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59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载体包括:连接体;多根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长条状,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上进行生长,通过多根承载体可以增大表面积,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可以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同时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并逐级放大,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贴壁细胞需要附着于载体上生长,用于贴壁细胞培养的载体需要满足载体表面积、细胞密度、细胞活力等需求。现有的载体细胞培养的效果不好,消化放大操作程序复杂,也无法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载体细胞培养的效果不好,不易消化细胞并逐级放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
[0006]连接体;
[0007]多根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长条状,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
[0008]其中,所述承载体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和/或
[0009]所述承载体包括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0010]所述承载体为透明状;和/或
[0011]所述连接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的方向延伸;和/或
[0012]所述承载体的表面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长条状突起条纹、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
[0013]其中,还包括:
[0014]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平行间隔开设置,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0015]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为环形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轴线和所述连接体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0016]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二导流孔。
[0017]其中,所述连接体为管状,所述连接体上具有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所述承载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区,所述非连接区设有通孔。
[0018]其中,所述连接区与所述非连接区交替分布,每个所述连接区连接有多根所述承载体。
[0019]其中,所述承载体的表面缠绕有尼龙纤维。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反应器,包括:
[0021]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载体;
[0022]罐体,所述罐体上具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载体设置于所述罐体中。
[0023]其中,还包括:
[0024]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设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罐体中,所述搅拌桨叶位于所述罐体中。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体,包括:连接体;多根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长条状,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上进行生长,通过多根承载体可以增大表面积,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可以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同时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并逐级放大,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体的一个俯视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体的一个侧视图;
[0029]图3为第一板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第二板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生物反应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生物反应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连接体10;
[0035]承载体20;
[0036]第一板体31;第二板体32;
[0037]第一导流孔41;第二导流孔42;
[0038]罐体50;搅拌轴51;搅拌桨叶52。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0]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包括:连接体10和多根承载体20,其中,连接体10可以为塑料材料件,连接体10可以为柱状,比如圆柱体,承载体20为长条状,承载体20可以为纤维丝,比如塑料纤维丝或玻璃纤维丝。承载体20的一端与连接体10连接,承载体20的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体10的方向延伸,比如,承载体20的一端可以与连接体10的外表面连接,承载体20的另一端可以朝着远离连接体10的外表面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承载体20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比如,相邻两根承载体20之间间隔设置,以便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
[0041]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载体放置于培养液中,细胞可以贴附在承载体20上进行生长,通过多根承载体20可以增大表面积,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20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可以有利于培养液的均匀流动,使得细胞均匀生长,同时有利于细胞的消化放大并逐级放大,操作简单。
[00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体20可以均匀设置在连接体10上,可以均匀分布在连接体10的外表面,使得承载体20上的细胞生长均匀。
[0043]可选地,承载体20可以包括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比如,承载体20可以为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的直径以及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承载体20的分布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情况选择。
[0044]可选地,承载体20可以为透明状,便于观察。
[004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10可以为两端开口的管体,连接体10可以为圆管,承载体20的一端与连接体10的外侧壁连接,承载体20的另一端朝着远离连接体10的外侧壁的方向延伸,承载体20的一端与连接体10的外侧壁可以垂直连接,承载体20的长度方向可以沿着连接体10的径向方向。
[0046]可选地,承载体20的表面设有微结构,微结构可以包括长条状突起条纹、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增加表面积,增大细胞的生长空间。
[0047]根据一些实施例,载体还可以包括: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平行间隔开设置,连接体10位于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之间,通过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可以对连接体10进行支撑,便于载体的放置。
[0048]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可以为环形板,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32的轴线和连接体10的轴线共线,连接体10的一端与第一板体31连接,连接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的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多根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为长条状,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方向延伸,相邻两根所述承载体之间的至少部分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体上;和/或所述承载体包括塑料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承载体为透明状;和/或所述连接体为两端开口的管体,所述承载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承载体的另一端朝着远离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的方向延伸;和/或所述承载体的表面设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长条状突起条纹、长条状沟槽和颗粒状突起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平行间隔开设置,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为环形板,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轴线和所述连接体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庆屈戈周劲松刘少祥史洋葛永红陈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