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70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出洞框架安装固定、长边低轨安装固定、升降旋转设备安装固定、短边低轨安装固定、接收框架安装固定、大间距高轨安装固定、接收车安装就位、顶管机出洞、顶管机移动就位、顶管机顶升、顶管机旋转、顶管机落位、顶管机再次移动就位、顶管机吊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自锁型液压爬行器的平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移速度更快,且速度可控,此外还能同步实现顶管机的升降旋转,进而加快了顶管机的移动吊出过程,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显著。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显著。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的移动吊出施工,特别适合于地铁站内受限空间下顶管机的平移、旋转以及吊出的施工之中。

技术介绍

[0002]地铁站内的联络通道有时会用到顶管机进行施工,顶管机从外面的沉井进行顶进,直到顶进地铁站的侧墙的出洞口中,当顶管机进入地铁站时,由于顶管机十分沉重,故如何将顶管机移出至地铁站外显得十分棘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锁型液压爬行器将顶管机平推到吊装口处,然后起吊运出去,但是该方法的移动特别缓慢,且无法实现旋转,故其直接运用也收到了很大限制。
[0003]目前,现有技术大多是提供了受限空间内顶管的吊装或运输方法,关于顶管机的极少见到。比如:CN201811041083.3一种受限空间下顶管施工中的起重吊装施工工艺提供了一种避免改迁地面建筑物即可满足吊装的受限空间下顶管施工中的起重吊装施工工艺,主要用于单根顶管的吊装,而非顶管机,而顶管机的重量远大于单根顶管的重量,故所提供的悬臂吊不能在地铁站内进行使用,且安全性也不高。此外,CN202210765799.8提出了一种受限空间顶管管节运输方法,该法通过设置传送车、多种运输轨道、升降机以及旋转平台将顶管运送至沉井底部,然而由于顶管机特别沉重,普通的传送车是无法胜任的,特别是在传送车接收顶管机的过程中,传送车需要在受限空间内抵抗住顶管机的水平推力,故传送车需要特别制作才能胜任;另外,升降机及旋转平台的分开设置无法同步实现顶管机的升降旋转功能,因此,该方法用于地铁站内顶管机的平移旋转时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0004]综上,当前急需要一种既能提高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速度、又能同步实现顶管机升降旋转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
[0006]这种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0007]步骤一、吊出施工装置固定部分安装:依次安装洞框架和长边低轨;再吊放入升降旋转设备,将剪叉式液压升降机对称布设在液压转盘正下方并固定,在液压转盘上焊接辅轨;然后安装短边低轨,长边低轨、辅轨和短边低轨连通;拼装接收框架并安装卷扬机;吊放安装大间距高轨;
[0008]步骤二、接收车安装就位:通过纵向钢轮将接收车坐落于长边低轨上,将接收车推至出洞侧墙处;底盘的前方焊接纵向拉钩,底盘的侧边正中焊接横向拉钩;在底盘下部还设有横向钢轮;
[0009]步骤三、顶管机出洞和移动就位:顶管机利用接收车上的径向橡胶轮向前顶进直至整个顶管机移动到接收车上;通过拉绳将纵向拉钩与卷扬机连接,使接收车和顶管机移
动至升降旋转设备上方;
[0010]步骤四、顶管机姿态调整:拆除拉绳,启动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直至横向钢轮底部超出大间距高轨顶部高度;启动液压转盘使接收车上的横向拉钩朝向正前方;然后将接收车降至横向钢轮与大间距高轨吻合;
[0011]步骤五、顶管机再次移动就位和吊出:通过拉绳将横向拉钩与卷扬机连接,使接收车沿大间距高轨移动至吊装口正下方;再次拆除拉绳,将顶管机吊出。
