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5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鼠洞分布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左部内置有油罐,油罐上端的油罐端口穿过壳体并置于壳体上侧,在油罐端口处装有端盖;在放置腔右部内置有电瓶,在壳体上装有充电端和电瓶开关;在所述壳体外部后侧固定安装有供气装置;该灌烟装置采用电瓶供电给油泵,再利用燃气燃烧加热;燃气瓶可更换和携带,合理优化了整体结构,特别适用于在户外的情况下,持续使用该设备进行鼠洞的监测;既满足需求,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整体重量,结构小巧轻便,更加便于携带。更加便于携带。更加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鼠洞分布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鼠类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他的生存活动,特别是取食行为,对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新疆各类天然草地上,当鼠类种群数量过大时,大量啃食牧草,与畜争草。同时,鼠类在草场上打洞破坏土壤结构,咬断植物根系,打洞挖出的沙土,堆积于地表,覆盖草原植被,影响牧草生长,加速草原退化,其对草原生态环境及畜牧业生产影响十分突出。
[0003]为了科学防控鼠害,前期必须对鼠害进行监测,才能根据监测情况,做到科学防控,现有鼠害监测技术中有一种鼠类密度监测装置,可通过鼠类探测器和电子计数器记录存储鼠类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活动次数,从而监测鼠类相对密度。但其具有局限性,只能监测筒状鼠道的鼠类相对密度,同时对鼠类活动轨迹要有一定了解,且其设置时更是需要对鼠洞土壤进行爆破安装。
[0004]因此,如何对鼠洞分布检测设备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便鼠洞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左部内置有油罐,油罐上端的油罐端口穿过壳体并置于壳体上侧外,在油罐端口处装有端盖;在放置腔右部内置有电瓶,在壳体上装有充电端和控制电瓶的电瓶开关;在所述壳体外部后侧固定安装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包括燃气瓶、燃气阀头和燃气管线;燃气阀头的固定在壳体上,燃气阀头的进气端与燃气瓶连通;在所述壳体外部前侧固定安装有烟雾发生器和集烟箱,烟雾发生器包括燃烧头和烟雾管;所述燃烧头通过连接管柱支撑固定在壳体的后侧中部,燃气阀头的出气端连接燃气管线,燃气管线前端穿过壳体与燃烧头连通;所述烟雾管螺旋缠绕在燃烧头外部,烟雾管的进口端穿过壳体与放置腔内的油罐通过进油管线连通,在进油管线上安装有油泵并位于壳体内;所述油泵通过导线与电瓶电连接;所述烟雾管的出口端与位于壳体后侧右下方的集烟箱下部连通;在集烟箱上端设有出烟口,出烟口处通过弯管头连接有输烟管。
[0007]优先的,所述烟雾发生器还包括保护筒罩,保护筒罩套在燃烧头及烟雾管外部。
[0008]优先的,所述输烟管的出口端安装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拆装的风筒,风筒内置有引风机,引风机与电瓶通过导线电连接。
[0009]优先的,所述壳体的中部顶端设置有把手。
[0010]优先的,在壳体后侧固定有电打火装置,电打火装置位于燃烧头一侧;电打火装置通过导线与电瓶电连接,在壳体后端设有用于控制电打火装置的点火开关。
[0011]优先的,集烟箱的下部设有滤网,滤网下侧的集烟箱前端设有槽口,在槽口处安装有能前后抽拉的接油槽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头燃烧对烟雾管内的油加热而产生的烟雾来对鼠洞洞口进行定位;所产生的油烟雾无法被土壤消解吸收,尤其是对错综复杂的地下老鼠洞,产生的油烟雾在鼠洞内保持的更加持久,油雾能够扩散并覆盖在整片区域,对鼠洞的监测更加准确,可避免漏监;
