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55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S1.获取分离的板栗囊衣粉末及熟板栗仁;S2.对熟板栗仁依次进行液化处理、糖化处理、转苷处理后,灭酶过滤即得板栗仁酶解原液;利用乙醇水溶液对板栗囊衣粉末进行浸提、过滤、浓缩,得到原花青素粗提液;S3.在原花青素粗提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再加入魔芋葡甘聚糖后充分搅拌后冻干,得到魔芋葡甘聚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栗作为一种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北半球温带的被子植物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板栗果仁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占比为干重的38%

71%,为主要成分。作为世界板栗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我国板栗产业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出口以原料直接销售为主,板栗果干、板栗酱、板栗膏、板栗罐头及板栗饮品等加工产品占市场比重较小。因此需要提高对板栗综合加工的重视,一方面对板栗进行更深层次开发,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另一方面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废弃物进行高值化利用。实现精深加工和高价值利用,是提高板栗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及利润率的有效举措。
[0003]在传统板栗饮品的加工生产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板栗此类高淀粉质原料可溶性物质少,在榨汁过程中进入液相的营养素较少,产品营养价值不高。淀粉较差的溶解性会导致加工过程及最终产品出现易沉淀、易分层、稳定性差、保质期短以及感官品质差等问题,板栗饮品升糖指数较高,提供高热量使血糖提升较快,不利于健康。另外,加工板栗时,产生大量的板栗毛壳、外皮、囊衣、枝叶等副产物多数采用焚烧、掩埋丢弃处理等方法。这样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也是对于板栗资源利用的不充分,造成浪费。
[0004]因此急需一种能解决存在上述技术问题的板栗饮品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升糖指数低、改善肠道菌群、营养价值高、板栗原料的利用率大、保质期长的综合效果。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获取分离的板栗囊衣粉末及熟板栗仁;
[0009]S2.利用不同的酶对熟板栗仁依次进行液化处理、糖化处理、转苷处理后,灭酶过滤即得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类物质的板栗仁酶解原液;利用乙醇水溶液对板栗囊衣粉末进行浸提、过滤、浓缩,得到原花青素粗提液;
[0010]S3.在原花青素粗提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得原花青素粗提液乙醇溶液,再加入魔芋葡甘聚糖后充分搅拌后冻干,得到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凝胶微粒;
[0011]S4.在板栗仁酶解原液中加入柠檬酸及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凝胶微粒,充分搅拌、冻干,即得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
[0012]优选的,步骤S2中液化处理的步骤为,将粉碎的熟板栗仁加水均质,得到浓度为30

40%的板栗淀粉浆料,而后杀菌,再于板栗淀粉浆料中加入CaCl2及350

1100U高温α


粉酶,在95℃下液化100

120min后,再加热至100℃灭酶。
[0013]优选的,步骤S2中糖化处理的步骤为:在液化处理结束后得到的液化液中,加入300

900U真菌α

淀粉酶、200

450Uβ

淀粉酶、10

18U普鲁兰酶后,50

60℃下搅拌糖化2

3h。
[0014]优选的,步骤S2中转苷处理的步骤为:在糖化处理结束后得到的糖化液中,加入140

270Uα

葡萄糖转苷酶,50

60℃下反应20

24h。
[0015]优选的,低聚异麦芽糖类物质包括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优选的,步骤S2中,乙醇水溶液与板栗囊衣粉末的料液比为15

20ml:1g,浸提温度为50

65℃,浸提时间为100

120min。
[0017]优选的,步骤S2中,还包括对浸提、过滤后的板栗囊衣粉末残渣进行重复浸提。
[0018]优选的,步骤S3中原花青素粗提液乙醇溶液中乙醇的浓度为10%。
[0019]优选的,步骤S4中,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凝胶微粒的用量为1

5g/L,柠檬酸的用量为0.9

1.5g/L。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
[00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板栗中淀粉通过酶水解和转化法将高淀粉质板栗饮品中的淀粉有效地转化为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等低聚异麦芽糖类物质;相比于高淀粉质的板栗饮品,产品内可溶性固形物提高,有利于加工成饮料,优化了板栗饮品的营养结构;降低了板栗淀粉的含量,有效解决了饮品沉淀,分层现象,提高了的感官品质,增长了保质期;同时因低聚异麦芽糖属于非消化性低聚糖类,降低了饮品的升糖指数;低聚糖在进入肠道对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有显著的增殖功能,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0023]2、通过从板栗嚢衣中提取原花青素并用魔芋葡甘聚糖包裹形成的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混合凝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能够有效使得从板栗嚢衣内提聚的原花青素等多酚类益生元经过胃和小肠不被大量消化吸收,向结肠部位靶向送递多酚类益生元,提高乳酸菌的生存率,能够显著改善结肠炎,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被包载的原花青素在饮品中缓释能够有效延长饮品的保质期。
[0024]3.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凝胶微粒与适量的蔗糖和柠檬酸的添加能够作为提升产品粘度,调和饮品口感,不用再额外添加黄原胶、瓜尔豆胶等外源性增稠剂。
[0025]4.本方案同时也有效了利用了板栗加工过程的副产物,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0027]图2为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微粒的扫描电镜图;
[0028]图3为原花青素与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微粒体外模拟释放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益生元指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够选择性地促进肠
道内有益菌的代谢和增殖,从而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抵抗病原体、影响代谢、增加矿物质吸收、增强机体健康等功能,益生元的代表类型包括低聚糖,多糖类以及多酚类物质。
[0031]专利技术人发现,以板栗果仁中的淀粉为底物,通过酶水解等工艺可以转化为低聚糖类益生元,该类物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分离的板栗囊衣粉末及熟板栗仁;S2.利用不同的酶对所述熟板栗仁依次进行液化处理、糖化处理、转苷处理后,灭酶过滤即得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类物质的板栗仁酶解原液;利用乙醇水溶液对所述板栗囊衣粉末进行浸提后,过滤、浓缩,得到原花青素粗提液;S3.在所述原花青素粗提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得原花青素粗提液乙醇溶液,再加入魔芋葡甘聚糖后充分搅拌后冻干,得到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凝胶微粒;S4.在所述板栗仁酶解原液中加入柠檬酸及所述魔芋葡甘聚糖

原花青素凝胶微粒,充分搅拌、冻干,即得所述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液化处理的步骤为,将粉碎的熟板栗仁加水均质,得到浓度为30

40%的板栗淀粉浆料,而后杀菌,再于所述板栗淀粉浆料中加入CaCl2及350

1100U高温α

淀粉酶,在95℃下液化100

120min后,再加热至100℃灭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复合益生元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糖化处理的步骤为:在液化处理结束后得到的液化液中,加入300

900U真菌α

淀粉酶、200

450Uβ

淀粉酶、10

18U普鲁兰酶后,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卫东谢辰阳雷嗣超
申请(专利权)人:栗植康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