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27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和方法,涉及核燃料技术领域,该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包括上管座、连接管套、锁紧管和锁止件,在上管座上贯通开设有连接管孔,连接管套装配在连接管孔中,锁紧管容置在连接管孔中,且锁紧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连接管套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第一止挡结构和第二止挡结构相配合,锁止件活动设置在锁紧管上,用于在周向对锁紧管进行限位或解除对锁紧管的限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一止挡结构和第二止挡结构简化螺纹结构,实现了锁紧管和连接管套之间的限位,保证了固定效果,同时拆卸和安装时都可以通过按压锁紧件来实现解锁和锁定,十分快捷方便,且避免了产生废弃件。且避免了产生废弃件。且避免了产生废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燃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燃料组件中的连接件指的是上管座和导向管之间的连接结构件,连接件在燃料组件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燃料组件中的连接件大多采用的是螺纹连接和胀接的形式。螺纹连接的方式优点是连接强度高,但是存在拆卸安装困难的缺点。核燃料组件的拆卸复装是在核燃料池水下4m中进行的,由于高辐射性,因此只能通过机器进行操作,连接件的尺寸又十分的小,因此拆卸十分困难,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另一种是通过胀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拆卸速度快,但是会产生废弃件,极有可能落入核燃料池,且废弃件具有高辐射性,不方便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和方法,其能够实现快速拆装,同时能够避免产生废弃件。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包括上管座、连接管套、锁紧管和锁止件,所述上管座上贯通开设有连接管孔,所述连接管套装配在所述连接管孔中,所述锁紧管容置在所述连接管孔中,所述连接管套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所述锁紧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锁紧管旋转装配在所述连接管套中,并对所述连接管套在轴线方向上进行限位,所述锁止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锁紧管上,用于选择性地与所述上管座卡持,以在周向对所述锁紧管进行限位或解除对所述锁紧管的限位。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套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所述锁紧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多个所述凸台与多个所述凸起一一对应并相互配合卡持,且相邻两个凸台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以使所述凸起能够从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取出。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止挡凹槽,每个所述第一止挡凹槽均贯通至所述凸台的一端,每个所述凸起包括多个第一止挡凸条,多个所述第一止挡凸条对应装配在多个所述第一止挡凹槽中。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件的顶部周缘还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止挡凸耳,所述上管座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位于所述连接管孔的顶端周缘,所述止挡凸耳用于选择性地装配在所述限位凹槽中。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管内周面设置有高低峰槽,所述高低峰槽呈锯齿状分布,并具有交错分布的高峰顶点和低峰顶点,所述锁止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容置环槽,所
述容置环槽中设置有锁止球,所述锁止球部分容置在所述高低峰槽内,并在所述锁止件的按压动作带动下沿所述高低峰槽滚动,以使所述锁止球在所述高峰顶点和所述低峰顶点之间切换,且所述锁止球位于所述低峰顶点时,所述止挡凸耳装配在所述限位凹槽中;所述锁止球位于所述高峰顶点时,所述止挡凸耳向上脱出所述限位凹槽。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管内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锁止件相抵持,用于向所述锁止件提供向上的弹力。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管的内周面还设置有止挡环台,所述止挡环台位于所述高低峰槽的下侧,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止挡环台上,并抵持在所述锁止件的底部。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止挡凹槽,所述连接管套的外周面还设置有第二止挡凸条,所述第二止挡凸条对应装配在所述第二止挡凹槽中。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套上贯通开设有多个形变让位槽,多个所述形变让位槽均贯通至所述连接管套的上端面。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管包括一体设置的止挡部和锁紧部,所述止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锁紧部的直径,所述锁紧部旋转装配在所述连接管套中,所述锁止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止挡部上,所述连接管孔内还设置有限位环台,所述止挡部与所述限位环台相抵持。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方法,适用于如前述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16]将连接管套与上管座组装;
[0017]将锁紧管旋转装配在所述连接管套中,以对所述连接管套在轴线方向上进行限位;
[0018]按压锁紧件处于低位,并与所述上管座卡持,以在周向对所述锁紧管进行限位;
[0019]其中,拆卸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在上管座上贯通开设有连接管孔,连接管套装配在连接管孔中,锁紧管容置在连接管孔中,连接管套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锁紧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第一止挡结构和第二止挡结构相配合,使得锁紧管能够旋转装配在连接管套中,并对连接管套在轴线方向上进行限位,锁止件活动设置在锁紧管上,用于选择性地与上管座卡持,以在周向对锁紧管进行限位或解除对锁紧管的限位。在实际组装时,可以首先将连接管套与上管座组装,然后旋转装入锁紧管,通过第一止挡结构和第二止挡结构的配合使得锁紧管固定住连接管套,然后再将按压锁紧件卡持在上管座上,实现对锁紧管周向上的限定,从而避免了锁紧管旋转松动,保证了锁紧管和连接管套之间固定限位。在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按压锁紧件从上管座上脱出,使得按压锁紧件脱离上管座,并解除对锁紧管周向上的限定,然后旋转退出锁紧管,解除对连接管套的固定限位,从而能够轻松地取下上管座,拆卸方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利用第一止挡结构和第二止挡结构简化螺纹结构,实现了锁紧管和连接管套之间的限位,保证了固定效果,同时拆卸和安装时都可以通过按压锁紧件来实现解锁和锁定,十分快捷方便,并且避免了产生废弃件。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锁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2中锁紧管的剖视图;
[0027]图5为图2中连接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2中连接管套的剖视图;
[0029]图7为图2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图2中上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2中上管座的剖视图。
[0032]图标:
[0033]100

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110

上管座;111

连接管孔;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管座、连接管套、锁紧管和锁止件,所述上管座上贯通开设有连接管孔,所述连接管套装配在所述连接管孔中,所述锁紧管容置在所述连接管孔中,所述连接管套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止挡结构,所述锁紧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止挡结构,所述第一止挡结构与第二止挡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锁紧管旋转装配在所述连接管套中,并对所述连接管套在轴线方向上进行限位,所述锁止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锁紧管上,用于选择性地与所述上管座卡持,以在周向对所述锁紧管进行限位或解除对所述锁紧管的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所述第二止挡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多个所述凸台与多个所述凸起一一对应并相互配合卡持,且相邻两个凸台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所述凸起的宽度,以使所述凸起能够从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取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止挡凹槽,每个所述第一止挡凹槽均贯通至所述凸台的一端,每个所述凸起包括多个第一止挡凸条,多个所述第一止挡凸条对应装配在多个所述第一止挡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的顶部周缘还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止挡凸耳,所述上管座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位于所述连接管孔的顶端周缘,所述止挡凸耳用于选择性地装配在所述限位凹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纹简化式快速可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管内周面设置有高低峰槽,所述高低峰槽呈锯齿状分布,并具有交错分布的高峰顶点和低峰顶点,所述锁止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容置环槽,所述容置环槽中设置有锁止球,所述锁止球部分容置在所述高低峰槽内,并在所述锁止件的按压动作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强刘英东向海陈嘉豪赵迎新王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