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90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贴膜装置,该贴膜装置中,第一移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工作台;第一密封组件设于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第一密封组件内部;转移组件沿第一方向在设于第二移动板,用于转移第一工件;第二密封组件设于工作台,第二密封组件内设有载台,载台用于承载第二工件;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对接的状态下,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密封腔,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二者中,至少一个设有连通密封腔的第一气孔。上述设置提高了贴膜效率和精度,使得膜和镜片之间不会有灰尘。有灰尘。有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贴膜
,尤其涉及一种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自动化领域,随着VR技术的兴起和普及,VR眼镜等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VR眼镜的镜片表面通常需要进行贴膜处理,以防止眼镜被划伤影响视觉体验,且镜片膜的粘贴质量将对镜片的透射效果产生影响,最终影响VR眼镜的成像效果,为确保最终的成像效果,当前对镜片的贴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工贴膜过程精度和效率均较低,且容易在膜和镜片之间出现灰尘等杂质,影响贴膜质量。
[0003]为此,亟需研究一种贴膜装置,以提高贴膜精度和效率,且避免膜和镜片之间出现灰尘等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装置,以机架贴膜精度和效率低,膜和镜片之间出现灰尘等杂质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贴膜装置,用于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贴附,该贴膜装置包括:
[0007]工作台;
[0008]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
[0009]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
[0010]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第一密封组件内部;
[0011]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用于转移所述第一工件;
[0012]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内设有载台,所述载台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二者中,至少一个设有连通所述密封腔的第一气孔。
[0013]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台设有吸附孔,用于吸附或吹起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有第二气孔,所述载台的吸附孔与所述第二气孔连通。
[0014]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呈筒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所述转移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
[0015]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呈筒状,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另一端对接,并形成所述密封腔。
[0016]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密封件,且在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对接的状态下,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
[0017]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件朝向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部分位于所述环形槽内。
[0018]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驱动件和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有两个,所述转移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件的工作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9]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贴膜装置包括第三移动组件,第三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移动板,所述第三移动板沿第二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移动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三移动板。
[0020]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贴膜装置包括第四移动组件,所述第四移动组件包括第四移动板,所述第四移动板能相对所述工作台沿第三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设于所述第四移动板。
[0021]作为一种贴膜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贴膜装置包括载具,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工件,所述载具设于所述第四移动板。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贴膜装置,该贴膜装置中,第一移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工作台;第一密封组件设于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第一密封组件内部;转移组件沿第一方向在设于述第二移动板,用于转移第一工件;第二密封组件设于工作台,第二密封组件内设有载台,载台用于承载第二工件;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对接的状态下,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之间形成密封腔,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二者中,至少一个设有连通密封腔的第一气孔。
[0024]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膜和镜片的自动化贴合,提高了贴膜效率和精度,设置第一移动组件使得安装在第一移动板上的第一密封组件能沿第一方向移动,且能和第二密封组件对接,二者之间形成密封圈,由于二者之间至少一个设有第一气孔,可以将密封腔内抽真空,此时,再移动第二移动板,使得转移组件上的镜片靠近并接触载台上的膜,完成在真空下的贴合,真空的环境使得镜片和膜上的静电消除,避免沾染灰尘,从而使得膜和镜片之间不会有灰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组件、载具和第四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组件的剖面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和第一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移组件和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移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
[0033]100、镜片;200、膜;
[0034]1、工作台;
[0035]2、第一移动组件;21、第一移动板;
[0036]3、第一密封组件;31、第一密封件;32、密封箱;
[0037]4、第二移动组件;41、第二移动板;
[0038]5、转移组件;51、转移驱动件;52、夹持件;53、夹持滑块;54、夹持滑轨;541、夹持止挡块;55、限位件;56、旋转驱动件;57、旋转板;571、竖板;572、横板;58、缓冲件;59、压力传感器;
[0039]6、第二密封组件;61、第二密封件;611、第一气孔;612、第二气孔;62、载台;621、吸附孔;63、密封圈;
[0040]7、第三移动组件;71、第三移动板;
[0041]8、第四移动组件;81、第四移动板;
[0042]9、载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贴膜装置,用于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贴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移动板(21),所述第一移动板(21)沿第一方向(Z)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台(1);第一密封组件(3),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第二移动板(41),所述第二移动板(41)沿所述第一方向(Z)滑动设于第一密封组件(3)内部;转移组件(5),所述转移组件(5)沿所述第一方向(Z)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板(41),用于转移所述第一工件;第二密封组件(6),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内设有载台(62),所述载台(62)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和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二者中,至少一个设有连通所述密封腔的第一气孔(6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62)设有吸附孔(621),用于吸附或吹起所述第二工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设有第二气孔(612),所述载台(62)的吸附孔(621)与所述第二气孔(6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包括第一密封件(31),所述第一密封件(31)呈筒状,所述第一密封件(31)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板(21);所述转移组件(5)设于所述第一密封件(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6)包括第二密封件(61),所述第二密封件(61)呈筒状,所述第二密封件(61) 的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1),所述第一密封件(31)的另一端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王亚东马前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