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19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包括:无级变速器包括壳体、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穿过壳体,输入轴、输出轴与壳体之间转动配合,壳体的位于输入轴的外周形成有第一止口,壳体的位于输出轴的外周形成有第二止口;动力输入总成用于将动力传递至输入轴,动力输入总成上形成有第三止口;变速箱,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上形成有第四止口;第一轴承装配在输入轴上,其外周伸到第一止口和第三止口内;第二轴承装配在输出轴上,其外周伸到第二止口和第四止口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无级变速器与变速箱的连接结构定位不准,易产生结构磨损而导致收割机行走无力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收割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对收割机行走系统性能要求也不断的提高,目前收割机一般采用液压无级变速器连接变速箱的结构控制行走。现有的“纸垫密封、销定位”连接结构定位不准,常出现无级变速器输入轴磨损、内部滚针轴承损坏等现象,导致收割机行走无力、不行走等问题。为提高液压无级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则对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输出轴端设计一款新型的密封、定位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无级变速器与变速箱的连接结构定位不准,易产生结构磨损而导致收割机行走无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包括:
[0005]无级变速器,所述无级变速器包括壳体、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分别穿过所述壳体,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输入轴的外周形成有第一止口,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形成有第二止口;
[0006]动力输入总成,所述动力输入总成用于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总成上形成有第三止口;
[0007]变速箱,所述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形成有第四止口;
[0008]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装配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伸到所述第一止口和所述第三止口内以定位;/>[0009]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装配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伸到所述第二止口和所述第四止口内以定位。
[0010]本申请的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在输入轴上装配有第一轴承,无级变速器的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动力输入总成上对应第一止口形成有第三止口,第一轴承的外周可位于第一止口和第三止口内,实现动力输入总成与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端之间的止口定位,可有效保护无级变速器输入轴处的第一滚针轴承,减小磨损;在输出轴上装配第二轴承,变速箱上对应第二止口形成有第四止口,第二轴承的外周可位于第二止口和第四止口内,可实现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端与变速箱之间的止口定位,可有效的消除径向力、轴向力,保护无级变速器输出轴处的第二滚针轴承,减小磨损。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输入总成包括动力输出轴和轴套,所述动力输出轴转动装配在所述轴套内,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轴套的端部延伸至抵靠在所述壳体的外端面上,所述轴套上形成有所述第三止口。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滚针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伸到所述轴套内,所述输入轴与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花键套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与所述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转动装配有动力输入轴,所述箱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箱体上形成有所述第四止口,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二滚针轴承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伸到所述箱体内,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为6205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6305轴承。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0019]1.本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在输入轴上装配有第一轴承,无级变速器的壳体上形成有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动力输入总成上对应第一止口形成有第三止口,第一轴承的外周可位于第一止口和第三止口内,实现动力输入总成与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端之间的止口定位,可有效保护无级变速器输入轴处的第一滚针轴承,减小磨损;在输出轴上装配第二轴承,变速箱上对应第二止口形成有第四止口,第二轴承的外周可位于第二止口和第四止口内,可实现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端与变速箱之间的止口定位,可有效的消除径向力、轴向力,保护无级变速器输出轴处的第二滚针轴承,减小磨损;
[0020]2.本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第一轴承一部分位于第一止口内,一部分位于第三止口内,则可起到对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端与变速箱之间的准确定位;第二轴承一部分位于第二止口内,一部分位于第四止口内,则可起到对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端与变速箱之间的准确定位;
[0021]3.本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第一轴承采用6205轴承,有效保证动力输出轴与无级变速器输入轴的同轴度,且无级变速器输入轴端外力全部作用在6205轴承上,大大提高无级变速器内部输入轴的第一滚针轴承的使用寿命;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与变速箱止口配合,由连接定位座定位改为6305轴承结构,有效保护无级变速器输出轴上的第二滚针轴承,大大提高无级变速器使用寿命;
[0022]4.本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输出端采用密封圈密封,提高对接触面的密封性能,减少漏油、渗油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26]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27]图中:1

无级变速器;11

壳体;111

第一止口;112

第二止口;12

输入轴;13

输出
轴;14

第一滚针轴承;15

第二滚针轴承;2

动力输入总成;21

动力输出轴;22

轴套;221

第三止口;3

变速箱;31

箱体;311

第四止口;4

第一轴承;5

第二轴承;6

花键套;7

皮带轮;81

第一密封圈;82

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级变速器(1),所述无级变速器(1)包括壳体(11)、输入轴(12)和输出轴(13),所述输入轴(12)和所述输出轴(13)分别穿过所述壳体(11),所述输入轴(12)、所述输出轴(13)与所述壳体(11)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壳体(11)的位于所述输入轴(12)的外周形成有第一止口(111),所述壳体(11)的位于所述输出轴(13)的外周形成有第二止口(112);动力输入总成(2),所述动力输入总成(2)用于将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入轴(12),所述动力输入总成(2)上形成有第三止口(221);变速箱(3),所述输出轴(1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箱(3),所述变速箱(3)上形成有第四止口(311);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装配在所述输入轴(12)上,所述第一轴承(4)的外周伸到所述第一止口(111)和所述第三止口(221)内以定位;第二轴承(5),所述第二轴承(5)装配在所述输出轴(13)上,所述第二轴承(5)的外周伸到所述第二止口(112)和所述第四止口(311)内以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总成(2)包括动力输出轴(21)和轴套(22),所述动力输出轴(21)转动装配在所述轴套(22)内,所述动力输出轴(21)与所述输入轴(12)传动连接,所述轴套(22)的端部延伸至抵靠在所述壳体(11)的外端面上,所述轴套(22)上形成有所述第三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军邢立成薛传林张俊成周毅李蕴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