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499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实现对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数据库中提取M个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组成中苦味饮片的分类与占比,将三类苦味饮片含量取对数后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规划求解或其他适宜方法计算出各苦味饮片对应的苦度系数,同时建立其与口尝苦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基于饮片性状及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科学合理,可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复方液体制剂,有利于实现中药液体制剂的掩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掩味
,特别是一种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显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特别适用于儿童、老人等吞咽固体制剂有困难的特殊人群,但中药口味不佳,其复方组成中多含苦味中药饮片,这使得中药制剂整体苦度较高,从而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因此需要对其苦味进行掩蔽。要想实现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味掩蔽,需要对苦味的呈味规律进行研究。目前研究发现单味中药苦味化合物的味觉强度在中等程度下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威布尔规律,但对于复方制剂,其苦味程度变化规律与处方组成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这对于复方制剂的苦味掩蔽不利,进而不利于复方制剂面向人群的服药依从性。因此对中药口服液液体制剂苦味呈味规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0003]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通常含有较多的苦味成分、口感差、掩味难度较固体制剂大,大大降低了患者服药依从性,限制了其临床发展应用。因此,对其进行苦味掩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品种多种多样,以往药剂学工作者在制剂研发过程中对于苦度的把握多是通过其复方组成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粗略判断,难以对所有的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进行精准的判断,不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苦味掩蔽策略。
[0004]目前掩味研究中并没有一种有效的对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苦味进行预测的方法,这导致对特定复方制剂的苦味程度无法快速掌握,进而不能制定适宜的掩味策略。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对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苦味进行预测的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作为探究中药复方液体制剂呈苦规律的手段,掌握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味强度与其处方组成中苦味饮片分类及占比的关联性,实现对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数据库中提取M个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组成中苦味饮片的分类与占比,将三类苦味饮片(“极苦、苦、微(稍)苦”)含量取对数后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规划求解或其他适宜方法计算出各苦味饮片对应的苦度系数,同时建立其与口尝苦度之间的关系(P<0.05),从而建立起基于饮片性状及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半定量化)。
[000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各类饮片含量X
1i
、X
2i
、X
3i
的获取:
[0009]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对M个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组成中苦味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按照“极(甚)苦、苦、微(稍)苦”进行分类,得到极苦饮片含量、苦味饮片含量、微苦饮片含量X
1i
、X
2i
、X
3i
(g/L),(i=包括以下步骤:1、2、3

M,下文同),为了保证计算过程中能够取对数,若处方中某类苦味饮片含量为0,则记为0.00001或更小的数;
[0010]2)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I
i
)获取:
[0011]基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数据库,从中提取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I
i

[0012]3)标准化数据的获取:
[0013]将三类苦味饮片含量X
1i
、X
2i
、X
3i
取对数后得到X1′
i
、X2′
i
、X3′
i
,对X1′
i
、X2′
i
、X3′
i
通过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x
1i
、x
2i
、x
3i
;将M个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的口尝苦度I
i
通过公式2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I

i

[0014][0015][0016]其中,x
ni
为标准化处理后数据,X
n

i
为每个处方中的各类苦味饮片含量取对数后的收据,为M个处方中X
n

i
的平均值,σ
i
为M个处方中X
n

i
的标准差;I

i
为标准化处理后数据,I
i
为每个处方的口尝苦度值,为M个处方中I
i
的平均值,σ为M个处方口尝苦度值I
i
的标准差;
[0017]4)苦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0018]根据公式3,通过“规划求解”建立基于饮片性状及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
[0019]I

预测i
=k1x
1i
+k2x
2i
+k3x
3i
ꢀꢀꢀꢀꢀꢀꢀꢀꢀꢀꢀꢀꢀꢀꢀꢀꢀꢀꢀꢀꢀꢀꢀꢀꢀ
(公式3)
[0020]其中,I

预测i
为每个处方的标准化预测苦度,k1为极苦饮片的苦味系数,k2为苦味饮片的苦味系数,k3为微苦饮片的苦味系数,x
1i
为每个处方中极苦饮片含量标准化的数据,x
2i
为每个处方中苦味饮片含量标准化的数据,x
3i
为每个处方中微苦饮片含量标准化的数据;
[0021]5)预测苦度的获取:
[0022]对待预测复方FF经上述步骤得到的I

预测i
根据公式4进行反标准化得到I
预测i

[0023][0024]其中,为M个处方的I
i
平均值,σ为M个处方I
i
的标准差,I
预测i
每个处方的预测苦度。
[0025]本专利技术基于饮片性状及占比信息建立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苦度预测模型,能够为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提供方法,使得研究者在苦味掩蔽研究中提高效率,从而对苦味程度较高的制剂实行精准掩味,本专利技术方法科学合理,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复方液体制剂,有利于实现中药液体制剂的掩味,进一步提高中药液体制剂在大众的接受度,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苦度预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1)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各类饮片含量X
1i
、X
2i
、X
3i
的获取: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对M个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组成中苦味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按照“极苦、苦、微苦”进行分类,得到极苦饮片含量、苦味饮片含量、微苦饮片含量X
1i
、X
2i
、X
3i
,单位g/L,i=1、2、3

M,为了保证计算过程中能够取对数,若处方中某类苦味饮片含量为0,则记为0.00001或更小的数;2)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I
i
获取:基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数据库,从中提取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I
i
;3)标准化数据的获取:将三类苦味饮片含量X
1i
、X
2i
、X
3i
取对数后得到X

1i
、X

2i
、X

3i
,对X

1i
、X

2i
、X

3i
通过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x
1i
、x
2i
、x
3i
;将M个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的口尝苦度I
i
通过公式2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I

i
;;其中,n=1、2、3,x
ni
为标准化处理后数据,X

ni
为每个处方中的各类苦味饮片含量取对数后的数据,为M个处方中X

ni
的平均值,σ
i
为M个处方中X

ni
的标准差;I

i
为标准化处理后数据,I
i
为每个处方的口尝苦度值,为M个处方中I
i
的平均值,σ为M个处方口尝苦度值I
i
的标准差;4)苦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根据公式3,通过“规划求解”建立基于饮片性状及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模型;I

预测i
=k1x
1i
+k2x
2i
+k3x
3i
ꢀꢀꢀꢀ
公式3其中,I

预测i
为每个处方的标准化预测苦度,k1为极苦饮片的苦味系数,k2为苦味饮片的苦味系数,k3为微苦饮片的苦味系数,x
1i
为每个处方中极苦饮片含量标准化的数据,x
2i
为每个处方中苦味饮片含量标准化的数据,x
3i
为每个处方中微苦饮片含量标准化的数据;5)预测苦度的获取:对待预测复方FF经上述步骤得到的I

预测i
根据公式4进行反标准化得到I
预测i
;其中,为M个处方的I
i
平均值,σ为M个处方I
i
的标准差,I
预测i
为每个处方的预测苦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为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饮片性状中的味觉信息及处方占比的复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的苦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2020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对25种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组成中苦味中药饮片性状的描述按照“极苦”、“苦”、“微苦”进行分类,如黄芩在《药典》中性状的描述为“气微、味苦”,则黄芩分为“苦”一类,得到X
1i
极苦饮片含量、X
2i
苦味饮片含量、X
3i
微苦
饮片含量,若处方中某类苦味饮片含量为0,则记为0.00001;2)基于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数据库,从中提取25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口尝苦度I
i
;3)对25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处方组成中的X
1i
极苦饮片含量、X
2i
苦味饮片含量、X
3i
微苦饮片含量取对数得到X

1i
、X

2i
、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新王青晓李学林桂新景姚静李晨旭任延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院河南省疫苗批签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