[0012]作为优选:地铁站的车站顶板上设有吊装口,在实施步骤一时,先利用地铁站上的吊装口先将叉车和机械手设备吊放到地铁站内;
[0013]在进行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有部件的安装过程中,均通过地铁站上的吊装口将部件吊放入地铁站内的叉车上,通过叉车将部件移动至指定位置,再利用机械手设备进行部件的位置初固定。
[0014]作为优选,步骤一中:出洞框架包括出洞边桁架、出洞顶桁架和出洞底桁架;将洞边桁架、出洞顶桁架和出洞底桁架拼装成一体形成出洞框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出洞框架牢固安装在出洞侧墙上;
[0015]长边低轨靠近出洞侧墙的一端利用横向锚固梁固定在出洞框架的出洞底桁架上,另一端利用膨胀螺栓将端部的轨枕固定在地铁站的车站底板上;最后在车站底板上,沿着长边低轨的两边对称设置多组锚固端;
[0016]升降旋转设备包括剪叉式液压升降机和液压转盘;完成升降旋转设备的初固定后在车站底板上沿液压转盘周边对称设置多组锚固端,并通过锚固杆将升降旋转设备进行最终固定;最后在液压转盘上对称焊接辅轨,辅轨的高度和间距与长边低轨、短边低轨均一致,辅轨的长度与液压转盘的直径相等;辅轨与长边低轨端部相接;
[0017]短边低轨的结构和安装方法均与长边低轨一致,但短边低轨的长度短于长边低轨;短边低轨两端部的轨枕均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铁站的车站底板上,短边低轨连接辅轨远离长边低轨的一端。
[0018]作为优选,步骤一中:接收框架包括接收边桁架、接收顶桁架、接收底桁架和中立桁架,中立桁架的两端上下分别连接在接收顶桁架与接收底桁架的中间部位,整个接收框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接收侧墙上;将接收边桁架、接收顶桁架、接收底桁架和中立桁架拼装成一体后,通过膨胀螺栓将接收框架固定在接收侧墙上;最后在中立桁架一侧沿着高度方向安装固定两台卷扬机;
[0019]大间距高轨的轨距是长边低轨与短边低轨轨距的2.0~3.0倍,大间距高轨的轨距大于液压转盘的直径,且大间距高轨的轨距与接收车上横向钢轮的纵向间距相等,大间距高轨的高度是长边低轨和短边低轨高度的1.1~1.2倍;大间距高轨靠近接收侧墙端利用横向锚固梁将工字钢固定在接收框架的接收底桁架中,大间距高轨的外延部分设置多组固定撑固定在地铁站的车站底板上。
[0020]作为优选,步骤二具体为:接收车包括底盘、弧形榀架、剪力撑、纵向拉钩、横向拉钩、纵向钢轮、横向钢轮和径向橡胶轮;先将底盘移动到长边低轨上,使得底盘下的纵向钢轮坐落于长边低轨上;将弧形榀架按照一个剪力撑长度的间距焊接在底盘上,并在相邻弧形榀架之间焊接剪力撑,进而在地铁站内完成接收车安装工作;将安装完成的接收车沿着长边低轨推至出洞侧墙处,并通过周边的锚固端及锚固杆将接收车固定住。
[0021]作为优选:底盘的长度大于顶管机的长度,且底盘的长度大于大间距高轨的轨距;底盘的宽度等于弧形榀架的长度;在底盘下部的纵向对称焊接有两对纵向钢轮,纵向钢轮的横向间距与长边低轨、辅轨、短边低轨的轨距相等,纵向钢轮的纵向间距大于液压转盘的直径且小于大间距高轨的轨距;在底盘下部的横向对称焊接有两对横向钢轮,横向钢轮的横向间距大于纵向钢轮的横向间距,横向钢轮的纵向间距等于大间距高轨的轨距;
[0022]弧形榀架为顶面呈半圆形的框架,弧形榀架包括半圆弧杆、径向橡胶轮、长支腿、斜支腿和短支腿;在半圆弧杆上部间隔一定弧度焊接有多个径向橡胶轮;半圆弧杆两端对称焊接有长支腿和短支腿,长支腿与短支腿的底部相互齐平,长支腿与短支腿之间焊接斜支腿;弧形榀架的长度是顶管机直径的1.1~1.2倍。
[0023]作为优选,步骤三具体为:出洞侧墙后的顶管机通过出洞口逐步顶进至已固定好的接收车上,利用接收车上的径向橡胶轮逐榀向前顶进移动,整个顶管机移动到接收车上后拆除掉接收车周边的锚固杆,通过拉绳,将接收车上前部的纵向拉钩与接收框架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吊出施工装置固定部分安装:依次安装洞框架(4)和长边低轨(9);再吊放入升降旋转设备,将剪叉式液压升降机(14)对称布设在液压转盘(13)正下方并固定,在液压转盘(13)上焊接辅轨(15);然后安装短边低轨(90),长边低轨(9)、辅轨(15)和短边低轨(90)连通;拼装接收框架(17)并安装卷扬机(20);吊放安装大间距高轨(18);步骤二、接收车安装就位:通过纵向钢轮(21

