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43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1),该安全带包括至少一个中空部分(14),该至少一个中空部分具有用于容纳电子部件和/或线路的至少一个空腔(5),其中空腔(5)由两个织物层(6,7)形成,并且织物层(6,7)由多根经线(11)和纬线(10)形成。织物层(6,7)在外边缘部分(3,4)中通过边缘编织线(12)相互连接。单层部分(15)邻接至少一个中空部分(14),在该单层部分中,织物层(6,7)通过多根中心编织线(13)相互连接,中空部分(14)中的中心编织线(13)仅在织物层(6,7)中的一个织物层中编织在一起。编织在一起。编织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的特征。
[0002]通常,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中的安全带用于在事故中约束机动车辆中的乘员,以便最佳地防止更严重的伤害。安全带装置尤其具有以固定到车辆上的方式紧固的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具有安全带卷轴,安全带的一端可以卷绕在该安全带卷轴上。安全带的另一端可以通过以固定到车辆上的方式紧固的安全带锁扣中的安全带锁舌锁定,或者同样通过端部配件永久固定在车辆上。在另一端通过端部配件以固定方式紧固到车辆的情况下,安全带装置还具有可移动地引导在安全带上的安全带锁舌,该安全带锁舌可以锁定在固定到车辆的安全带锁扣中,例如以形成安全带的三点几何形状。
[0003]由于其约束乘员的目的,安全带本身必须满足拉伸强度、表面光洁度、边缘状况等方面的各种要求。
[0004]现代机动车辆还配备有大量电子部件,诸如传感器、致动器、监视器、声学单元、加热和制冷装置等,随着机动车辆及其驱动单元、控制单元和舒适性装置变得越来越自动化,预计这些电子部件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这些装置必须进一步相互连接,并通过电气线路连接到相应的电源和控制装置。只要此类电子部件和线路是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它们就必须相应地布置在安全带装置上,而不损害安全带装置的使用或功能。
[0005]根据DE 10 2011 009 318 A1已经知道的是,向安全带提供软管区段,该软管区段沿安全带的纵向方向延伸,可将电子部件引入到该软管区段中。在该公开中找不到有关如何制造安全带中的软管区段的更多详细信息。
[0006]在这种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该安全带具有用于容纳电子部件和线路的空腔,该空腔在设计上应尽可能简单,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安全带来实现该目的。从从属权利要求、附图和所附说明书中将了解到进一步的优选改进。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提出在安全带的中空部分中形成的空腔由两个织物层形成,这两个织物层在外边缘部分中通过平行于安全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根或多根边缘编织线相互连接。该中空部分在带的整个长度上不是连续的;相反,中空部分与至少一个单层部分邻接。该单层部分由与中空部分相同的织物层形成,这些织物层分别由多根经线和纬线连续编织而成。边缘编织线同样在中空部分和单层部分中连续延伸。因此,在布置于边缘部分之间的中心区域中提供了多条平行于安全带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中心编织线,这些中心编织线在单层部分中将织物层相互连接,并且在中空部分中仅在一个织物层中被编织在一起。
[0009]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就,空腔可以在编织安全带时制造。在其基本结构中,安全带由两个彼此独立的织物层编织而成,这两个织物层仅在边缘部分的中空区域中通过边缘编织线相互连接。在单层部分中,织物层通过边缘编织线和中心编织线在安全带的整个宽度上相互连接,而在中空部分中,中心编织线在一个织物层内延伸,因此可以在织物层之间形
成空腔。因此,用于连接两个织物层的连接线可以在编织时同时被织入,使得织物层的连接可以在编织时直接实现,并且不需要另外单独的工作步骤来连接织物层。因为编织线仅用于连接两个织物层,但是在约束情况下作用的张力如前所描述被经线吸收,因此仅从两个织物层的可靠连接的角度来设计和布置编织线就足够了。因此,织物层的纱线厚度、联结线的纱线厚度、编织纱线的材料以及编织纱线的数量可以用作织物层连接的设计参数。因为不是安全带的整个区域形成为中空部分,而是例如多个短的中空部分可以与单层部分交替,所以可以仅在需要电子功能的安全带区域中提供空腔。这也改善了安全带装置的收缩和约束性能。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织物层由多根经线和纬线形成。经线在安全带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通过纬线相互连接以形成平面织物。因此,经线形成成品编织织物中的织物层的表面,而纬线在经线之间延伸,并且在织物相当致密的情况下从外面看不到。经线被设计成具有相应的拉伸强度,并用于吸收安全带的纵向方向的张力,而纬线更细,并用于将经线保持在一起。
