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增辉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512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将驱动装置与保温炉分体设置使得该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可搭配任一保温炉进行使用;持续驱动部分设置在保温炉上方,使得金属溶液在浇注完毕后可回退至保温炉内;通过两个电磁装置的设置,从而实现了金属溶液喷射、滞留、回退三个动作,提高了浇注效率。提高了浇注效率。提高了浇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低压铸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压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属于液态金属铸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液态金属的铸造中主要包括有上引的方式,此类设备通常采用安装在锅炉中的电磁泵作为驱动,使得液态金属在电磁泵作用下进行充型、凝固。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9121476.5中所提及的铝合金铸造用直流平面电磁泵,其通过将电磁泵结构设置在坩埚侧部对铝液进行输送,其与坩埚共同置于绝热材料中,如此虽可实现液态金属的自动提升与输送,但其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电磁泵与坩埚捆绑设置,致使为了让电磁泵与坩埚配合工作,需要重新设计制造一个新的保温炉,针对已有保温炉的厂家,其更换成本高;二是该电磁泵保温炉容易损坏且维修不便,电磁泵设置在保温炉内部,其电磁泵结构长期与液态金属接触,致使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容易造成损坏,而且在不使用该保温炉时,液态金属在重力作用下将保留在保温炉底部即电磁泵结构中,致使液态金属凝固遗留在该位置,使得该位置无法轻易拆装,造成维修困难;三是升液管与保温炉一体制造,其管径在保温炉在制造时就已确定,无法再根据铸造产品的需求进行管径更换,使得该电磁泵保温炉对其所铸造的对象具有较大的限制,适用性差,无法灵活对各种产品进行铸造;四是通过电磁泵对液态金属进行升液,在将一个模具产品铸造完成后,需要反向启动电磁泵或停止电磁泵的工作,使得液态金属回退才可将模具移出以更换下一个模具进行浇注,由此使得浇注效率低下,而且在液态金属从升液管回退至锅炉的过程中,升液管未持续与高温的液态金属接触,使得升液管的温度降低,将导致液态金属再次经过升液管进行浇注时,溶液经过升液管会使其温度降低,使得无法对铸造的浇注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包括升液管、持续驱动部分、浇注口、引流装置、装置支架和控制系统,所述升液管一端连通保温炉中的金属溶液,另一端通过浇注口与引流装置或模具进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液管、持续驱动部分均安装在装置支架上,通过装置支架固定在保温炉上;所述持续驱动部分包括第一电磁装置,所述第一电磁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两个磁极布置在升液管的左右两侧,使得所述两个磁极之间形成的磁场穿过所述升液管,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布置在同一高度,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电极分别布置在所述升液管的前后两侧,使得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电极和所述升液管内部的金属溶液;第一电磁装置位于保温炉上方,在批量铸造开始时,采用引流装置将升液管中的金属溶液引流至第一电磁装置的作用范围,而后通过控制系统对第一电磁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升液管中的金属溶液受到压射力而进行喷射。
[0004]其中,所述升液管采用不导磁或具有低磁导率特性的材料制成。
[0005]其中,所述升液管可以是耐热陶瓷材料。
[0006]其中,所述升液管可以采用不同材料拼接而成,其中升液管中伸入保温炉部分采用耐热、耐腐蚀性材料构成,露出保温炉部分采用具有不导磁或低磁导率特性的材料的构成。
[0007]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可以是直流磁场或者是交流磁场,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可以通过直流电流或者交流电流,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产生向上的安培力以驱动金属溶液进行浇注。
[0008]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对管径有不同需求的浇注模具,可采用不同管径的升液管进行更换,并调整第一电磁铁的磁极间距、第一电极的极板间距形成适配。
[0009]其中,所述持续驱动部分还包括有第二电磁装置,所述第二电磁装置包括第二电磁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两个磁极布置在所述升液管的左右两侧,使得两个磁极之间形成的磁场穿过升液管,在同一高度水平上布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分别布置在所述升液管的前后两侧,使得电流通过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和升液管内部的金属溶液。
[0010]其中,所述第一电磁装置仅用于对金属溶液施加向上的安培力,所述第二电磁装置用于对金属溶液施加向下的安培力,所述第二电磁装置用于对金属溶液施加向下的安培力的大小大于第一电磁装置用于对金属溶液施加向上的安培力的大小。
[0011]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可以是直流磁场或者是交流磁场,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可以通过直流电流或者交流电流,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电磁装置产生向下的安培力以防止金属溶液喷出。
