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23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料、熔炼、喷铸和压力磁场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得到无稀土永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制备无稀土MnBi永磁体的方法具有如下优势:不需要加入粘接剂而直接获得无稀土永磁体,不会损失部分磁性能;采用喷铸+极速冷却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相的含量,提高磁性能;在压力+磁场双场的作用下进行进行退火,有效提高了永磁材料的致密度和磁性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材料领域中的永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熔体快淬、高能球磨等合金制备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相含量90%以上的MnBi合金。但是这些合金都是粉末状态,不是可以实际应用的块状磁体,将粉末压制成磁块因需要采用粘结剂而牺牲了磁性能,以往通过喷铸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MnBi低温相的含量,如专利一种全致密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CN202010144761.X)所述的制备方法,但在退火过程中,由于晶粒长大,又损失了部分磁性能,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既能提高低温相含量,又能在退火过程中保存磁性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名义成分Mn
a
Bi
b
M
c
X
d
,以Mn、Bi、M、X为原料,进行称重配料;2)熔炼:采用电弧熔炼法将已配好的原料放入在氩气保护下的电弧熔炉中,反复熔炼3

5次,得到Mn
a
Bi
b
M
c
X
d
合金铸锭;3)喷铸:将步骤2)制得的Mn
a
Bi
b
M
c
X
d
母合金破碎成2

5g的小块放入石英管中,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电磁感应熔炼炉将样品熔化后,打开气囊与石英管相连的阀门给石英管注入高纯氩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熔融金属从小孔中喷到,液氮冷却的圆柱形铜模中,形成棒状样品;4)压力磁场热处理:将步骤3)中制得的长棒状样品放入压力模具中,在磁场和压力双场作用下进行真空热退火,压力和磁场方向都沿着样品的长轴方向。
[0004]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M为金属Sn、Mg,过渡金属元素Ti、Zr、Nb、Mo、V 和Cr的一种或多种,X为非金属元素B、C和Si的一种或多种,a、b、c分别为各对应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并且满足50≤a≤60,40≤b≤50,0≤c≤5,0≤d≤5,a+b+c+d=100;Mn、Bi、M和X原料选用纯度在99.99%以上的原料。
[0005]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所述石英管的小孔直径为0.3

0.5 mm;喷铸步骤中,在通入氩气之前,需先将圆柱形铜模放入液氮中冷却0.1

0.5h,再进行喷铸。
[0006]进一步的,步骤4)中磁场热处理工艺,所加的压力大小为5Mpa

20Mpa,磁场1

5 T,热处理温度250~300C,退火时间1~3小时。
[000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不需要加入粘接剂而直接获得无稀土永磁体,不会损失部分磁性能;(2)采用喷铸+极速冷却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温相的含量,提高磁性能;(3)在压力+磁场双场的作用下进行进行退火,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致密度,提高
磁性能(4)与传统的低温相获取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9]实施例11)配料:按照名义成分Mn
50
Bi
45
Sn2C3,以纯度为99.99%以上的Mn、Bi、Sn、C为原料,进行称重配料;2)熔炼:采用电弧熔炼法将已配好的原料放入在氩气保护下的电弧熔炉中,熔炼得到Mn
50
Bi
45
Sn2C3合金;3)喷铸:先将圆柱形铜模在液氮罐中冷却0.5h,将Mn
50
Bi
45
Sn2C3母合金破碎成3g的小块放入石英管中,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电磁感应熔炼炉将样品熔化后,打开气囊与石英管相连的阀门给石英管注入高纯氩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熔融金属从小孔中喷到液氮冷却的圆柱形铜模中,形成棒状样品;4)压力磁场热处理:将制得的长棒状样品放入压力模具中,在磁场和压力双场作用下进行真空热退火,压力为5MPa,磁场大小为2T,温度为300C进行磁场热退火1小时,压力和磁场方向都沿着样品的长轴方向。
[0010]对比例1,使用传统喷铸和真空磁场退火下得到的Mn
50
Bi
45
Sn2C3样品。
[0011]实施例21)配料:按照名义成分Mn
52
Bi
44
Mg1Ti1Si2,以纯度为99.99%以上的Mn、Bi、Mg、Ti、Si为原料,进行称重配料;2)熔炼:采用电弧熔炼法将已配好的原料放入在氩气保护下的电弧熔炉中,熔炼得到Mn
52
Bi
44
Mg1Ti1Si2合金;3)喷铸:先将圆柱形铜模在液氮罐中冷却0.3h,将Mn
52
Bi
44
Mg1Ti1Si2母合金破碎成5g的小块放入石英管中,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电磁感应熔炼炉将样品熔化后,打开气囊与石英管相连的阀门给石英管注入高纯氩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熔融金属从小孔中喷到液氮冷却的圆柱形铜模中,形成棒状样品;4)压力磁场热处理:将制得的长棒状样品放入压力模具中,在磁场和压力双场作用下进行真空热退火,压力为20MPa,磁场大小为4T,温度为250C进行磁场热退火2小时,压力和磁场方向都沿着样品的长轴方向。
[0012]对比例2,使用传统喷铸和真空磁场退火下得到的Mn
52
Bi
44
Mg1Ti1Si2样品。
[0013]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无稀土永磁体的磁性能如表1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名义成分Mn
a
Bi
b
M
c
X
d
,以Mn、Bi、M、X为原料,进行称重配料;2)熔炼:采用电弧熔炼法将已配好的原料放入在氩气保护下的电弧熔炉中,反复熔炼3

5次,得到Mn
a
Bi
b
M
c
X
d
合金铸锭;3)喷铸:将步骤2)制得的Mn
a
Bi
b
M
c
X
d
母合金破碎成2

5g的小块放入石英管中,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电磁感应熔炼炉将样品熔化后,打开气囊与石英管相连的阀门给石英管注入高纯氩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使熔融金属从小孔中喷到,液氮冷却的圆柱形铜模中,形成棒状样品;4)压力磁场热处理:将步骤3)中制得的长棒状样品放入压力模具中,在磁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鑫怡杨杭福吴琼泮敏翔俞能君葛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