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无氮燃烧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14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无氮燃烧加热系统,包括炉膛,炉膛的两侧对称设有烧嘴A和烧嘴B,还包括助燃风供给系统、烟气循环系统、燃气供给系统;燃气供给系统设有燃气主管道,燃气主管道设有两路,一路连通烧嘴A,另一路连通烧嘴B,助燃风供给系统设有助燃风主管道,助燃风主管道与冷端风口A和冷端风口B之间均设有助燃风分支管道;烟气循环系统设有烟气主管道;助燃风主管道的两端上方连通有烟气主管道,烟气排放管道与气体混合与水汽分离室之间设有烟气回流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燃烧源头上杜绝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无氮燃烧加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无氮燃烧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工业炉是耗能大户也是空气污染大户,工业炉的技术进步对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蓄热式燃烧加热系统属于工业炉中的核心系统。传统加热系统均用空气提供的氧气参与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Ox。NO
X
既是硝酸型酸雨的基础,又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之一,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环境、生态的危害以及对社会经济的破坏都很大。为了保护环境,工业炉的烟气需要进行脱硝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大气,为了全面控制烟气的无组织排放,炉膛压力要调为微负压,但炉膛内会吸入一部份冷空气从而会多浪费一定的燃气,增加一部份能耗。在烟气脱硝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烟气进行二次加热,由于还原剂为尿素溶液或氨水,氨逃逸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式无氮燃烧加热系统,纯氧和燃气燃烧,从燃烧源头上杜绝NO
X
的产生,不需要对烟气脱硝处理,省去了烟气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无氮燃烧加热系统,包括炉膛(1),所述炉膛(1)的两侧对称设有烧嘴A(2)和烧嘴B(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燃风供给系统、烟气循环系统、燃气供给系统;所述炉膛(1)的外侧上方连接有压力变送器(37),所述烧嘴A(2)内设有A端一级燃气燃烧区(32),所述烧嘴B(3)内设有B端一级燃气燃烧区(13);燃气供给系统设有燃气主管道(4),所述燃气主管道(4)设有两路,一路连通烧嘴A(2),所述烧嘴A(2)一侧的燃气主管道(4)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分设有A端三级燃气分支管道(8)、A端一级燃气分支管道(16)、A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17),所述A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17)和所述A端一级燃气分支管道(16)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烧嘴A(2)的部分与A端一级燃气燃烧区(32)连通;所述A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1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烧嘴A(2)内贯穿A端二级燃气环形管道(33)与A端一级燃气燃烧区(32)靠近所述炉膛(1)的侧部连通,所述A端三级燃气分支管道(8)、所述A端一级燃气分支管道(16)、所述A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17)上沿气体走向均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5)和电磁阀(6);另一路连通烧嘴B(3),所述烧嘴B(3)一侧的燃气主管道(4)从上至下依次连通分设B端三级燃气分支管道(40)、B端一级燃气分支管道(41)、B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39),所述B端三级燃气分支管道(40)和所述B端一级燃气分支管道(41)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烧嘴B(3)的部分与B端一级燃气燃烧区连通,所述B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39)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烧嘴B(3)内贯穿B端二级燃气环形管道与B端一级燃气燃烧区靠近所述炉膛(1)的侧部连通;所述B端三级燃气分支管道(40)、所述B端一级燃气分支管道(41)、所述B端二级燃气分支管道(39)上沿气体走向均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5)和电磁阀(6);所述助燃风供给系统设有助燃风主管道(21),所述助燃风主管道(21)与冷端风口A(10)和冷端风口B(43)之间均设有助燃风分支管道(25),所述助燃风分支管道(25)上沿气体走向均依次设有手动蝶阀(15)、气动蝶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加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