112:阳极层;
[0018]114:阴极层;
[0019]116:电解质膜;
[0020]120:阳极侧隔板;
[0021]130:阴极层隔板;
[0022]132:第一阳极层;
[0023]1322:内周部;
[0024]1321:外周部;
[0025]134:第二阳极层;
[0026]136:第三阳极层;
[0027]140、140

:冷却剂流路;
[0028]142、142

:直线流路;
[0029]144:圆形流路;
[0030]1441:内周侧流路;
[0031]1442:外周侧流路;
[0032]150:供给流路;
[0033]C:冷却剂;
[0034]D:径向;
[0035]E:延伸方向;
[0036]F:流动方向;
[0037]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其绘示出轴向X、Y、Z。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100例如是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的局部结构且包括电化学电池,所述电化学电池包括电化学组件110、阳极侧隔板120及阴极层隔板130。电化学组件110包括阳极层112、阴极层114及电解质膜116,电解质膜116配
置于阳极层112与阴极层114之间。阳极侧隔板120及阴极层隔板130分别配置于电化学组件110的两侧而分别对应于阳极层112及阴极层114。
[0039]电化学氢升压装置100在阳极层112与阴极层114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阳极层112的氢气进行加压,以使阳极层112的氢气压力大于阴极层114的氢气压力。差压式电化学升压电池的详细电化学作用原理是本领域已知,于此不加以赘述。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100还包括冷却剂流路140及供给流路150。冷却剂流路140位于阳极侧隔板120及阴极层隔板130且供冷却剂C流动,冷却剂C用以冷却电解质膜116。供给流路150从冷却剂流路140延伸出且位于电化学组件110的在电化学氢升压装置100的径向D上的外周侧,以将流过阴极层隔板130的冷却剂流路140的冷却剂C的一部分吸入并沿流动方向F提供至电化学组件110。在本实施例中,供给流路140例如是沿电化学组件110的在电化学氢升压装置100的径向D上的外周侧的边缘设置,而能够顺地地将冷却剂C提供至电化学组件110。
[0041]如上所述,冷却剂C除了经由冷却剂流路140而通过阳极侧隔板120及阴极层隔板130,还通过供给流路150而流至电化学组件110。据此,可利用冷却剂C对电化学组件110中的电解质膜116进行保湿及散热。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100具有良好的电解质膜116保湿能力及散热效率。
[0042]图2是图1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阴极侧隔板130处的冷却剂流路140包括直线流路142及圆形流路144,直线流路142使冷却剂C从阴极侧隔板130的外周侧往阴极侧隔板130的内周侧循环,圆形流路144从直线流路142分支,且当从阳极侧隔板120及阴极层隔板130的层叠方向(即平行于轴向Z的方向)观察时,圆形流路144是圆形。
[0043]相似地,阳极侧隔板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化学电池,包括电化学组件、阳极侧隔板及阴极层隔板,其中所述电化学组件包括阳极层、阴极层及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膜配置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所述阳极侧隔板及所述阴极层隔板分别配置于所述电化学组件的两侧,所述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在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通电而以电化学方式对所述阳极层的氢气进行加压,以使所述阳极层的氢气压力大于所述阴极层的氢气压力,所述电化学氢升压装置还包括冷却剂流路及供给流路,所述冷却剂流路位于所述阳极侧隔板及所述阴极层隔板且供冷却剂流动,所述冷却剂冷却所述电解质膜,所述供给流路从所述冷却剂流路延伸出且位于所述电化学组件的外周侧,以将流过所述阴极层隔板的所述冷却剂流路的所述冷却剂的一部分吸入并提供至所述电化学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氢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流路沿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门鋭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