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31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正面贯穿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散热槽,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储物框一,所述储物框一的一侧内壁安装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置物套,两组所述置物套的内表面均滑动安装有多孔海绵块,两组所述多孔海绵块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均匀布置的铁块一,另一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内嵌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电磁铁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箱、置物套和多孔海绵块,通过防护箱的设置提高对电池管理设备的防护,当全地形车在多水路段行驶时,通过置物套和多孔海绵块的相互配合来降低水对电池管理设备的影响。理设备的影响。理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工作期间,对电池正确的管理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而全地形车能够在各种地形处使用,这就更需要对电池进行管理,然而现有的电池管理设置在使用时并未设置防护结构,而密闭性的防护装置散热效果较差,存在较大的缺陷。
[0003]现有的电池管理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蓄电池管理设备,涉及蓄电池管理
,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蓄电池储存槽,所述蓄电池储存槽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面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与烟雾感应器,所述壳体位于蓄电池储存槽上面开设有风机室,所述风机室内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壳体内位于散热风机两侧开设有与风机室贯通连接的数量为两个的进风口,所述壳体内位于蓄电池储存槽两侧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出风口。该技术蓄电池管理设备不仅便于蓄电池的散热,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快速地关闭进风口与出风口,在蓄电池起火时可以快速地隔绝空气进行灭火,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电池管理设备主要考虑如何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电池管理设备在使用时并不具有防护结构的问题,灵活性较差;
[0005]2、专利文件,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电池管理设备,涉及电池管理设备
,包括箱体,箱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转动轴,两个转动轴的外表面均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叶片,箱体的两侧外表面靠近通孔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短杆,每四个支撑短杆的一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两个散热孔的内部沿水平方向等距排列有多个防尘板。该技术解决了传统电池管理设备在进行存储电池组时一般都是将电池组直接安装在车内,由于车内经过不断地使用之后,会使得内部的温度不断提升,使得电池组内部的温度提升导致电池损坏,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率的问题,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电池管理设备主要考虑如何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电池管理设备在沙尘环境在使用时的防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3、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不间断电源的电池管理设备,包括装置外壳、排风扇、冷却管和敲击块,所述装置外壳内螺栓安装有管理元器件和电池组件,且装置外壳内螺钉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内焊接固定有小型马达,且小型马达的输出轴上焊接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和推动杆。该用于煤矿井下不间断电源的电池管理设备设置有推动杆和敲击块,推动杆在转动作用下能够将滤网板上吸附的粉尘和杂质进行自动清理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滤网板堵塞,进而能够保证后续装置内部通风工作的稳定,且在推动杆转动的同时能够推动敲击块,并且敲击块结合衔接杆和橡胶杆能够对滤网板进行间歇性稳定的敲击工作,增
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电池管理设备主要考虑如何提高使用时的多样性,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电池管理设备在使用时并不方便根据电池实际大小进行限位,在颠簸路段使用时的稳定性较差;
[0007]4、专利文件,涉及新能源汽车
,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包括定位外壳,所述定位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下板,所述缓冲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内缩杆,所述内缩杆的顶端活动套装有上套杆。所述内缩杆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上套杆的内部,所述上套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上板,所述定位外壳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棉,所述缓冲上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缓冲棉的一侧相接触。该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电池管理设备,通过正反旋转扭动杆,从而带动钢绳和弹性杆进行伸缩运动,继而带动连接杆和连接块插入或者伸出固定孔的内部,即可达到电池拆卸方便的效果,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电池管理设备主要考虑如何方便拆卸电池,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电池管理设备能够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还便于拆装,不利于检修,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正面贯穿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散热槽,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外壁均贯穿设置有槽口一,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储物框一,且储物框一位于槽口一的外侧;
[0010]两组所述储物框一的一侧内壁均安装有液压推杆,两组所述液压推杆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置物套,两组所述置物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设置有滑槽,两组所述置物套的内表面均滑动安装有多孔海绵块,两组所述多孔海绵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挡块,且挡块位于滑槽的内侧,两组所述多孔海绵块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
