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的带束层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轮胎内部结构,尤其是一种轮胎的带束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汽车轮胎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尤其载重子午线汽车轮胎。轮胎的带束层,在轮胎外部看不到,但是它的作用非常的大,它分布于轮胎的胎冠和胎肩部位,轮胎带束层又称支撑层、硬缓冲层或稳定层,主要起到连接作用、箍紧作用、支撑作用。
[0003]如图一所示,现有技术为解决在带束层铺设过程中,因零度带束层15与第三带束层16之间留有间隙而造成了第三带束层16的两端卷起,所以将第三带束层16与零度带束层15进行了压合连接17。但是,现有技术第三带束层16与零度带束层15压合连接处17过与凸起,造成了接地压力不均匀,导致轮胎异常磨损,从而极大的影响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如何在解决第三带束层的两端卷起的同时,而不会造成接地压力不均匀而导致轮胎异常磨损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轮胎的带束层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的带束层结构,包括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贴合铺设的第一带束层(26)、第二带束层(25)和第三带束层(28),所述第三带束层(28)的轴向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零度带束层(2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结构还包括沿径向铺设于所述第三带束层(28)和所述第一零度带束层(21)上的第二零度带束层(23),所述第二零度带束层(23)的轴向一端径向覆盖所述第三带束层(28),所述第二零度带束层(23)的轴向另一端径向覆盖所述第一零度带束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的带束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零度带束层(21)与所述第三带束层(28)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零度带束层(21)与所述第三带束层(28)间隙a满足:5<a<3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的带束层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零度带束层(21)、所述第三带束层(28)和所述第二带束层(25)之间设有第一橡胶混合物(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的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陈雪梅,林雨,王晓坤,朱杰,赵学峰,刘帅,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