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装置、座椅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87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装置,包括:动平台,用于连接被减振目标;底部平台,在底部平台上固定有俯仰主动减振装置;俯仰主动减振装置包括俯仰电机;横滚主动减振装置,设置在俯仰主动减振装置上,在俯仰电机的带动下绕俯仰电机的旋转轴旋转;横滚主动减振装置包括横滚电机,带动横滚主动减振装置旋转;减振输出装置,减振输出装置具体包括导向柱和输出支座,输出支座的固定在横滚主动减振装置上,输出支座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柱穿过导向孔连接动平台。还公开了一种座椅及一种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于分别设置横滚方向和俯仰方向的电机,来进行主动补偿,并通过导向柱进行输出,从而提高了被减振目标的稳定性。了被减振目标的稳定性。了被减振目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装置、座椅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座椅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多维振动,且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十分复杂。例如,汽车在刹车、急转弯时会产生前后、左右方向的线振动,进而引起乘客产生俯仰、横滚等方向的运动加速度,对乘客造成一定的冲击;刹车、急转弯具有发生频次不高但冲击效应非常明显的特点,容易造成乘客的不适;此外,随着车速的提升,路面激励会引起车体的高频振动,另外汽车发动机等激励源也会激发车体的高频振动。这些高低频的冲击振动信号将严重影响乘客的舒适感,因而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十分必要。被动控制结构简单,主要是利用诸如橡胶等含有弹簧阻尼特性的材料变形实现的,能够实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减振,但对于低频振动信号其减振效果十分有限;主动减振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目前一般采用不同自由度性质的机构进行运动补偿,用以克服低频大幅的振动信号,但对于高频振动信号,由于电机驱动装置的响应带宽有限,往往难以补偿。
[0003]因此,为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刹车、急转弯时所引起的线性加速度、离心力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设计出具备俯仰、横滚运动补偿且具有全频带信号衰减功能的减振装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刹车、急转弯时所引起的线性加速度、离心力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座椅及汽车,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包括:动平台,用于连接被减振目标;
[0006]底部平台,在所述底部平台上固定有俯仰主动减振装置;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包括俯仰电机;
[0007]横滚主动减振装置,设置在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上,在所述俯仰电机的带动下绕所述俯仰电机的旋转轴旋转;
[0008]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包括横滚电机,带动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旋转;
[0009]减振输出装置,所述减振输出装置具体包括导向柱和输出支座,所述输出支座的固定在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上,所述输出支座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孔;
[0010]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导向孔连接所述动平台。
[0011]通过对于分别设置横滚方向和俯仰方向的电机,来进行主动补偿,并通过导向柱进行输出,从而减少了左右和前后的晃动,进而减少了同平台的高频振动,从而提高了被减振目标的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具体还包括:俯仰减速器支座、俯仰减速器、俯仰运动输出支座、轴承基座;
[0013]所述俯仰减速器支座固定在所述底部平台上;
[0014]所述俯仰减速器支座的一端连接俯仰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俯仰减速器;
[0015]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俯仰减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固定在所述底部平台上。
[0016]优选地,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具体包括俯仰安装底座和电机安装块;
[0017]所述俯仰安装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俯仰减速器上,另一端沿所述俯仰安装底座的中心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电机安装块;所述俯仰安装底座和电机安装块之间呈T形结构;
[0018]所述电机安装块中心设置有横滚装置安装孔,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通过所述横滚装置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上。
[0019]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俯仰防撞块和俯仰防撞垫;
[0020]所述俯仰防撞垫安装所述底部平台上,位于在所述俯仰减速器支座的下方;
[0021]所述俯仰防撞块安装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的两侧,并随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的旋转而旋转;
[0022]当所述俯仰防撞块在旋转过程中撞击到所述俯仰防撞垫时,所述俯仰防撞垫配合所述俯仰防撞块限制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进一步旋转。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具体还包括:横滚减速器、横滚运动输出支座;
[0024]所述横滚运动输出支座的一面连接所述输出支座,另一面连接所述横滚减速器;
[0025]所述横滚减速器的一面连接所述横滚运动输出支座,另一面连接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
[002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滚运动输出支座具体包括安装底座与输出连接块;
[0027]所述安装底座的一面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块,另一面连接所述横滚减速器;
[0028]所述输出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支座。
[0029]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块上,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动平台。
