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及安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37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检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及安检方法,包括安检区和消杀区,消杀区设置在安检区的入口处;所述消杀区包括消杀区外壳,在消杀区外壳内设置传送装置、紫外消杀装置、热成像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传送装置穿过所述紫外消杀装置,传送装置伸出消杀区外壳;在紫外消杀装置上方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热成像装置设置在消杀区的入口处;安检区包括安检区外壳,在安检区外壳内设置安检装置和安检运输轨道,安检运输轨道与传送装置配合。将安检、测温、消杀和空气进化四种技术功能有机组合,实现了产品技术组合创新。将原来单一功能产品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一机多能,实现了公共场所的安检、防疫、消杀工作的高效便捷运行。运行。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及安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检设备领域和安全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杀、测温、空气净化功能的安检一体机及安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站、机场、博物馆、科技馆等公众场所入口均面临着防控检查和安全检查等多项任务重叠交叉。既要进行体温测量,又要开展随身物品的安检、消杀,重点人员监控等工作任务,进而出现了工作人员任务加重、客流入场速度降低、排队客流拥挤、空气质量差、异味较重等一系列问题,急需一款集安检、消杀、测温和空气净化于一体的智能化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消杀、测温、空气净化功能的安检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包括安检区和消杀区,所述消杀区设置在安检区的入口处;这样行李先经过消杀然后再进入安检区,满足了防控的要求。
[0005]消杀区包括消杀区外壳,在消杀区外壳内设置传送装置、紫外消杀装置、热成像装置、空气净化装置,传送装置穿过所述紫外消杀装置,且传送装置前端伸出消杀区外壳;在紫外消杀装置上方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设置在消杀区外壳的顶部,所述的热成像装置设置在消杀区的入口处;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对进入一体机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去除异味,净化后的空气通过消杀区外壳排除到大气中,传输装置用于向消杀区外壳内输送行李;紫外消杀装置用于对进入的行李进行消毒;热成像装置对人员进行面部采集和温度测量,并通过计算机对采集到的面部数据、温度数据等数据进行储存。
[0006]安检区包括安检区外壳,在安检区外壳内设置安检装置和安检运输轨道,所述安检运输轨道与传送装置配合,在安检区外壳的两端均设置防护铅帘,安检区外壳和消杀区外壳连接固定。安检区用于对行李进行X光扫描,安检运输轨道用于将通过经过消毒后的行李输送到X光通道。
[0007]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电主轴、从动轴,在电主轴和从动轴之间设置侧板,在侧板底部设置带有支脚的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与消杀区外壳固定,在侧板上设置支撑轴、张紧轴、所述侧板两端与电主轴和从动轴通过张紧钩连接,有张紧钩可以实现主电轴和从动轴的调整,方式传输带跑偏,电主轴、从动轴、张紧轴、支撑轴与侧板连接固定,电主轴为主动轴带动传送带运动。
[0008]紫外消杀装置包括多个紫外消毒灯组、用于给紫外消毒灯组降温的第一风机、用于给紫外消毒灯组供电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通过电源支架固定在消杀区外壳上,紫外消毒灯组沿传送装置依次排列设置,紫外消毒灯组包括多个带有磁控管和波导的紫外灯,紫外灯为无极紫外灯,所述的紫外灯呈口形设置,且传送装置穿过口形设置的紫外消毒灯组,在相邻紫外消毒灯组之间设置可转动的反光板,反光板转动的平面与消毒灯组所在
的平面平行。波导与磁控管相连,直流电源与电源支架固定为磁控管供电,利用波导所传递的微波能激发无极紫外灯管,紫外灯在上下左右均有,并借助可动反光板对紫外线进行漫反射,实现对物品的全方位消杀,利用第一风机对无极紫外灯管进行冷却降温。
[0009]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过滤芯、第二风机,所述过滤芯固定在底部支撑板上,在底部支撑板上设置侧面连接板,第二风机通过风机固定板与侧面连接板固定,在第二风机上方设置出风口;在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与紫外消杀装置所在的紫外消杀区连通的通孔。
[0010]所述空气过滤芯从靠近紫外消杀装置一侧到靠近风机的一侧依次为纱网、无纱布过滤网、甲醛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光触媒空气过滤网、香粉层,无纱布过滤网、甲醛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光触媒空气过滤网、香粉层之间相互平行排布,且相互间不接触。第二风机将空气从一体机的进行李口(即进料口)和出行李口(即出料口)吸入一体机内部,在经紫外消杀装置消杀后,空气经过无纱布过滤网,使大颗粒分子更好的依附于无纱布过滤网;依次通过无纱布过滤网、甲醛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能初步过滤空气中的焦油、灰尘、花粉、异味等。通过光触媒空气过滤网进一步除去空气中的异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并将其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通过香粉层,使过滤后的空气带宜人的香气。
