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96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电池,所述外框架内贯穿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内侧壁设有型材,所述冷凝管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电池贴合的贴合机构,所述外框架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贴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冷凝管放置在电池的放置箱内,通过贴合板与电池的直接接触,实现电池运转过程中热量的快速转换与传递,实现电池的快速降温处理,配合吸水海绵以及包裹层实现冷凝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吸水海绵吸附并通过收集管收集,避免冷凝水珠对电池的使用造成影响。对电池的使用造成影响。对电池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汽车是搭载先进传感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随着新能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智能汽车采用搭载新能源电池作为能源输出的方式用于驱动。
[0003]智能汽车在采用新能源电池技术作为驱动方式时(其中电池多采用的圆柱形锂电池),需要考虑到其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散热问题,由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不仅影响电池的使用效能,同时对于电池寿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发生燃烧的现象,而现有的针对智能汽车内电池散热的方式多采用水冷冷凝的范式,该种方式在使用时多放置在电池放置箱的外壳处,该种方式在使用时不仅导热效率较低,且在放置箱内容易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对于电池的使用以及电路安全等均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电池,所述外框架内贯穿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内侧壁设有型材,所述冷凝管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电池贴合的贴合机构,所述外框架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贴合板,所述外框架的内底部设有用于对贴合板承接的承接机构,所述冷凝管与分支管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吸水海绵。
[0007]优选地,所述贴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支管侧壁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分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贴合板。
[0008]优选地,所述承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外框架内底部的多个承接底座,所述承接底座卡接在贴合板的下端面。
[0009]优选地,所述吸水海绵为管状,且所述吸水海绵与贴合、连接块的侧壁上均包裹有包裹层。
[0010]优选地,所述吸水海绵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贯穿固定连接包裹层,所述承接底座与收集管之间设有流通管。
[0011]优选地,所述冷凝管与分支管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螺旋分布。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将冷凝管放置在电池的放置箱内,通过贴合板与电池的直接接触,实现电池运转过程中热量的快速转换与传递,实现电池的快速降温处理,配合吸水海绵以及包裹
层实现冷凝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吸水海绵吸附并通过收集管收集,避免冷凝水珠对电池的使用造成影响。
[0014]2、通过在冷凝管的侧壁上开设导向槽,实现对冷凝管侧壁上因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珠进行流通导向,便捷冷凝水珠的流通以及在吸水海绵上的吸收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的外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的冷凝管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的分支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框架、2电池、3冷凝管、4包裹层、5分支管、6贴合板、7连接块、8导向槽、9吸水海绵、10型材、11承接底座、12流通管、13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0]参照图1

3,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包括外框架1,外框架1内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电池2,外框架1内贯穿设有冷凝管3,冷凝管3与分支管5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8,导向槽8为螺旋分布,冷凝管3的内侧壁设有型材10,冷凝管3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分支管5,分支管5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电池2贴合的贴合机构,贴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支管5侧壁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7,连接块7远离分支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贴合板6。
[0021]外框架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贴合板6,外框架1的内底部设有用于对贴合板6承接的承接机构,承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外框架1内底部的多个承接底座11,承接底座11卡接在贴合板6的下端面,冷凝管3与分支管5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吸水海绵9,吸水海绵9为管状,且吸水海绵9与贴合6、连接块7的侧壁上均包裹有包裹层4。
[0022]本技术中,吸水海绵9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收集管13,收集管13贯穿固定连接包裹层4,承接底座11与收集管13之间设有流通管12。
[0023]本技术使用时,如图1

3所示,首先将冷凝管3以及分支管5如图1所示方式分布在外框架1内,电池2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热量通过与贴合板6的贴合实现传递,此过程中冷凝管3内的型材10以及连接块7实现冷凝温度的快速传递至贴合板6处,通过贴合板6对电池2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此过程中,冷凝管3以及分支管5处于外框架1内由于温差的原因会产生水珠,此时水珠沿着冷凝管3以及分支管5侧壁上的导向槽8流通,并与吸水海绵9接触后吸收在吸水海绵9内,当吸水海绵9达到最大吸收量后,会低落在包裹层4内,此时冷凝水
通过包裹层4流通至收集管13内,同时贴合板6侧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承接底座11的承接,随后通过流通管12流通至收集管13内,通过收集管13实现冷凝水的统一收集处理,避免冷凝水处于外框架1内对电池2的使用造成影响。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包括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内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电池(2),所述外框架(1)内贯穿设有冷凝管(3),所述冷凝管(3)的内侧壁设有型材(10),所述冷凝管(3)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分支管(5),所述分支管(5)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电池(2)贴合的贴合机构,所述外框架(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贴合板(6),所述外框架(1)的内底部设有用于对贴合板(6)承接的承接机构,所述冷凝管(3)与分支管(5)的侧壁上均套设有吸水海绵(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汽车水冷式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分支管(5)侧壁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远离分支管(5)的端部固定连接贴合板(6)。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双鹏毕高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鹏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