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迪尔公司专利>正文

以相同阶比来提供多个传动比的作业车辆多速驱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91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3
提供了以相同阶比来提供多个传动比的作业车辆多速驱动总成,该驱动总成包括:壳体装置、可沿第一时钟方向和第二时钟方向旋转的驱动轴、以及联接至驱动轴的两级行星齿轮组。该齿轮组包括或者联接至输出部件。将第一离合器装置和第二离合器装置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齿轮组,以分别实现第一传动比和第二传动比。从第一传动比到第二传动比的阶比为3:1。将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和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配置成,分别实现第一离合器装置和第二离合器装置的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齿轮组。驱动轴和输出部件在第一离合器装置与齿轮组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同的时钟方向旋转,并且在第二离合器装置与齿轮组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反的时钟方向旋转。齿轮组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反的时钟方向旋转。齿轮组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反的时钟方向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相同阶比来提供多个传动比的作业车辆多速驱动总成


[0001]本公开涉及作业车辆(work vehicle)驱动系统,该作业车辆驱动系统包括以任一时钟方向实现多速旋转输出(multi

speed rotational output)的驱动总成(drive assembly),其中,在实现不同旋转输出的各个传动比(gear ratio)之间提供相同的阶比(step ratio)。

技术介绍

[0002]诸如在农业、建筑业以及林业中使用的那些作业车辆以及其它常规车辆可以由内燃机(例如,柴油机)和/或一个或更多个电源(例如,电动机)来提供动力。在车辆中可以采用各种驱动装置来实现从主要或辅助动力源的动力传递。例如,车辆动力传动系(power and drive line)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驱动总成以实现用于运行某些车辆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输出速度。例如,轮端驱动装置(wheel end drive)、最终驱动装置(final drive)等可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传动比(gear ratio),以将终端或接近终端的动力传递至车辆的牵引地面接合轮或履带(track)。通过这种驱动装置所需的速度和转矩范围来实现高效和平稳的运行是理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速驱动总成,诸如可以被用于作业车辆中(例如,作为牵引轮驱动装置)。
[0004]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的驱动总成,该驱动总成包括:壳体装置(housing arrangement),该壳体装置具有形成反作用构件的至少一个壳体部件;驱动轴,该驱动轴能够沿第一时钟方向和选择性地沿第二时钟方向,相对于反作用构件绕驱动轴线旋转;以及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联接至驱动轴并且该行星齿轮组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沿第一时钟方向和选择性地沿第二时钟方向旋转输出部件。该行星齿轮组是两级行星齿轮组,该两级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级太阳齿轮、第一级齿轮架(carrier)、被支承在第一级齿轮架上的一组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一级齿圈(ring gear)、被抗旋转地固定至第一级齿轮架的第二级太阳齿轮、被抗旋转地固定至第一级齿圈的第二级齿轮架、被支承在第二级齿轮架上的一组第二级行星齿轮、以及第二级齿圈,其中,该输出部件与第二级齿轮架一起旋转。该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一离合器装置,该第一离合器装置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行星齿轮组,以实现输出部件的第一传动比以及第一输出转速和转矩;以及第二离合器装置,该第二离合器装置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行星齿轮组,以实现输出部件的第二传动比以及第二输出转速和转矩,其中,从第一传动比到第二传动比的阶比为3:1。该驱动总成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被配置成,实现第一离合器装置沿着驱动轴线的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行星齿轮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被配置成,实现第二离合器装置沿着驱动轴线的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行星齿轮组。该驱动轴和输出部件在第一离合器装置与行星齿轮组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同的时钟方向旋转,
并且该驱动轴和输出部件在第二离合器装置与行星齿轮组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反的时钟方向旋转。
[0005]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的驱动总成,该驱动总成包括:壳体装置,该壳体装置具有形成固定反作用构件的第一壳体部件、第二壳体部件、第一毂(hub)以及第二毂;驱动轴,该驱动轴能够沿第一时钟方向和选择性地沿第二时钟方向,相对于固定反作用构件绕驱动轴线旋转;以及联接至驱动轴的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级太阳齿轮、第一级齿轮架、被支承在第一级齿轮架上的一组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一级齿圈、被抗旋转地固定至第一级齿轮架的第二级太阳齿轮、被抗旋转地固定至第一级齿圈的第二级齿轮架、被支承在第二级齿轮架上的一组第二级行星齿轮、以及第二级齿圈。该驱动总成还包括:输出部件,该输出部件能够沿第一时钟方向和选择性地沿第二时钟方向与第二级齿轮架一起旋转,以输出转速和转矩;低速离合器装置(low clutch arrangement),该低速离合器装置联接至第一毂,并且该低速离合器装置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二级齿圈,以实现这样的低速模式(low mode),即,在该低速模式下,行星齿轮组提供低速传动比(low gear ratio)、驱动轴沿第二时钟方向旋转、以及输出部件沿第二时钟方向旋转;中速离合器装置(mid clutch arrangement),该中速离合器装置联接至第二毂,并且该中速离合器装置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一级齿轮架,以实现这样的中速模式(mid mode),即,在该中速模式下,行星齿轮组以针对低速传动比的3:1阶比提供中速传动比(mid gear ratio)、驱动轴沿第一时钟方向旋转、以及输出部件沿第二时钟方向旋转;以及高速离合器装置(high clutch arrangement),该高速离合器装置联接至驱动轴,并且该高速离合器装置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第一级齿轮架,以实现这样的高速模式(high mode),即,在该高速模式下,行星齿轮组以针对中速传动比的3:1阶比提供高速传动比(high gear ratio)、驱动轴沿第二时钟方向旋转、以及输出部件沿第二时钟方向旋转。
[0006]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对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进行阐述。其它的特征和优点根据该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可以采用所公开的驱动总成的呈轮式装载机形式的示例作业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
[0008]图2A是用于图1的示例作业车辆的动力传动系(power and drive train)的某些组件的示意图;
[0009]图2B是可以在图1的示例作业车辆中并入的所公开的驱动总成的示例轮端驱动装置实现的示意图;
[0010]图3是可以在图1的作业车辆中实现的驱动总成的第一等距侧视图(isometric side view);
[0011]图4是可以在图1的作业车辆中实现的驱动总成的第二等距侧视图;
[0012]图5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其中省略了壳体部件的侧视图;
[0013]图6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端视图;
[0014]图7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齿轮组的分解图;
[0015]图8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并且贯穿图6的线8

