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92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电芯腔,每个电芯腔内放置若干个电芯;其中:相邻所述电芯腔之间设有回风风道,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所述箱体设有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电池箱的散热结构,采用电池箱两侧进风、电芯腔之间采用散热风道、电池箱中间采用回风风道的方式,在风道出风口设有散热风机时,回风风道与散热风道形成负压,能够有效的让风冷的散热条件达到最佳,进而提高电池本身的温度均衡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箱
,尤其涉及到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池箱内部采用锂离子的电池,而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其热量来源于本身电池的内阻,电池箱内部的电池数量越多,产量的热量越大,随着热量的积累,电池箱内部环境的温度显著升高。而电池的寿命与其工作温度关系甚大。部分测试数据显示,长时间在温度50摄氏度运行时,其本身的循环寿命下降了60%,高的温度下运行,同时也极易造成电池材料的热失控,从而引起一系列热副反应,对电池的寿命、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0003]在传统的风冷散热中,往往采用电池箱前后散热的方式,外部输入的冷空气不能有效的进入电池最大的两个侧面,从而影响本身的散热效果。
[0004]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电池箱的散热性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旨在解决目前电池箱的散热性能不能高效的利用外部输入的冷空气,散热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电芯腔,每个电芯腔内放置若干个电芯;其中:
[0008]相邻所述电芯腔之间设有回风风道,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0009]所述箱体设有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0010]可选的,所述风道出风口还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对所述风道出风口抽气,以在所述回风风道与所述散热风道内形成负压。
[0011]可选的,所述风道进风口还设有冷空气输入设备,所述冷空气输入设备用于向所述风道进风口输入冷气。
[0012]可选的,所述风道进风口设有密封胶条,对所述风道进风口和所述冷空气输入设备进行密封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电芯腔内的若干个电芯采用主散热面相互平行的固定方式设置于所述电芯腔内。
[0014]可选的,所述主散热面为电芯中具有最大面积的面。
[0015]可选的,所述主散热面为电芯运行时温度最高的面。
[0016]可选的,所述电芯腔设有两个,所述回风风道设置于两个所述电芯腔之间,所述电
芯腔中的散热风道连通于所述回风风道的两侧。
[0017]可选的,所述风道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两侧,所述风道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前侧。
[0018]可选的,所述箱体底侧设有导热硅胶。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电芯腔,每个电芯腔内放置若干个电芯;其中:相邻所述电芯腔之间设有回风风道,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所述箱体设有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电池箱的散热结构,采用电池箱两侧进风、电芯腔之间采用散热风道、电池箱中间采用回风风道的方式,在风道出风口设有散热风机时,回风风道与散热风道形成负压,能够有效的让风冷的散热条件达到最佳,进而提高电池本身的温度均衡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箱体;2

电芯腔;3

电芯;4

回风风道;5

散热风道;6

风道进风口; 7

风道出风口;8

散热风机。
[0026]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目前,在相关
,现有风冷散热,往往采用电池箱前后散热的方式,外部输入的冷空气不能有效的进入电池最大的两个侧面,从而影响本身的散热效果。
[0029]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的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的各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通过设计电池箱的散热结构,采用电池箱两侧进风、电芯腔之间采用散热风道、电池箱中间采用回风风道的方式,在风道出风口设有散热风机时,回风风道与散热风道形成负压,能够有效的让风冷的散热条件达到最佳,进而提高电池本身的温度均衡性。
[0030]参照图1

4,图1

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在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该电池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若干个电芯腔2,每个电芯腔2内放置若干个电芯3。
[0032]需要说明的是,相邻所述电芯腔2之间设有回风风道4,相邻所述电芯3 之间设有散热风道5,所述散热风道5与所述回风风道4连通;所述箱体1设有风道进风口6和风道出风口7,所述风道进风口6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风道5 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道出风口7的
位置与所述回风风道4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0033]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电芯腔2之间设置回风风道4,相邻电芯3之间设置散热风道5,通过构造电池箱两侧进风、进风口与散热风道5相对应、出风口与回风风道4相对应的散热结构,使得电池箱内部电芯3能够达成更好的散热效果。
[003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出风口6还设有散热风机8,所述散热风机 8对所述风道出风口6抽气,以在所述回风风道4与所述散热风道5内形成负压,所述风道进风口6还设有冷空气输入设备,所述冷空气输入设备用于向所述风道进风口6输入冷气。
[0035]本实施例中,在电池箱前置风机,对电池箱内部风道进行抽气,形成负压,确保冷空气进入电池箱内部,与每个电芯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00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进风口6设有密封胶条,对所述风道进风口6和所述冷空气输入设备进行密封连接。
[0037]本实施例中,通过电芯腔2两侧,即风道进风口6增设D型密封胶条,对电芯腔2进行密封,让两侧进入的冷空气,进入电池模组内部风道。
[003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腔2内的若干个电芯3采用主散热面相互平行的固定方式设置于所述电芯腔2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电芯腔,每个电芯腔内放置若干个电芯;其中:相邻所述电芯腔之间设有回风风道,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所述箱体设有风道进风口和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道出风口的位置与所述回风风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出风口还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对所述风道出风口抽气,以在所述回风风道与所述散热风道内形成负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还设有冷空气输入设备,所述冷空气输入设备用于向所述风道进风口输入冷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散热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设有密封胶条,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强郭军刘曙光陈仁钊
申请(专利权)人: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