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34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和分别与燃烧室连通的多个蓄热室,各蓄热室内均包括相连通的蓄热腔和进出风腔,蓄热腔内设置有蓄热装置并位于燃烧室和进出风腔之间,炉体上对应各进出风腔分别设置有切换阀;进出风腔内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用于导引进出风腔内的气流至预定流向。本蓄热式焚烧炉能够有效高进入燃烧室的废气的温度,由此使得废气能够更为充分地燃烧,能够有效提升对废气的净化效果,也更为节能环保。能环保。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废弃处理
,特别涉及蓄热式焚烧炉


技术介绍

[0002]蓄热式焚烧炉是RTO废弃处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通常包括燃烧室和多个蓄热室,在蓄热室内设置有蓄热装置,使用中,通过切换阀来切换各个蓄热室的进出风,使得蓄热装置能够吸收废弃燃烧产生的热量并用于后续废气燃烧前的预加热,由此能够有效提高废气的燃烧效率、降低能耗。
[0003]现有的蓄热式焚烧炉,使用中其蓄热室内的气流通常较为紊乱,流经蓄热装置各处的气流难以平均,废气在蓄热室内容易产生旋涡和乱流,由此会影响废气在蓄热装置内的换热效率,继而影响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导致废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率低,相应使得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有助于提升对废气的净化效果的蓄热式焚烧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
[0007]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室和分别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多个蓄热室,各所述蓄热室内均包括相连通的蓄热腔和进出风腔,所述蓄热腔内设置有蓄热装置并位于所述燃烧室和进出风腔之间,炉体上对应各所述进出风腔分别设置有切换阀;
[0008]所述进出风腔内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用于导引所述进出风腔内的气流至预定流向。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沿所述蓄热装置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板。
[0010]优选的,所述进出风腔包括导流腔和连接腔,所述导流腔位于所述蓄热腔和连接腔之间,所述切换阀对应所述连接腔设置;
[0011]所述蓄热腔的前后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腔的前后宽度,所述导流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沿自所述连接腔至所述蓄热腔的方向朝外倾斜,各所述导流板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导流腔内;
[0012]各所述导流板中,位于所述导流腔前半部分中的导流板沿导流腔前侧壁相同的方向倾斜,位于所述导流板后半部分中的导流板沿导流腔后侧壁相同的方向倾斜。
[0013]优选的,所述导流腔的左右宽度大于所述蓄热腔的左右宽度,所述导流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邻近所述蓄热腔的部分均呈弧形而与蓄热腔的侧壁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各所述进出风腔均同时与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连通,所述切换阀用于控制其对应进出风腔与所述进风通道之间的连通通断以及其对应进出风腔与所述排风通道之间的连通通断。
[0015]优选的,所述炉体上对应各所述进出风腔分别设置有两所述切换阀,所述进出风腔对应的两所述切换阀分别用于控制进出风腔与所述进风通道之间的连通通断以及进出风腔与所述排风通道之间的连通通断。
[0016]优选的,各所述蓄热室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燃烧室背向所述蓄热室的一侧的左棱边和右棱边均呈弧形。
[0017]优选的,各两相邻蓄热室的两相邻侧壁通过倒“U”字形的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左棱边和右棱边均呈弧形。
[0018]优选的,所述炉体上对应各所述进出风腔分别设置有吹扫管,所述吹扫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炉体外,另一端延伸至其对应进出风腔内。
[0019]优选的,所述炉体上设置有将所述燃烧室与外界连通的检修口和将所述检修口封闭的盖体,所述盖体可开闭。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蓄热式焚烧炉中,由于在进出风腔内设置了导流装置,导流装置能够对进出风腔内的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沿预定流向流动,由此能够减少进出风腔内气流的紊流,减少旋涡的产生,使得气流的流向更为规范,有助于使气流更为均匀地流经蓄热装置,相应能够使蓄热装置能够更为充分地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气流中,也即能够有效提高进入燃烧室的废气的温度,由此使得废气能够更为充分地燃烧,能够有效提升对废气的净化效果,也更为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侧视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主视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俯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0、炉体;11、燃烧室;12、进出风腔;121、导流腔;122、连接腔;13、蓄热装置;14、导流板;15、进风通道;151、进风口;16、排风通道;161、排风口;171、检修口;172、盖体;18、连接板;20、切换阀;21、气缸;22、阀板;30、吹扫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
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10,炉体10内设置有燃烧室11和分别与燃烧室11连通的多个蓄热室,各蓄热室内均包括相连通的蓄热腔和进出风腔12,蓄热腔内设置有蓄热装置13并位于燃烧室11和进出风腔12之间,炉体10上对应各进出风腔12分别设置有切换阀20;进出风腔12内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用于导引进出风腔12内的气流至预定流向。本蓄热式焚烧炉中,由于在进出风腔12内设置了导流装置,导流装置能够对进出风腔12内的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沿预定流向流动,由此能够减少进出风腔12内气流的紊流,减少旋涡的产生,使得气流的流向更为规范,有助于使气流更为均匀地流经蓄热装置13,相应能够使蓄热装置13能够更为充分地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气流中,也即能够有效提高进入燃烧室11的废气的温度,由此使得废气能够更为充分地燃烧,能够有效提升对废气的净化效果,也更为节能环保。
[003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33]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包括沿蓄热装置13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板14,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也便于在现有设备中进行加装,能够有效提高流向蓄热装置13的气流的均匀度,使得废气能够更为充分地被加热,能够有效提高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所述炉体(10)内设置有燃烧室(11)和分别与所述燃烧室(11)连通的多个蓄热室,各所述蓄热室内均包括相连通的蓄热腔和进出风腔(12),所述蓄热腔内设置有蓄热装置(13)并位于所述燃烧室(11)和进出风腔(12)之间,炉体(10)上对应各所述进出风腔(12)分别设置有切换阀(20);所述进出风腔(12)内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用于导引所述进出风腔(12)内的气流至预定流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沿所述蓄热装置(13)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板(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腔(12)包括导流腔(121)和连接腔(122),所述导流腔(121)位于所述蓄热腔和连接腔(122)之间,所述切换阀(20)对应所述连接腔(122)设置;所述蓄热腔的前后宽度大于所述连接腔(122)的前后宽度,所述导流腔(12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沿自所述连接腔(122)至所述蓄热腔的方向朝外倾斜,各所述导流板(14)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导流腔(121)内;各所述导流板(14)中,位于所述导流腔(121)前半部分中的导流板(14)沿导流腔(121)前侧壁相同的方向倾斜,位于所述导流板(14)后半部分中的导流板(14)沿导流腔(121)后侧壁相同的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21)的左右宽度大于所述蓄热腔的左右宽度,所述导流腔(12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邻近所述蓄热腔的部分均呈弧形而与蓄热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康维李云飞覃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紫科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