[0012]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二电极的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对管径有不同需求的浇注模具,可采用不同管径的升液管进行更换,并调整第二电磁铁的磁极间距、第二电极的极板间距形成适配。
[0013]进一步,续驱动部分可以包括有多个第一电磁装置3,所述多个电磁装置3在所述升液管2上间隔分布,所述多个第一电磁装置3对金属溶液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安培力,通过控制系统对所述多个第一电磁装置3同时进行控制;在采用引流装置6将金属溶液引流至升液管2中持续驱动部分的作用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多个电磁装置对金属溶液产生的安培力合力向下,以防止其直接喷射入引流装置6中;在控制金属溶液向上喷射进模具时,控制所述多个电磁装置对金属溶液产生向上的安培力合力达到需求压射力从而进行喷射。
[0014]本申请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申请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可搭配任一保温炉进行使用,无需厂家对保温炉进行定制设计,极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持续驱动部分设置在保温炉上方,且金属溶液在铸造完毕后会回退至保温炉内,使得持续驱动部分的工作区域便于维护;升液管安装在装置支架上,而非内嵌至保温炉中,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其进行更换;升液管与保温炉分离设置,可根据需要改变升液管与保温炉之间的相对位置,灵活度高;在面对大平面铸件时,可通过在保温炉上安装多个上述电磁低压铸造装置,从而使得金属溶液可经由多个所述升液管进入大平面铸件,形成多浇注口铸造;而且通过第一电磁装置3、第二电磁装置4的协同设置,使得第一电磁装置3用于使金属溶液受到向上的安培力,第二电磁装置4用于使金属溶液受到向下的安培力,由此可通过简单的控制即可实现金
属溶液的喷射动作、金属溶液在控制区域的滞留动作、金属溶液的回退动作,使得金属溶液的控制稳定;通过该设置,可以避免在批量铸造过程中金属溶液从升液管中回退至保温炉内,可使其在批量浇注全部过程中充斥升液管,在提高浇注效率以及稳定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对金属溶液的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0016]图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申请电磁装置驱动金属溶液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在进行模具浇筑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包括升液管、持续驱动部分、浇注口、引流装置、装置支架和控制系统,所述升液管一端连通保温炉中的金属溶液,另一端通过浇注口与引流装置或模具进行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液管、持续驱动部分均安装在装置支架上,通过装置支架固定在保温炉上;所述持续驱动部分包括第一电磁装置,所述第一电磁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两个磁极布置在升液管的左右两侧,使得所述两个磁极之间形成的磁场穿过所述升液管,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布置在同一高度,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电极分别布置在所述升液管的前后两侧,使得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电极和所述升液管内部的金属溶液;第一电磁装置位于保温炉上方,在批量铸造开始时,采用引流装置将升液管中的金属溶液引流至第一电磁装置的作用范围,而后通过控制系统对第一电磁装置进行控制使得升液管中的金属溶液受到压射力而进行喷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液管采用不导磁或具有低磁导率特性的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液管可以是耐热陶瓷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液管可以采用不同材料拼接而成,其中升液管中伸入保温炉部分采用耐热、耐腐蚀性材料构成,露出保温炉部分采用具有不导磁特性的材料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液管可以采用不同材料拼接而成,其中升液管中伸入保温炉部分采用耐热、耐腐蚀性材料构成,露出保温炉部分采用具有低磁导率特性的材料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可以是直流磁场或者是交流磁场,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电极之间可以通过直流电流或者交流电流,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产生向上的安培力以驱动金属溶液进行浇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低压铸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一电极的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对管径有不同需求的浇注模具,可采用不同管径的升液管进行更换,并调整第一电磁铁的磁极间距、第一电极的极板间距形成适配。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洪增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