[0011]所述过滤芯为可拆卸过滤芯,在消杀区外壳上设置用于更换过滤芯的过滤芯更换挡板,过滤芯更换挡板通过连接锁扣与消杀区外壳连接,更换过滤芯时,打开设备侧面的连接锁扣,拉拽把手将滤芯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0012]所述热成像装置包括用于对人员进行面部采集和温度测量的热成像摄像头、显示屏,热成像摄像头设置在消杀区外壳顶部,且热成像摄像头通过相机支架与消杀区外壳连接固定,在相机支架上设置驱动热成像摄像头转动的电机,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热成像摄像头的下方,且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固定架固定在消杀区外壳上。
[0013]所述安检装置包括X光通道、光电传感器和X光发生器,安检运输轨道穿过所述X光通道,在X光通道中设置光电传感器,在X光通道的顶部设置X光发生器。
[0014]所述的热成像摄像头、显示屏、电机、X光发生器分别去计算机连接。
[0015]一种基于上述多功能安检一体机的安检方法,启动安检一体机,通过热成像摄像头对人员进行面部采集和温度测量,并对面部图像和测量温度进行储存,同时空气净化装置对周围空气进行净化,去除异味;行李进入后,利用微波激发无极紫外灯管,借助可动反光板对紫外线进行漫反射,实现对物品的全方位消杀,并通过风机对无极紫外灯管进行冷却降温,防止灯管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空气净化装置对紫外消杀装置处的空气进行净化,去除异味;行李通过紫外消杀装置后穿过防护铅帘进入安检装置,对行李进行X光扫描;最后,行李穿过出料口防护铅帘被取走。
[0016]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方案将安检、测温、消杀和空气进化四种技术功能有机组合,实现了产品技术组合创新。这一创新将原来单一功能产品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一机多能,实现了公共场所的安检、消杀工作的高效便捷运行,为公共场所安全和人体健康保驾护航。并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实现了体温检测数据与传统安检数据的融合,实现了消杀安全与公共安全结合的大公共安全检测技术模式,为公共安全检测提供的全面的数据支持,该专利技术市场应用广泛,社会效益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安检一体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紫外消杀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安检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空气净化装置示意图。
[0023]图7为过滤芯更换装置示意图。
[0024]图8为过滤芯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空气流动示意图。
[0026]图10为数据采集原理图。
[0027]图11为安检流程图。
[0028]图中,1为消杀区,2为安检区,3为传送装置、4为安检运输轨道,5为热成像摄像头,6为显示屏,7为显示屏固定架,8为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检区(2)和消杀区(1),所述消杀区(1)设置在安检区(2)的入口处;所述消杀区(1)包括消杀区外壳,在消杀区外壳内设置传送装置(3)、紫外消杀装置(8)、热成像装置(13)、空气净化装置(12),传送装置(3)穿过所述紫外消杀装置(8),且传送装置(3)前端伸出消杀区外壳;在紫外消杀装置(8)上方设置空气净化装置(12),所述的热成像装置(13)设置在消杀区(1)的入口处;所述的安检区(2)包括安检区外壳,在安检区外壳内设置安检装置(11)和安检运输轨道(4),所述安检运输轨道(4)与传送装置(3)配合,在安检区外壳的两端均设置防护铅帘(33),安检区外壳和消杀区外壳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3)包括电主轴(15)、从动轴(22),在电主轴(15)和从动轴(22)之间设置侧板(17),在侧板(17)底部设置带有支脚(20)的底部支撑架(19),底部支撑架(19)与消杀区外壳固定,在侧板(17)上设置支撑轴(18)、张紧轴(16)、所述侧板(17)两端与电主轴(15)和从动轴(22)通过张紧钩(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紫外消杀装置(8)包括多个紫外消毒灯组、用于给紫外消毒灯组降温的第一风机(23)、用于给紫外消毒灯组供电的直流电源(28),所述直流电源(28)通过电源支架(29)固定在消杀区外壳上,紫外消毒灯组沿传送装置(3)依次排列设置,紫外消毒灯组包括多个带有磁控管(24)和波导(25)的紫外灯(27),所述的紫外灯(27)呈口形设置,且传送装置(3)穿过口形设置的紫外消毒灯组,在相邻紫外消毒灯组之间设置可转动的反光板(30),反光板(30)转动的平面与消毒灯组所在的平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2)包括空气过滤芯(40)、第二风机(39),所述空气过滤芯(40)固定在底部支撑板(35)上,在底部支撑板(35)上设置侧面连接板(36),第二风机(39)通过风机固定板(37)与侧面连接板(36)固定,在第二风机(39)上方设置出风口;在底部支撑板(35)上设置有与紫外消杀装置(8)所在的紫外消杀区连通的通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栋赵善量李保磊毕文波王心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