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35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整形材料领域,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中包括胶原复合纤维,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包括I型、III型和V型胶原,其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整形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美微整形领域,胶原作为一种天然的皮肤主要成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不同于透明质酸钠类材料,胶原具有融合度好、不易透光、效果自然等特点,且具备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功能,因此在医美微整形领域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0003]目前的胶原类填充材料的胶原类型为I型胶原,或者以I型胶原为主,含有少量的III型胶原(不大于15%)。I型胶原填充材料是由I型胶原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组装形成I型胶原纤维,分散于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中,呈可注射的凝胶状。由于I型胶原自组装形成纤维的特点,目前的胶原填充材料支撑性差、弥散度大,仅适合应用于程度较轻的皱纹的改善和相对较浅层的注射,对于程度较大的皱纹的改善或是相对较深层次的注射效果欠佳,限制了其应用部位和层次。同时材料在植入后体积收缩严重,通常需要补充注射才能满足预期的填充效果。另外,现有材料在改善肤质、促进组织再生的效果仍具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0004]申请号为CN201810580957.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软组织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针对注射填充胶原的不足,提供一种用D

核糖为交联剂对动物胶原蛋白进行交联反应制备而成的注射用胶原蛋白。通过特殊的胶原纯化再生技术,降低了病毒感染以及免疫排斥的风险;选用人体细胞本身含有的物质为交联剂,提升了植入后的安全性,且延长了植入后的降解时间;特殊的交联技术,增加胶原溶解度,缩短交联时间,提升交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其对于材料的支撑力提升不大。
[0005]申请号为CN201710623512.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注射用胶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注射用胶原蛋白含有经过交联的胶原蛋白颗粒,胶原蛋白颗粒均匀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可用于人体皮肤组织填充修复,包括去除皱纹和修复凹陷性疤痕。可以注射到皱纹、凹陷性疤痕、创伤性皮肤真皮中以及嘴唇等部位,以达到填充、修复的目的。但其功效水平仍停留在普通产品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该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由胶原复合纤维悬浮分散于平衡盐溶液中,呈凝胶状;胶原复合纤维中包含I型、III型和V型胶原。为医美微整形领域提供了效果更好的新材料。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
[0008]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中包括胶原复合纤维。
[0009]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胶原蛋白组合物为复合胶原蛋白凝胶。
[0010]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包括I型、III型和V型胶原,其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20%

59.8%,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0%

79.8%,V型胶原的占比为0.2%

2%。
[0011]优选地,所述的I型胶原的占比为20%

55%、30%

55%或33%

55%。
[0012]优选地,所述的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3%

79.8%、43%

68.5%或43%

66%。
[0013]优选地,所述的V型胶原的占比为1%

2%、1.5%

2%或1.8%

2%。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30%

55%,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3%

68.5%,V型胶原的占比为1.5%

2%。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55%,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3%,V型胶原的占比为2%。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33%,III型胶原的占比为66%,V型胶原的占比为1%。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30%,III型胶原的占比为68.5%,V型胶原的占比为1.5%。
[0018]所述I型胶原为两条α1(I)链和一条α2(I)链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三螺旋结构的胶原。
[0019]所述III型胶原为三条α1(III)链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三螺旋结构的胶原。
[0020]所述V型胶原为一条α1(V)链、一条α2(V)和一条α3(V)链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三螺旋结构的胶原。
[0021]所述I型、III型、V型胶原均由哺乳动物的组织提取并经过纯化得到。
[0022]优选地,所述哺乳动物为猪或牛。
[0023]具体地,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由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悬浮分散于平衡盐溶液中制备。
[0024]具体地,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中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为20

75mg/mL。
[0025]具体地,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中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可以是25

50mg/mL、30

40mg/mL、30

75mg/mL、35

75mg/mL、40

75mg/mL或50

75mg/mL。
[0026]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中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为20

50mg/mL。
[002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中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为30

40mg/mL。
[0028]具体地,所述的平衡盐溶液为pH在6.5

8.0、渗透压在250

350mOsm/L的电解质溶液。
[0029]优选地,所述的平衡盐溶液为pH在6.8

7.5、渗透压在270

320mOsm/L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
[0030]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在医学整形和制备用于医学整形的产品中的应用。
[0031]所述的医学整形可以是软组织注射填充。
[0032]具体地,所述的产品中包括前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
[0033]具体地,所述的产品类型可以是:复合型胶原填充剂或胶原植入剂。
[0034]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医学整形的产品。
[0035]具体地,所述的产品中包括前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
[0036]具体地,所述的产品类型可以是:复合型胶原填充剂或胶原植入剂。
[0037]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38]所述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前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
[0039]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原复合纤维,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包括I型、III型和V型胶原,其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20%

59.8%,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0%

79.8%,V型胶原的占比为0.2%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30%

55%,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3%

68.5%,V型胶原的占比为1.5%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中I型胶原的占比为55%,III型胶原的占比为43%,V型胶原的占比为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I型、III型和V型胶原形成胶原复合纤维悬浮分散于平衡盐溶液中制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为20

75mg/mL。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为20

50mg/mL。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复合纤维的含量为30

40mg/mL。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盐溶液为pH在6.5

8.0、渗透压在250

350mOsm/L的电解质溶液。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盐溶液为pH在6.8

7.5、渗透压在270

320mOsm/L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10.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在医学整形和制备用于医学整形的产品中的应用。11.一种用于医学整形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胶原蛋白组合物。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英顾建军胡宁张丹季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尔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