[0011]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均匀布置的铁块一,另一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内嵌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电磁铁一。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顶壁和底壁均安装有置物块,且置物块呈“凹”字形结构,两组置物块的背面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两组限位块的背面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正面贯穿设置有过滤网板,防护箱的两侧外壁均贯穿设置有槽口二,防护箱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储物框二,两组储物框二的底部均安装有置物板,两组置物板的顶部均安装伺服电机,两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往复丝杆,两组往复丝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滑套,两组滑套相互靠近的表面安装有衔接板和衔接网板,且衔接网板位于衔接板的后方,衔接板和衔接网板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软毛刷。
[0013]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底壁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挡板一,两组挡板一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一,两组弹簧一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挡板二,防护箱的底壁安装有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的顶部放置电池管理器主体和电池组,且电池管理器主体位于电池组的前方,电池管理器主体和电池组之间电性连接,防护箱的底部安装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二,弹簧二的底端安装有缓冲板。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背面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插杆,防护箱的底壁安装有对称布置的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挡板一的外侧,防护箱的底壁放置有防护罩板,且防护罩板呈“U”字形结构,防护罩板的底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置物槽,且置物槽与限位板相嵌合,防护罩板的正面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插孔,防护罩板的后壁安装有风机盒二,风机盒二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防护罩板的顶壁安装有均匀布置的温度传感器,防护罩板的正面和防护箱的背面相贴合。
[0015]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背面为敞口结构,置物套位于槽口一的内侧,挡块会随着多孔海绵块的移动而在滑槽内滑动,铁块一和电磁铁一能够随着置物套的移动而贴合;
[0016]槽口二呈“U”字形结构,槽口二位于槽口一的后方,储物框二位于槽口二的外侧,往复丝杆的顶端均通过轴件与储物框二的顶壁相连接,两组软毛刷相互靠近的表面分别与过滤网板的正面和背面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包括防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正面贯穿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散热槽(2),所述防护箱(1)的两侧外壁均贯穿设置有槽口一(5),所述防护箱(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储物框一(3),且储物框一(3)位于槽口一(5)的外侧;两组所述储物框一(3)的一侧内壁均安装有液压推杆(4),两组所述液压推杆(4)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置物套(6),两组所述置物套(6)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设置有滑槽(7),两组所述置物套(6)的内表面均滑动安装有多孔海绵块(8),两组所述多孔海绵块(8)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挡块(9),且挡块(9)位于滑槽(7)的内侧,两组所述多孔海绵块(8)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连接板(10);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板(10)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均匀布置的铁块一(11),另一组所述连接板(10)的一侧外壁内嵌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电磁铁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顶壁和底壁均安装有置物块(13),且置物块(13)呈“凹”字形结构,两组置物块(13)的背面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14),两组限位块(14)的背面焊接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的正面贯穿设置有过滤网板(16),防护箱(1)的两侧外壁均贯穿设置有槽口二(17),防护箱(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储物框二(18),两组储物框二(18)的底部均安装有置物板(19),两组置物板(19)的顶部均安装伺服电机(20),两组伺服电机(20)的输出端均安装有往复丝杆(21),两组往复丝杆(21)的外表面均套接有滑套(22),两组滑套(22)相互靠近的表面安装有衔接板(23)和衔接网板(24),且衔接网板(24)位于衔接板(23)的后方,衔接板(23)和衔接网板(24)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软毛刷(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底壁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挡板一(30),两组挡板一(30)相互靠近的表面均安装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一(31),两组弹簧一(3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挡板二(32),防护箱(1)的底壁安装有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34),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34)的顶部放置电池管理器主体和电池组(33),且电池管理器主体位于电池组(33)的前方,电池管理器主体和电池组(33)之间电性连接,防护箱(1)的底部安装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二(35),弹簧二(35)的底端安装有缓冲板(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背面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插杆(41),防护箱(1)的底壁安装有对称布置的限位板(37),且限位板(37)位于挡板一(30)的外侧,防护箱(1)的底壁放置有防护罩板(38),且防护罩板(38)呈“U”字形结构,防护罩板(38)的底部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置物槽(39),且置物槽(39)与限位板(37)相嵌合,防护罩板(38)的正面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插孔(40),防护罩板(38)的后壁安装有风机盒二(42),风机盒二(42)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防护罩板(38)的顶壁安装有均匀布置的温度传感器(45),防护罩板(38)的正面和防护箱(1)的背面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全地形车用的电池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的背面为敞口结构,置物套(6)位于槽口一(5)的内侧,挡块(9)会随着多孔海绵块(8)的移动而在滑槽(7)内滑动,铁块一(11)和电磁铁一(12)能够随着置物套(6)的移动而贴合;槽口二(17)呈“U”字形结构,槽口二(17)位于槽口一(5)的后方,储物框二(18)位于槽
口二(17)的外侧,往复丝杆(21)的顶端均通过轴件与储物框二(18)的顶壁相连接,两组软毛刷(25)相互靠近的表面分别与过滤网板(16)的正面和背面相贴合,衔接板(23)和衔接网板(24)能够在滑套(22)的带动下在两组置物块(13)中间上下移动;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34)位于过滤网板(16)的后方,全贴合液冷集成系统(34)位于两组挡板二(32)的中间,电池组(33)的底端表面分别与两组挡板二(32)相互靠近的表面相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王朋何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克瑞迪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