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扁管、多介质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157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通道扁管,扁管内不同流道组流道口,均设置在换热表面上,不同流道组共用换热表面,便于实现管内、管外多种介质的任意两介质之间的无阻碍高效换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微通道扁管及简化分集流器结构的多介质换热器,可靠实现扁管内至少两种介质的分集流,在一台换热器内完成多介质流体间的高效换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加工方法,采用冷压、温压或焊接等工艺封堵扁管两端面流道孔,采用电火花放电在同一个换热面上批量打孔,精度高、成本低、密封可靠性高。密封可靠性高。密封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扁管、多介质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多介质换热器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扁管换热器流道水力直径小、表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多介质换热器在汽车热管理、计算机设备散热、建筑空调热泵、化工、医疗等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更具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现有技术的多介质换热器如中国专利CN102538307A采用在套管结构,内管介质与套管外的介质换热,由于套管腔间隔,其换热能力差;CN204666000U多层扁管贴合方式实现多介质换热,内扁管经贴合扁管与外介质间接换热,换热效率依然不高;CN108627042A采用在平行流扁管一组流道上开连通缝的方法,完成单层或双层扁管的两组流道间换热的同时,同时实现扁管内不同流道介质与扁管外介质的高效换热,但其连通缝的封堵工艺可靠性低,难以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其分集流结构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便于实现管内外多种介质任意两两之间的高效换热。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一种多介质换热器,采用前述微通道扁管及简化的分集流器结构,实现扁管内至少两种介质的分集流,在一台换热器内完成多介质间的高效换热。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的加工方法,便于前述微通道扁管的加工制作,成本低、可靠性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扁管,包括纵长延伸的两个换热表面、第一流道组、第二流道组,第一流道组、第二流道组均包括若干条流道,每条流道两端的流道口设置在所述换热表面上,沿换热表面纵长方向,第二流道组的两端流道口位于第一流道组流道口内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流道组流道口保持间距。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组流道口与第二流道组的流道口,沿扁管宽度方向间隔排列。
[0008]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流道口,设在同一个换热表面上。
[0009]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流道口贯穿两个换热表面。
[0010]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流道是三角形流道。
[0011]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包括若干平行并保持间距排列的第一扁管,第一扁管是前述任一项所述微通道扁管。
[0012]优选的,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流体室、第一分集管、主板;主板设有若干第一扁管过孔,第一分集管设有与第一扁管过孔位置对应、数量相等的第一扁管插孔;所述第一扁管端部穿过第一扁管过孔,与位于主板外侧第一分集管上对应的第一扁管插孔插接;第一
分集管设置于第二流体室、主板构成的第二分集管腔体中,并与主板保持间距;所述第一流道组流道口位于第一分集管内腔中,第二流道组流道口位于第一分集管、主板之间的间距中;所述第一分集管的第一流体接口、第一分集管内腔、第一流道组流道口、第一流道组连通构成第一介质通道,第二流体室的第二流体接口、第二分集管内腔、第二流道组流道口(52)、第二流道组连通构成第二介质通道。
[0013]优选的,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集管、第三分集管;第一分集管、第三分集管保持间距,所述第一扁管端部穿过第三分集管后插入第一分集管中,所述第一流道组流道口位于第一分集管内腔中,第二流道组流道口位于第三分集管的内腔中,第一分集管的第一流体接口、第一分集管内腔、第一流道组流道口、第一流道组连通构成第一介质通道,第三分集管的第三流体接口、第三分集管内腔、第二流道组流道口、第二流道组连通构成第二介质通道。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扁管、第二流体室、主板;所述第一分集管、第三分集管设置于第二流体室、主板构成的第二分集管腔体中,第三分集管设置在第一分集管与主板之间,与二者均相邻并保持间距;所述第一扁管、第二扁管间隔排列,第一扁管端部穿过主板、第三分集管后插入第一分集管中,所述第一流道组流道口位于第一分集管内腔中,第二流道组流道口位于第三分集管的内腔中,第二扁管端部的流道口穿过主板位于第三分集管与主板之间的空腔中,第一分集管的第一流体接口、第一分集管内腔、第一流道组流道口、第一流道组连通构成第一介质通道,第三分集管的第三流体接口、第三分集管内腔、第二流道组流道口、第二流道组连通构成第二介质通道,第二流体室的第二流体接口、第二分集管内腔、第二扁管流道口、第二扁管流道连通构成第三介质通道。
