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7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属于生物质炭吸附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烘干箱、放置板、刮板、操作块、连通孔、热解炉、回流管、燃烧室、高温油气管、放置槽;烘干箱底部设置有连通孔;热解炉固定连接于烘干箱下方;烘干箱下方设置有燃烧室,且热解炉与燃烧室通过高温油气管连通;回流管一端与燃烧室连通,另一端与烘干箱连通;烘干箱内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板水平设置于烘干箱内,放置板一端位于放置槽内,另一端穿过烘干箱壁与操作块固定连接;刮板置于烘干箱内壁上,与烘干箱固定连接;通过与烘干装置结合,且将热解炭化后的余热处理后导入烘干装置辅助烘干,可以解决热解炭化后的余热无法被高效利用的问题。决热解炭化后的余热无法被高效利用的问题。决热解炭化后的余热无法被高效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属于生物质炭吸附剂制备


技术介绍

[0002]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周期短、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但是这些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主要用于直接燃烧产热,此外还有一部分用作饲料、肥料和制浆造纸工业的原料。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利用,每年有大量的农林生物质被弃置于自然环境或露天焚烧,既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0003]芦竹是一种禾本科芦竹属植物,可利用芦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将烘干后的芦竹通过热解炭化反应将其制备成一种吸附能力强的生物质炭吸附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然而现有的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热解炭化后的余热的能量要么被直接排放,未能达到热量回收利用的效果;要么被回收,但回收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热量的损失,无法被高效的利用。因此,需要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能对热解炭化后的余热的能量进行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通过与烘干装置结合,且将热解炭化后的余热处理后导入烘干装置辅助烘干,可以解决热解炭化后的余热无法被高效利用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包括端盖、烘干箱、放置板、风机、刮板、操作块、连通孔、滑板、滑槽、热解炉、回流管、过滤箱、燃烧室、高温油气管、螺钉、放置槽;端盖下方设置有烘干箱,烘干箱底部设置有连通孔;热解炉位于烘干箱下方,且与烘干箱固定连接;烘干箱下方设置有燃烧室,且热解炉与燃烧室通过高温油气管连通;回流管一端与燃烧室连通,另一端与烘干箱连通;回流管上设置有过滤箱;烘干箱内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板水平设置于烘干箱内,放置板一端位于放置槽内,另一端穿过烘干箱壁与操作块固定连接;刮板置于烘干箱内壁上,与烘干箱固定连接;烘干箱侧壁设置有两个风机孔,风机位于风机孔内,且风机与烘干箱固定连接;烘干箱底部设置有滑槽,滑板位于滑槽内,且滑板与滑槽滑动设置;滑板将连通孔堵住,且螺钉将滑板与烘干箱固定连接;
[0006]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网;
[0007]所述放置板为网状结构;
[0008]所述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09]所述刮板下端与放置板上面接触。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烘干箱底部设置有连通孔,热解炉位于烘干箱下方,且与烘干箱固定连接;热解炉与烘干装置结合,使烘干后的芦竹能够直接通过连通孔进入热解炉内被热解炭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2、烘干箱下方设置有燃烧室,能够对高温油气进行燃烧,去除高温油气中的油分;回流管一端与燃烧室连通,另一端与烘干箱连通,能够将燃烧后的洁净热气导入烘干箱,对烘干箱内的芦竹进行辅助烘干,能够达到高效利用热解炭化产生的余热的技术效果;回流管上设置有过滤箱,能够对燃烧后的气体进行过滤,保证循环的热量内不会有杂质,避免对待烘干的芦竹造成污染。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与烘干装置结合,且将热解炭化后的余热处理后导入烘干装置辅助烘干,可以解决热解炭化后的余热无法被高效利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的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1、端盖;2、烘干箱;3、放置板;4、风机;5、刮板;6、操作块;7、连通孔;8、滑板;9、滑槽;10、热解炉;11、回流管;12、过滤箱;13、燃烧室;14、高温油气管;15、螺钉;16、限位块;17、放置槽;1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根据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包括端盖1、烘干箱2、放置板3、风机4、刮板5、操作块6、连通孔7、滑板8、滑槽9、热解炉10、回流管11、过滤箱12、燃烧室13、高温油气管14、螺钉15、放置槽17;端盖1下方设置有烘干箱2,烘干箱2底部设置有连通孔7;热解炉10位于烘干箱2下方,且与烘干箱2固定连接;烘干箱2下方设置有燃烧室13,且热解炉10与燃烧室13通过高温油气管14连通;回流管11一端与燃烧室13连通,另一端与烘干箱2连通;回流管11上设置有过滤箱12;烘干箱2内壁设置有放置槽17,放置板3水平设置于烘干箱2内,放置板3一端位于放置槽17内,另一端穿过烘干箱2壁与操作块6固定连接;刮板5置于烘干箱2内壁上,与烘干箱2固定连接;烘干箱2侧壁设置有两个风机孔,风机4位于风机孔内,且风机4与烘干箱2固定连接;烘干箱2底部设置有滑槽9,滑板8位于滑槽9内,且滑板8与滑槽9滑动设置;滑板8将连通孔7堵住,且螺钉15将滑板8与烘干箱2固定连接;过滤箱12内设置有过滤网18;放置板3为网状结构;放置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刮板5下端与放置板3上面接触。
[0019]本技术的原理
[0020]打开端盖1,将切碎后的芦竹放到放置板3上,启动风机4对芦竹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取下螺钉15,使滑板8在滑槽9内滑动,直至滑板8完全不堵住连通孔7;移动操作块6,使操作块6向着远离放置槽17的方向移动,放置板3慢慢滑出烘干箱2,放置板3滑出烘干箱2的同时,刮板5将放置板3上的芦竹刮掉,从连通孔7落入热解炉10内,参与热解炭化;限位块16能够防止放置板3被完全抽出;热解炭化产生的高温油气通过高温油气管14进入燃烧室13
进行燃烧,经过燃烧去除掉油分的高温气体进入过滤箱12,经过过滤网18过滤掉杂质后循环进入烘干箱2,对芦竹进行辅助烘干,放置板3为网状结构,保证高温气体不会受到的阻挡,使高温气体对芦竹的浸透更充分;烘干后的芦竹再次进入热解炉10进行热解炭化,以此循环。
[0021]在整个过程中,热解炭化产生的高温油气没有被直接排放,也没有被回收,而是经过燃烧、过滤后进入了烘干

热解的循环,使整个循环产生的热量始终处与循环内,并没有造成能量的损失,可以解决热解炭化后的余热无法被高效利用的问题。
[0022]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竹生物质炭吸附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烘干箱(2)、放置板(3)、风机(4)、刮板(5)、操作块(6)、连通孔(7)、滑板(8)、滑槽(9)、热解炉(10)、回流管(11)、过滤箱(12)、燃烧室(13)、高温油气管(14)、螺钉(15)、放置槽(17);端盖(1)下方设置有烘干箱(2),烘干箱(2)底部设置有连通孔(7);热解炉(10)位于烘干箱(2)下方,且与烘干箱(2)固定连接;烘干箱(2)下方设置有燃烧室(13),且热解炉(10)与燃烧室(13)通过高温油气管(14)连通;回流管(11)一端与燃烧室(13)连通,另一端与烘干箱(2)连通;回流管(11)上设置有过滤箱(12);烘干箱(2)内壁设置有放置槽(17),放置板(3)水平设置于烘干箱(2)内,放置板(3)一端位于放置槽(17)内,另一端穿过烘干箱(2)壁与操作块(6)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丹娟蒲高忠王柯懿陈霞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