[0011]还提出,安全带具有40mm至50mm,优选46mm至48mm的宽度,并且织物层在边缘部分中通过编织线相互连接,该边缘部分分别具有至少2mm,优选至少4mm的宽度。所提出的安全带的宽度对应于标准安全带宽度。通过所提出的边缘部分的尺寸设计,可以防止安全带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失去其平面形状,并因此在安全带中形成褶皱。特别地,由此可以防止具有两个织物层的安全带在边缘部分沿纵向方向横向展开的情况下扭曲或翘曲。因此,边缘部分的宽度以及边缘部分中织物层的相关平面连接可以具体第通过相应地选择编织线的数量和布置来实现。
[0012]还提出,中空部分具有1300mm至1700mm的长度,并且布置在中空部分中的空腔具有10mm至37mm的宽度。通过所提出的空腔宽度的尺寸设计,空腔可以适应于所采用的应用,使得例如用于布线电气线路的空腔的尺寸可以设计得非常窄。根据该标准,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中的安全带长3500mm。由于中空部分的优选长度范围,安全带可以仅在需要的区域中被赋予功能。
[0013]进一步提出,安全带的一个部分是单层部分,该单层部分在佩戴状态下布置在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中的偏转器或安全带锁舌的区域中,或者在解开后将卷绕在安全带卷收器上。所提出的改进改善了安全带装置的收缩和约束性能。原则上,单层部分具有这样的优点,即没有像中空部分那样提供彼此叠置并且可以相对彼此滑动的织物层。因此,在具有单层部分的情况下,安全带扭曲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并且安全带可以在卷轴上卷成更加紧凑、无褶皱的带卷。因此,在横向力作用下,安全带也不会在安全带锁舌的偏转区域和偏转器区域形成波纹。因此,单层部分可以这样形成,即在这些部分中,安全带以单个织物层编织,或者在该部分中的两个织物层通过编织线相互平面连接。
[0014]因此,边缘编织线优选地与纬线以常规织法编织,例如2/2织法或4/4织法,由此可以实现织物层的均匀连接,具有最佳的均匀、光滑的表面结构。因此,4/4织法应理解为这样一种织法,其中,由于在编织过程中相对于两个织物层的两个梭口的侧面切换,边缘编织线总是周期性地布置在安全带的一侧的四根连续的纬线上,并且布置在安全带的另一侧的随后两根纬线上。因此,相应直接相邻的边缘编织线,或者甚至多个相邻布置的边缘编织线组,可以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排列,即在编织过程中,它们分别布置在梭口的相对侧,并因
此布置在纬线的相对侧。另选地,紧邻的边缘编织线也可以分别偏移一根或两根纬线。因此,由于不同织物层的纬线通过编织线实现连接,因此经线也通过编织线间接连接,使得边缘部分产生两个否则彼此独立的织物层的牢固结合。在边缘部分,织物层的紧密的平面连接对于整个安全带的平面稳定性是最有效的。在单层部分中,中心编织线与织物层的纬线的织法可以不同于边缘编织线的特别稳定的织法,但是同样具有连接、稳定表面的效果。
[0015]在一个织物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1),包括

至少一个中空部分(14),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分具有用于容纳电子部件和/或线路的至少一个空腔(5),其中

所述空腔(5)由两个织物层(6,7)形成,

所述织物层(6,7)由多根经线(11)和纬线(10)形成,

所述织物层(6,7)在外边缘部分(3,4)中通过平行于所述安全带(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根或多根边缘编织线(12)相互连接,其中

至少一个单层部分(15)在所述安全带(1)的所述纵向方向上邻接所述至少一个中空部分(14),其中所述单层部分(15)由所述两个织物层(6,7)形成,其中

位于所述边缘部分(3,4)之间的中心部分(2)中的所述织物层(6,7)通过平行于所述安全带(1)的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多根中心编织线(13)相互连接,并且其中

所述中空部分(14)中的所述中心编织线(13)仅在所述织物层(6,7)中的一个织物层中编织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1)具有40mm至50mm,优选46mm至48mm的宽度(A),并且所述织物层(6,7)在所述边缘部分(3,4)中通过所述边缘编织线(12)相互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