[0014]其次,该灌烟装置采用电瓶供电,为油泵的控制、电打火开关、以及引风机等提供所需电能,而烟雾则采用便于携带的燃气瓶提供燃气燃烧加热烟雾管内的油而产生,这样的结构组合,特别适用于在户外的情况下,长时间持续使用该设备进行鼠洞的监测;既满足需求,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整体重量,结构小巧轻便,更加便于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局部剖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壳体,2放置腔,3油罐,4端盖,5电瓶,6充电端,7电瓶开关,8燃气瓶,9燃气阀头,10燃气管线,11集烟箱,12燃烧头,13烟雾管,14连接管柱,15进油管线,16保护筒罩,17把手,18电打火装置, 20接油槽体,21输烟管,22风筒,24弯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2,放置腔2左部内置有油罐3,油罐3上端的油罐端口穿过壳体1并置于壳体1上侧外,在油罐端口处装有端盖4;在放置腔2右部内置有电瓶5,在壳体1上装有充电端6和控制电瓶的电瓶开关7;在所述壳体1外部后侧固定安装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包括燃气瓶8、燃气阀头9和燃气管线10;燃气阀头9的固定在壳体1上,燃气阀头9的进气端与燃气瓶8连通;在所述壳体1外部前侧固定安装有烟雾发生器和集烟箱11,烟雾发生器包括燃烧头12和烟雾管13;所述燃烧头12通过连接管柱14支撑固定在壳体1的后侧中部,燃气阀头9的出气端连接燃气管线10,燃气管线10前端穿过壳体1与燃烧头12连通;所述烟雾管13螺旋缠绕在燃烧头12外部,烟雾管13的进口端穿过壳体1与放置腔2内的油罐3 通过进油管线15连通,在进油管线15上安装有油泵并位于壳体1内;所述油泵通过导线与电瓶5电连接;所述烟雾管13的出口端与位于壳体1后侧右下方的集烟箱11下部连通;在集烟箱11上端设有出烟口,出烟口处通过弯管头24连接有输烟管21。
[0021]当本灌烟装置进行使用时,首先对通过充电端6对电瓶5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将设备搬运到鼠洞旁;将输烟管21插入伸入到鼠洞中,启动电瓶5,开启燃气阀头9,燃气瓶8中的燃气经燃气管线10进入到燃烧头12处,开启打火开关,电打火装置18打火,燃烧头12燃
烧;此时,将油罐3里的油通过油泵送入到烟雾管13内,经烟雾管13的螺旋段时,油加热成烟雾进入到集烟箱11,在集烟箱11中降温后从输烟管21送入鼠洞;经过一定时间烟雾从鼠洞各洞口冒烟,对冒烟的每个洞口插小旗并进行堵洞,再进一步灌烟雾,观察有无冒烟的洞口,再堵洞,再观察,等到全部洞口堵完,插完小旗子,将设备关闭,并对鼠洞洞系长宽以及面积进行测量。当完成鼠洞标记后,抽出输烟管21,关闭燃气阀头9,关闭电瓶开关7,油泵停止,待到输烟管21 无法产生气体后,便可将设备的移走。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烟雾发生器还包括保护筒罩16,保护筒罩16套在燃烧头12及烟雾管13外部;烟雾管13穿过保护筒罩16与位于壳体1后侧右下方的集烟箱11下部连通。保护筒罩16能够使明火更集中,减小外部影响;同时护筒罩对烟雾管13也形成支撑,使整个烟雾发生器结构更稳定牢固。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输烟管21的出口端安装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拆装的风筒 22,风筒22内置有引风机,引风机与电瓶5通过导线电连接。引风机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类洞系分布检测的灌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左部内置有油罐,油罐上端的油罐端口穿过壳体并置于壳体上侧外,在油罐端口处装有端盖;在放置腔右部内置有电瓶,在壳体上装有充电端和控制电瓶的电瓶开关;在所述壳体外部后侧固定安装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包括燃气瓶、燃气阀头和燃气管线;燃气阀头的固定在壳体上,燃气阀头的进气端与燃气瓶连通;在所述壳体外部前侧固定安装有烟雾发生器和集烟箱,烟雾发生器包括燃烧头和烟雾管;所述燃烧头通过连接管柱支撑固定在壳体的后侧中部,燃气阀头的出气端连接燃气管线,燃气管线前端穿过壳体与燃烧头连通;所述烟雾管螺旋缠绕在燃烧头外部,烟雾管的进口端穿过壳体与放置腔内的油罐通过进油管线连通,在进油管线上安装有油泵并位于壳体内;所述油泵通过导线与电瓶电连接;所述烟雾管的出口端与位于壳体后侧右下方的集烟箱下部连通;在集烟箱上端设有出烟口,出烟口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峻王子杰吴建国李璇琪琪格刘程才努尔古丽王晓彤郭雅婷张晓霞董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