6)将接收车(21)坐落于长边低轨(9)上,将接收车(21)推至出洞侧墙(3)处;底盘(21

1)的前方焊接纵向拉钩(21

4),底盘(21

1)的侧边正中焊接横向拉钩(21

5);在底盘(21

1)下部还设有横向钢轮(21

7);步骤三、顶管机出洞和移动就位:顶管机(1)利用接收车(21)上的径向橡胶轮(21

8)向前顶进直至整个顶管机(1)移动到接收车(21)上;通过拉绳(22)将纵向拉钩(21

4)与卷扬机(20)连接,使接收车(21)和顶管机(1)移动至升降旋转设备上方;步骤四、顶管机姿态调整:拆除拉绳(22),启动剪叉式液压升降机(14)直至横向钢轮(21

7)底部高于大间距高轨(18)顶部;启动液压转盘(13)使接收车(21)的横向拉钩(21

5)朝向正前方;然后将接收车(21)降至横向钢轮(21

7)与大间距高轨(18)吻合;步骤五、顶管机再次移动就位和吊出:通过拉绳(22)将横向拉钩(21

5)与卷扬机(20)连接,使接收车(21)沿大间距高轨(18)移动至吊装口(5)正下方;再次拆除拉绳(22),将顶管机(1)吊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铁站(25)的车站顶板(8)上设有吊装口(5),在实施步骤一时,先利用地铁站(25)上的吊装口(5)先将叉车和机械手设备吊放到地铁站(25)内;在进行步骤一和步骤二中所有部件的安装过程中,均通过地铁站(25)上的吊装口(5)将部件吊放入地铁站(25)内的叉车上,通过叉车将部件移动至指定位置,再利用机械手设备进行部件的位置初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出洞框架(4)包括出洞边桁架(4

1)、出洞顶桁架(4

2)和出洞底桁架(4

3);将洞边桁架(4

1)、出洞顶桁架(4

2)和出洞底桁架(4

3)拼装成一体形成出洞框架(4)后,通过膨胀螺栓(10)将出洞框架(4)牢固安装在出洞侧墙(3)上;长边低轨(9)靠近出洞侧墙(3)的一端利用横向锚固梁(26)固定在出洞框架(4)的出洞底桁架(4

3)上,另一端利用膨胀螺栓(10)将端部的轨枕(9

2)固定在地铁站(25)的车站底板(7)上;最后在车站底板(7)上,沿着长边低轨(9)的两边对称设置多组锚固端(11);升降旋转设备包括剪叉式液压升降机(14)和液压转盘(13);完成升降旋转设备的初固定后在车站底板(7)上沿液压转盘(13)周边对称设置多组锚固端(11),并通过锚固杆(12)将升降旋转设备进行最终固定;最后在液压转盘(13)上对称焊接辅轨(15),辅轨(15)的高度和间距与长边低轨(9)、短边低轨(90)均一致,辅轨(15)的长度与液压转盘(13)的直径相等;辅轨(15)与长边低轨(9)端部相接;短边低轨(90)的结构和安装方法均与长边低轨(9)一致,但短边低轨(90)的长度短于长边低轨(9);短边低轨(90)两端部的轨枕(9

2)均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在地铁站(25)的车站底板(7)上,短边低轨(90)连接辅轨(15)远离长边低轨(9)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接收框架(17)包括接收边桁架(17

1)、接收顶桁架(17

2)、接收底桁架(17

3)和中立桁架(17

4),中立桁架(17

4)的两端上下分别连接在接收顶桁架(17

2)与接收底桁架(17

3)的中间部位,整个接收框架(17)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在接收侧墙(6)上;将接收边桁架(17

1)、接收顶桁架(17

2)、接收底桁架(17

3)和中立桁架(17

4)拼装成一体后,通过膨胀螺栓(10)将接收框架(17)固定在接收侧墙(6)上;最后在中立桁架(17

4)一侧沿着高度方向安装固定两台卷扬机(20);大间距高轨(18)的轨距是长边低轨(9)与短边低轨(90)轨距的2.0~3.0倍,大间距高轨(18)的轨距大于液压转盘(13)的直径,且大间距高轨(18)的轨距与接收车(21)上横向钢轮(21

7)的纵向间距相等,大间距高轨(18)的高度是长边低轨(9)和短边低轨(90)高度的1.1~1.2倍;大间距高轨(18)靠近接收侧墙(6)端利用横向锚固梁(26)将工字钢固定在接收框架(17)的接收底桁架(17

3)中,大间距高轨(18)的外延部分设置多组固定撑(19)固定在地铁站(25)的车站底板(7)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限空间内顶管机移动吊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为:接收车(21)包括底盘(21

1)、弧形榀架(2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雨珍万韦房振兴樊伟张坤朱洪征王旭东彭川金帆李功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