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559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放线轮、收线轮、驱动机构、导电液桶、电极组件、电池及指示灯,收线轮上设有极柱及导电柱,电极组件与导电柱抵接,电线缠绕于放线轮上,电线的自由端与极柱电性连接,导电液桶内设有金属电极,电极组件、电池及金属电极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指示灯串联于导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通过将电线浸泡入导电液中,当电线外皮出现破损时,导电液浸入电线内部与电线芯材接触,形成导电通路,电池供电将指示灯点亮,使检测人员能够快速发现破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其检测敏感度更高,降低了漏检概率,提高了检测效果。检测效果。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电线在架设过程中,需要对电线外皮的完整性进行检测,避免电线外皮破损导致漏电隐患,威胁人身安全,现有技术中大多由安装人员通过目测进行检查,存在漏检的风险,同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专用的检测设备,公开号为CN21572855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外破检测装置,电线主体依次穿过导电套进行检测,当电线主体有破皮现象时,导电套则可以进行导电,则可以通过电流表实现实时监测,有效的提高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导电套需要与裸露的电线芯材接触才能够导电,较小破损处由于导电套无法直接接触芯材,识别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以提高检测准确性,降低漏检概率,提高安全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放线轮、收线轮、驱动机构、导电液桶、电极组件、电池及指示灯,
[0006]所述收线轮上设有极柱及导电柱,导电柱与收线轮同轴固接,放线轮上固接有轴杆,所述放线轮通过轴杆与支架转动连接,收线轮通过导电柱与支架转动连接,导电柱与极柱电性连接,导电柱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线缠绕于放线轮上,电线的自由端与极柱电性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导电柱带动收线轮转动,使电线逐渐从放线轮上收卷于收线轮上,所述电极组件与导电柱抵接,所述导电液桶内装有导电液,导电液桶上设有导轮组,导轮组包括多个导轮,至少一个导轮位于导电液的液面下,电线依次从导轮组上的多个导轮绕过,当电线沿导轮组运输时,至少有一段电线浸泡于导电液内,导电液桶内还设有插入导电液内的金属电极,所述电极组件、电池及金属电极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指示灯串联于电极组件与电池之间或金属电极与电池之间的导线上,当电线外皮完整无破损时,电极组件与金属电极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导线内没有电流,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而当电线外皮存在破损时,当破损处进入导电液中,电线及导电液使电极组件与金属电极形成通路,导线内产生电流,指示灯点亮,检测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破损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支架、碳刷及弹簧,所述电机支架上设有安装槽,碳刷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柱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底部及碳刷抵接,所述碳刷在弹簧作用下始终与导电柱抵接,所述碳刷与电池通过电线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支架上,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接,从动轮与导电柱同轴固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传动连接,当主动轮与从动轮为齿轮时,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可以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当主动轮与从动轮为皮带轮时,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可以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作用带动收线轮转动,将电线从放线轮上逐渐收卷于收线轮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上设有绝缘涂层,绝缘涂层上设有缺口,电极组件与缺口处的导电柱抵接,减少导电柱裸露面积,减少导电柱带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液桶内靠近收线轮的一侧设有脱水组件,所述脱水组件包括脱水支架及海绵套,所述脱水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海绵套设于通孔内,海绵套套设于电线上,当电线从导电液中离开时,导电液会附着在电线上,通过海绵套可以将附着在电线表面的导电液擦除并落回导电液桶中,实现导电液的回收,同时确保电线表面的清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液桶内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供金属电极插入的固定孔,固定套的材质为绝缘材料,用于固定金属电极。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流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感应导线内的电流,电流传感器及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电线外皮存在破损,破损处浸入导电液中,电极组件与金属电极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导线内产生电流,电流传感器感应到电流,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停止运行,有助于检测人员及时发现破损处,提高检测效率。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4](1)本技术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通过将电线浸泡入导电液中,当电线外皮出现破损时,导电液浸入电线内部与电线芯材接触,形成导电通路,电池供电将指示灯点亮,使检测人员能够快速发现破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其检测敏感度更高,降低了漏检概率,提高了检测效果。
[0015](2)本技术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通过脱水组件能够将附着在电线表面的导电液去除,实现导电液的回收,同时确保电线表面的整洁。
[0016](3)本技术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通过电极组件能够在收线轮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性连接,确保检测装置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脱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支架;2、放线轮;3、收线轮;4、导电液桶;5、电极组件;6、电池;7、指示灯;8、极柱;9、导电柱;10、导轮;11、金属电极;12、电极支架;13、碳刷;14、弹簧;15、驱动电机;16、主动轮;17、从动轮;18、脱水组件;19、脱水支架;20、海绵套;21、固定套;22、电流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放线轮、收线轮、驱动机构、导电液桶、电极组件、电池及指示灯,
[0027]收线轮上固接有极柱及导电柱,导电柱与收线轮同轴固接,放线轮上固接有轴杆,放线轮通过轴杆与支架转动连接,收线轮通过导电柱与支架转动连接,轴杆与支架之间及导电柱与支架之间均设有轴承,导电柱与极柱电性连接,导电柱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电线缠绕于放线轮上,电线自由端的芯材缠绕于极柱上与极柱电性连接,
[0028]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及从动轮,驱动电机安装于支架上,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接,从动轮与导电柱同轴固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主动轮与从动轮均为皮带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放线轮、收线轮、驱动机构、导电液桶、电极组件、电池及指示灯,所述放线轮及收线轮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收线轮上设有极柱及导电柱,导电柱与收线轮同轴固接,导电柱与极柱电性连接,导电柱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电极组件与导电柱抵接,所述导电液桶内装有导电液,导电液桶上设有导轮组,导轮组包括多个导轮,至少一个导轮位于导电液的液面下,所述电线缠绕于放线轮上,电线的自由端依次绕过导轮组上的多个导轮与极柱电性连接,导电液桶内还设有插入导电液内的金属电极,所述电极组件、电池及金属电极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指示灯串联于电极组件与电池之间或金属电极与电池之间的导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外皮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支架、碳刷及弹簧,所述电极支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碳刷与导电柱抵接,碳刷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柱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底部及碳刷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春伟戚海波刘丽英赵志远张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移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