[0030]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横滚防撞块和横滚防撞垫;
[0031]所述横滚防撞垫设置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上靠近所述减振输出装置的一侧;
[0032]所述横滚防撞块设置所述安装底座的侧面,并随所述横滚电机的旋转而旋转;
[0033]当所述横滚防撞块在旋转过程中撞击到所述横滚防撞垫时,所述横滚防撞垫限制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进一步旋转。
[0034]优选地,所述俯仰电机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的横滚电机旋转轴线始终垂直相交。
[0035]优选地,所述输出支座与所述导向柱之间设置有滚珠导套;所述输出支座通过所述滚珠导套沿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
[0036]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凸台,当所述输出支座在上下运动过程中撞击到所述限位凸台时,所述限位凸台限制所述输出支座进一步向所述导向柱的边缘移动。
[0037]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被动减振装置;
[0038]所述被动减振装置具体包括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上;
[0039]在所述底部平台上还设置有气泵,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用于维持所述空气弹簧的压力。
[0040]通过主动减振与被动减振的结合,存在高频垂向振动时,空气弹簧将发挥被动隔振的效果,从而减少了高频垂向振动对于动平台稳定性的影响。
[004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气弹簧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气压自动充气控制板;
[0042]当所述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空气弹簧内部的气压低于预设气压时,所述气压自动充气控制板控制气泵通过所述气体管路向所述空气弹簧充气。
[004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空气弹簧的数量为4个;
[0044]所述空气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动平台的四个角上。
[004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被动减振装置还包括,空气弹簧底柱,设置在所述底部平台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和所述底部平台;
[0046]所述气体管路经所述空气弹簧底柱连接所述空气弹簧。
[0047]优选地,还包括姿态传感器、主控制板和电机驱动器;
[0048]所述姿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板,用于检测所述被减振目标的加速度,以产生加速度信号,并将所述加速度信号传输给所述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根据所述加速度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器以驱动所述俯仰电机和所述横滚电机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平台,用于连接被减振目标;底部平台,在所述底部平台上固定有俯仰主动减振装置;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包括俯仰电机;横滚主动减振装置,设置在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上,在所述俯仰电机的带动下绕所述俯仰电机的旋转轴旋转;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包括横滚电机,带动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旋转;减振输出装置,所述减振输出装置具体包括导向柱和输出支座,所述输出支座的固定在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上,所述输出支座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导向孔连接所述动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具体还包括:俯仰减速器支座、俯仰减速器、俯仰运动输出支座、轴承基座;所述俯仰减速器支座固定在所述底部平台上;所述俯仰减速器支座的一端连接俯仰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俯仰减速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俯仰减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固定在所述底部平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具体包括俯仰安装底座和电机安装块;所述俯仰安装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俯仰减速器上,另一端沿所述俯仰安装底座的中心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电机安装块;所述俯仰安装底座和电机安装块之间呈T形结构;所述电机安装块中心设置有横滚装置安装孔,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通过所述横滚装置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俯仰防撞块和俯仰防撞垫;所述俯仰防撞垫安装所述底部平台上,位于在所述俯仰减速器支座的下方;所述俯仰防撞块安装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的两侧,并随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的旋转而旋转;当所述俯仰防撞块在旋转过程中撞击到所述俯仰防撞垫时,所述俯仰防撞垫配合所述俯仰防撞块限制所述俯仰主动减振装置进一步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滚主动减振装置具体还包括:横滚减速器、横滚运动输出支座;所述横滚运动输出支座的一面连接所述输出支座,另一面连接所述横滚减速器;所述横滚减速器的一面连接所述横滚运动输出支座,另一面连接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滚运动输出支座具体包括安装底座与输出连接块;所述安装底座的一面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块,另一面连接所述横滚减速器;所述输出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支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
端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块上,另一端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动平台。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滚防撞块和横滚防撞垫;所述横滚防撞垫设置在所述俯仰运动输出支座上靠近所述减振输出装置的一侧;所述横滚防撞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淼曾艳军郭启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