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42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搅拌锅。其技术方案包括:锅体、控制器和电机一,锅体的内部设置有镀铬保护层,锅体的底部环绕固定安装有四组支腿,锅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锅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锅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端安装有主传动杆,主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架,且搅拌架的外部安装有刮板,锅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检修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搅拌架旋转过程中,利用刮板可与锅体的内壁进行接触,可将锅体内壁底部粘附的原料刮除,有效防止物料粘附在锅体的内壁而影响搅拌效果,提升装置的运行性能。装置的运行性能。装置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锅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为搅拌锅。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而在进行生物体加工作业时,会用到搅拌锅对其进行搅拌,用以促进生物体生产有用物质,其中申请号为“CN203183948U”所公开的“一种搅拌锅”,解决了搅拌锅在使用后难以清理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7342604U”所公开的“一种搅拌锅,”其通过具体的结构设置,切实解决了当前搅拌锅存在着不便于清洗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搅拌锅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现有的搅拌锅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时,物料与锅体内部下方容易粘结,导致搅拌不充分,影响装置的搅拌性能,并且锅体内壁的光滑度和耐磨性能一般,为了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设计搅拌锅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搅拌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搅拌锅,包括锅体、控制器和电机一,所述锅体的内部设置有镀铬保护层,所述锅体的底部环绕固定安装有四组支腿,所述锅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锅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锅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安装有主传动杆,所述主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架,且搅拌架的外部安装有刮板,所述锅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检修孔。
[0005]使用时利用锅体可为原料提供放置位置,利用电机一的通电运行可带动侧传动杆、搅拌抓旋转,可对物料进行搅拌,而搅拌过程中,利用电机二的通电运行可带动主传动杆、搅拌架旋转,利用搅拌架的旋转可使物料充分搅拌,而搅拌架旋转过程中,利用刮板可与锅体的内壁进行接触,可将锅体内壁底部粘附的原料刮除,有效防止物料粘附在锅体的内壁而影响搅拌效果,在锅体使用过程中,镀铬保护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利用镀铬保护层可提高锅体内壁耐磨度和光滑度,并且具体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物料摩擦搅拌过程中,能有效延长锅体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0006]优选的,所述锅体的外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吊耳,且吊耳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利用吊耳与通孔的配合可提供绳索的绑定位置,可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外部吊装设备对装置吊装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且支脚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利用支脚与防滑垫的配合可便于将装置稳定的放置在指定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正面下方活动安装有按钮,且控制器的正面上方一侧固定安装有数显屏。利用按钮与数显屏的配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对控制器进行使用,从而控制装置的运行参数。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安装有侧传动杆,且侧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抓。利用侧传动杆可将电机一的旋转动力传输给搅拌抓,通过搅拌抓的旋转可对锅体内部生物物料进行搅拌。
[0010]优选的,所述检修孔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检修门,且检修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视窗。利用检修门的开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对锅体内部物质进行清理,利用视窗可便于工作人员对锅体内部进行查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在搅拌架旋转过程中,利用刮板可与锅体的内壁进行接触,可将锅体内壁底部粘附的原料刮除,有效防止物料粘附在锅体的内壁而影响搅拌效果,提升装置的运行性能。
[0013]2、本技术利用镀铬保护层可提高锅体内壁耐磨度和光滑度,并且镀铬保护层具体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物料摩擦搅拌过程中,能有效延长锅体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镀铬保护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锅体;101、吊耳;102、镀铬保护层;2、支腿;201、支脚;3、控制器;301、按钮;302、数显屏;4、电机一;401、侧传动杆;402、搅拌抓;5、电机二;501、主传动杆;502、搅拌架;503、刮板;6、检修孔;601、检修门;602、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搅拌锅,包括锅体1、控制器3和电机一4,锅体1的内部设置有镀铬保护层102,锅体1的底部环绕固定安装有四组支腿2,锅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锅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锅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电机二5的输出端安装有主传动杆501,主传动杆5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架502,且搅拌架502的外部安装有刮板503,锅体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检修孔6。
[0022]基于实施例一的搅拌锅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利用锅体1可为原料提供放置位置,利用电机一4的通电运行可带动侧传动杆401、搅拌抓402旋转,可对物料进行搅拌,而搅拌过程中,利用电机二5的通电运行可带动主传动杆501、搅拌架502旋转,利用搅拌架502的旋转可使物料充分搅拌,而搅拌架502旋转过程中,利用刮板503可与锅体1的内壁进行接触,可将锅体1内壁底部粘附的原料刮除,有效防止物料粘附在锅体1的内壁而影响搅拌效果,在锅体1使用过程中,镀铬保护层102具有较高的硬度,利用镀铬保护层102可提高锅体1内壁耐磨度和光滑度,并且具体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物料摩擦搅拌过程中,能有效延长锅体1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搅拌锅,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锅体1的外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吊耳101,且吊耳1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支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脚201,且支脚20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控制器3的正面下方活动安装有按钮301,且控制器3的正面上方一侧固定安装有数显屏302,电机一4的输出端安装有侧传动杆401,且侧传动杆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抓402,检修孔6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安装有检修门601,且检修门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视窗602。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吊耳101与通孔的配合可提供绳索的绑定位置,可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外部吊装设备对装置吊装移动;如图1所示,利用支脚201与防滑垫的配合可便于将装置稳定的放置在指定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使用;如图2所示,利用按钮301与数显屏302的配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对控制器3进行使用,从而控制装置的运行参数;如图3所示,利用侧传动杆401可将电机一4的旋转动力传输给搅拌抓402,通过搅拌抓402的旋转可对锅体1内部生物物料进行搅拌;如图1所示,利用检修门601的开合可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搅拌锅,包括锅体(1)、控制器(3)和电机一(4),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内部设置有镀铬保护层(102),所述锅体(1)的底部环绕固定安装有四组支腿(2),所述锅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锅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4),所述锅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5),所述电机二(5)的输出端安装有主传动杆(501),所述主传动杆(5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架(502),且搅拌架(502)的外部安装有刮板(503),所述锅体(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检修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外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吊耳(101),且吊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浩黄少云沈路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蓝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