[0015]一种微通道扁管的加工方法,用于前述任一项所述微通道扁管的制作,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 采用冷压、温压或焊接的任一种工艺,将多孔微通道扁管两端面流道孔封堵;S2. 采用电火花放电打孔工艺,一次或分次在多孔微通道扁管两端的同一个换热面上批量打小孔,每两个小孔与一条流道对应连通,形成间隔排列的所述第一流道组流道口、第二扁管流道口。
[0016]有益效果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微通道扁管内的不同流道组流道口,均设置在微通道扁管的换热表面上,使不同流道组流道口之间保持较大的间距,不同流道组共用换热表面,便于实现管内、管外多种介质的任意两介质之间的无阻碍高效换热。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介质换热器,采用前述微通道扁管及简化的分集流器结构,实现扁管内至少两种介质的分集流,在一台换热器内完成多介质间的高效换热。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加工方法,采用冷压、温压或焊接等工艺,将多孔微通道扁管两端面流道孔封堵;采用电火花放电打孔工艺,在多孔微通道扁管同一个换热表面两端,批量打孔,精度高、成本低、密封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1主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1的断面流道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2主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2的断面流道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2的第二流道组流道口断面流道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2的第一流道组流道口断面流道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实施例3主体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实施例3局部A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实施例4结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实施例5结构主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实施例5局部B结构图。
[0020]附图中:1、第一分集管;10、第一流体接口; 11、第一扁管插孔; 2、第二流体室;20、第二流体接口; 3、主板;31、第一扁管过孔; 4、翅片;5、第一扁管;51、第一流道组流道口;52、第二流道组流道口;53、换热表面;501、第一流道组;502、第二流道组;7、第三分集管;70、第三流体接口;6、第二扁管; 60、第二扁管流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附图,对实施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包括纵长延伸的两个换热表面53、第一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扁管,包括纵长延伸的两个换热表面(53)、第一流道组(501)、第二流道组(502),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组(501)、第二流道组(502)均包括若干条流道,每条流道两端的流道口设置在所述换热表面(53)上,沿换热表面(53)纵长方向,第二流道组(502)的两端流道口(52)位于第一流道组(501)流道口(51)内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流道组(501)流道口(51)保持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组(501)流道口(51)与第二流道组(502)的流道口(52)沿扁管宽度方向间隔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流道口,设在同一个换热表面(53)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流道口贯穿两个换热表面(53)。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微通道扁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流道组的流道是三角形流道。6.一种多介质换热器,包括若干平行并保持间距排列的第一扁管(5),其特征在于,第一扁管(5)是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微通道扁管。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介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二流体室(2)、第一分集管(1)、主板(3);主板(3)设有若干第一扁管过孔(31),第一分集管(1)设有与第一扁管过孔(31)位置对应、数量相等的第一扁管插孔(11);所述第一扁管(5)端部穿过第一扁管过孔(31),与位于主板(3)外侧第一分集管(1)上对应的第一扁管插孔(11)插接;第一分集管(1)设置于第二流体室(2)、主板(3)构成的第二分集管腔体中,并与主板(3)保持间距;所述第一流道组(501)流道口(51)位于第一分集管(1)内腔中,第二流道(502)组流道口(52)位于第一分集管(1)、主板(3)之间的间距中;所述第一分集管(1)的第一流体接口(10)、第一分集管(1)内腔、第一流道组(501)流道口(51)、第一流道组(501)连通构成第一介质通道,第二流体室(2)的第二流体接口(20)、第二分集管内腔、第二流道组(502)流道口(52)、第二流道组(502)连通构成第二介质通道。8.如权利要求6所述多介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分集管(1)、第三分集管(7);第一分集管(1)、第三分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庭李社红罗敏石文星王宝龙袁振红王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旭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