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86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撑块,所述内撑块连接于第一卡盘的液压驱动块上,所述内撑块上设置有定位面,所述第二卡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且定位柱连接于第二卡盘的液压驱动块上,通过定位柱与内撑块上的定位面对电机壳体进行两端面夹紧定位,然后松开内撑块,使电机壳体释放内应力,内应力释放完成后再通过内撑块进行内撑夹持,定位柱松开,内应力释放后的电机壳体在加工外圆后其外圆尺寸变化小,不影响壳体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夹具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对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进行加工时,需要对电机可壳体的两端面、内孔以及一定尺寸的外圆机械能加工,为保证尺寸精度,一般使用多轴机床进行加工,加工的工序流程一般为:1.粗加工一段内孔和该处端面;2.调转电机壳体后以加工过的内孔为基准进行内撑夹持,再对内孔剩余段进行粗加工以及对另一个端面进行连续的粗、精加工;3.然后对该处外圆进行连续的粗、精加工;4.完成后再次调转方向,将另一端的外圆和端面进行进行精加工;5.最后夹持精加工的外圆,对内孔进行精加工。
[0003]由于电机壳体大多为铝制铸件,在工序2完成后,电机壳体内部会产生相应的内应力,导致在加工完外圆后并松开夹具时,外圆尺寸产生变化,严重的可能使产品报废,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4]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内撑夹具进行重新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提高零件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撑块,所述内撑块连接于第一卡盘的液压驱动块上,所述内撑块上设置有定位面,所述第二卡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且定位柱连接于第二卡盘的液压驱动块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撑块包括连接块和位于连接块两侧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连接块连接液压驱动块,所述定位面位于支撑块上,且靠近第一卡盘。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橡胶压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避空凹面,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凹面位于支撑块的端部,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凹面位于支撑块的底部,端部与底部的两个第一避空凹面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避空凹面。
[0010]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内撑块之间设置有辅助撑板,所述辅助撑板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且该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块上的圆弧面直径相等。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撑板的外侧面上设置第二避空凹面,所述第二避空凹面位于辅助撑板远离第一卡盘的前段。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撑块对电机壳体进行内撑夹持,并在对电机壳体进行工序3的加工前,通过定位柱与内撑块上的定位面对电机壳体进行
两端面夹紧定位,然后松开内撑块,使电机壳体释放内应力,内应力释放完成后再通过内撑块进行内撑夹持,定位柱松开,内应力释放后的电机壳体在加工外圆后其外圆尺寸变化小,不影响壳体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内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第一卡盘;2.第二卡盘;3.内撑块;4.定位面;5.定位柱;6.连接块;7.支撑块;8.橡胶压块;9.第一避空凹面;10.辅助撑板;11.第二避空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17]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卡盘1和第二卡盘2,所述第一卡盘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撑块3,所述内撑块3连接于第一卡盘1的液压驱动块上,所述内撑块3上设置有定位面4,所述第二卡盘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5,且定位柱5连接于第二卡盘2的液压驱动块上。
[0020]优选的,所述内撑块3设置有三个,所述定位柱5设置有三个。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盘1和第二卡盘2均为现有技术中由液压卡盘,将其上的卡爪替换为内撑块3和定位柱5。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内撑块3包括连接块6和位于连接块6两侧的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连接块6连接液压驱动块,所述定位面4位于支撑块7上,且靠近第一卡盘1,通过圆弧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孔面相抵触进行内撑夹持,两个支撑块7保证对电机壳体的内撑夹持效果。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定位柱5上设置有橡胶压块8,放置定位柱5推动电机壳体时磨损电机壳体的端面。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块7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避空凹面9,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凹面9位于支撑块7的端部,其中一个第一避空凹面9位于支撑块7的底部,端部与底部的两个第一避空凹面9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避空凹面9,内撑夹持时,第一避空凹面9不与电机壳体的内孔面相抵触,同时通过若干第一避空凹面9将支撑块7
的外侧面分割成若干内撑区域,保证内撑效果的同时减少与电机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定位柱5对电机壳体的推动。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相邻两个内撑块3之间设置有辅助撑板10,所述辅助撑板10的外侧面为圆弧面,且该圆弧面的直径与支撑块7上的圆弧面直径相等,加工前将电机壳体放置在第一卡盘1上,此时可通过辅助撑板10与电机壳体的内孔面相抵触而对电机壳体进行初步的内撑定位。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辅助撑板10的外侧面上设置第二避空凹面11,所述第二避空凹面11位于辅助撑板10远离第一卡盘1的前段,同样减少与辅助撑板10与电机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少对电机壳体的内内孔面的磨损。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内撑块3和第一卡盘1对电机壳体进行内撑并完成工序1和工序2,在进行工序3前,第二卡盘2移动,带动定位柱5向电机壳体已加工的端面移动,直至与电机壳体端面相抵触后,第二卡盘2继续移动,顶动电机壳体,使其在内撑块3上移动,直至电机壳体的另一个端面与内撑块3底部的定位面4相抵触,完成强制定位过程,第二卡盘2保持不动,第一卡盘1上的液压驱动块带动三个内撑块3向第一卡盘1的中心移动,与电机壳体分离,即可使电机壳体的内孔释放应力,一段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卡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内撑块,所述内撑块连接于第一卡盘的液压驱动块上,所述内撑块上设置有定位面,所述第二卡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且定位柱连接于第二卡盘的液压驱动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块包括连接块和位于连接块两侧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面为圆弧面,所述连接块连接液压驱动块,所述定位面位于支撑块上,且靠近第一卡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壳体的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橡胶压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战胜曾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