8截取的截面图;
[0016]图9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第一离合器装置以及齿轮组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0017]图10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第一离合器装置的局部分解等距视图;
[0018]图11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第一离合器装置以及齿轮组的一部分的分解等距视图;
[0019]图12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第二离合器装置以及齿轮组的一部分的等距视图;
[0020]图13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第二离合器装置的局部分解等距视图;
[0021]图14是图3和图4的驱动总成的第二离合器装置以及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车辆(20)的驱动总成(56),所述驱动总成(56)包括:壳体装置(100),所述壳体装置(100)包括形成反作用构件的至少一个壳体部件(102、104);驱动轴(90),所述驱动轴(90)能够沿第一时钟方向(D1)和选择性地沿第二时钟方向(D2),相对于所述反作用构件绕驱动轴线(92)旋转;行星齿轮组(400),所述行星齿轮组(400)联接至所述驱动轴(90)并且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选择性地沿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旋转输出部件(88),其中,所述行星齿轮组(400)是两级行星齿轮组,所述两级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级太阳齿轮(412)、第一级齿轮架(416)、被支承在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上的一组第一级行星齿轮(414)、第一级齿圈(418)、被抗旋转地固定至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的第二级太阳齿轮(432)、被抗旋转地固定至所述第一级齿圈(418)的第二级齿轮架(436)、被支承在所述第二级齿轮架(436)上的一组第二级行星齿轮(434)、以及第二级齿圈(438),其中,所述输出部件(88)与所述第二级齿轮架(436)一起旋转;第一离合器装置(310),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310)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所述行星齿轮组(400),以实现所述输出部件(88)的第一传动比以及第一输出转速和转矩;第二离合器装置(340),所述第二离合器装置(340)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所述行星齿轮组(400),以实现所述输出部件(88)的第二传动比以及第二输出转速和转矩,其中,从所述第一传动比到所述第二传动比的阶比为3:1;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210),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210)被配置成,实现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310)沿着所述驱动轴线(92)的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所述行星齿轮组(40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24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240)被配置成,实现所述第二离合器装置(340)沿着所述驱动轴线(92)的移动,以选择性地接合所述行星齿轮组(400),其中,所述驱动轴(90)和所述输出部件(88)在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310)与所述行星齿轮组(400)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同的时钟方向旋转,并且所述驱动轴(90)和所述输出部件(88)在所述第二离合器装置(340)与所述行星齿轮组(400)接合的情况下沿相反的时钟方向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总成,其中,所述第二级齿轮架(436)包括:第一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2),所述第一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2)被抗旋转地固定至所述第一级齿圈(418)并且支承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434);以及第二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4),所述第二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4)与所述第一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2)间隔开并且被抗旋转地固定至所述第一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2),其中,所述输出部件(88)与所述第二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4)一体地形成,或者连接至所述第二个第二级齿轮架板(4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一毂(106),所述第一毂(106)联接至所述反作用构件(102、104)并且通过所述反作用构件(102、104)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310)是低速离合器装置并且包括:第一低速离合器环(312),所述第一低速离合器环(312)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毂(106)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毂(106)保持不旋转;以及第二低速离合器环(314),所述第二低速离合器环(314)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毂(106)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毂(106)保持不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低速离合器环(312)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二级齿圈(438),以保持所述第二级齿圈(438)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一个时钟方向不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二级齿圈(438)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另一时钟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级齿圈(438)过速;并且所述第二低速离合器环(314)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二级齿圈(438),以保持所述第二级齿圈(438)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所述另一时钟方向不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二级齿圈(438)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所述一个时钟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级齿圈(438)过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总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2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低速致动器(21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低速致动器(212)被配置成,实现所述第一低速离合器环(312)相对于所述第二级齿圈(438)沿着所述驱动轴线(92)的移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2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低速致动器(214),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低速致动器(214)被配置成,实现所述第二低速离合器环(314)相对于所述第二级齿圈(438)沿着所述驱动轴线(92)的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第二毂(108),所述第二毂(108)连接至所述反作用构件(102)并且通过所述反作用构件(102)接地,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装置(340)是中速离合器装置并且包括:第一中速离合器环(342),所述第一中速离合器环(342)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毂(108)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毂保持不旋转;以及第二中速离合器环(344),所述第二中速离合器环(344)被安装在所述第二毂(108)上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毂(108)保持不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中速离合器环(342)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以保持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一个时钟方向不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另一时钟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过速;并且所述第二中速离合器环(344)被配置成,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以保持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所述另一时钟方向不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沿所述第一时钟方向(D1)和所述第二时钟方向(D2)中的所述一个时钟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过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总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24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中速致动器(24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中速致动器(242)被配置成,实现所述第一中速离合器环(342)相对于所述第一级齿轮架(416)沿着所述驱动轴线(92)的移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24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中速致动器(244),所述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迪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