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95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4
本申请涉及纳米碱式氢氧化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配制浓度≥1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S2、在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纳米碱式氢氧化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氧化铜,通常用作分析试剂,还可用于医药、无公害农药、催化剂、媒染剂、颜料、饲料添加剂、纸张染色剂等。并且,氢氧化铜是制备新型无公害绿色低毒杀菌剂的主要原料。氢氧化铜能够进入病毒细胞内,将病毒杀死,但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对作物安全,切不产生耐药性,在作物采摘期,如茶叶、果品采摘期仍可使用,对人畜无害。因此,氢氧化铜为各国提倡的绿色环保的保护性杀菌剂。
[0003]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碱式氢氧化钠逐渐被开发,进入市场进行应用。纳米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氢氧化铜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纳米碱式氢氧化钠的比表面积较大,使得其表面原子和体相原子相当,表层原子活性大大提高,游离出来的活性铜离子成倍提高,依靠释放出来的铜离子与真菌、细胞体内基因起作用,即与菌体细胞膜上的含

SH的酶作用,使酶失去活性,与细胞表面的阳离子,如H
+
、Ca
2+
、Mg
2+
、K
+
等交换,使菌体细胞膜的蛋白质凝固,渗进菌体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病菌死亡;纳米碱式氢氧化钠可湿性粉剂喷洒均匀,粘附性极强,耐雨冲刷,持效期长达20

25天,雨后不用重喷。并且传统的波尔多液喷洒量大,药液滴入地面造成土地碱化。而纳米碱式氢氧化钠可湿性粉剂因其杀菌效果提升,用量比传统的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大幅降低,减少残留,同时喷洒均匀,没有药液滴入地面,防止土地碱化;纳米碱式氢氧化钠可直接稀释喷洒,降低喷洒劳动量。
[0004]基于纳米氢氧化钠的应用逐渐广泛,其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但相关制备方法仍然存在较大难度,其成本也较高,不利于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简化制备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纳米氢氧化铜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配制浓度≥1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S2、在25

35℃下,将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同时滴加到碱式碳酸铜和水的悬浊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反应终点为pH=7.5

9.5;其中,碱式碳酸铜与水的悬浊液中,碱式碳酸铜与水的重量份比为1:(3

10);S3、将S2得到的混浊液进行过滤,得固体;S4、将S3得到的固体进行干燥,得纳米氢氧化铜。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在纳米氢氧化铜形成时,吸附在其颗粒表面,从而形成空间位阻,限制其颗粒的继续增大,从而使制备的纳
米氢氧化铜的平均粒径较小,使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铜的比表面积较大;另外,本申请的制备原料简单,除聚乙烯吡咯烷酮、氨水和碱式碳酸铜外,无需另添加原料,反应温度在室温条件下即可。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0

25%。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水的质量分数在此范围下,均可使纳米氢氧化铜的平均粒径较小,但其质量分数过小时,其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消耗量较大,增加了成本;其质量分数过大时,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有一定的增大。
[0010]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为8

12mL/min。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是控制纳米氢氧化铜平均粒径的重要因素,其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过快时,其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增大明显;当氨水的质量分数在25%时,其滴加速度达到15mL/min时,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将增加到98nm,因此,其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不宜过大。
[0012]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为1

3mol/L。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增加,其纳米氢氧化铜的粒径逐渐减小,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是控制纳米氢氧化铜平均粒径的重要因素;其浓度过小,其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可增加到120nm以上;其浓度过大,不利于成本控制。
[0014]作为优选:所述碱式碳酸铜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量份比为1:(0.5

2.5)。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过高,其制备成本提高,在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符合要求下,降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0016]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为45000

58000。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为45000

58000的范围内时,其纳米氢氧化铜的平均粒径变化不大,均在50nm及以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不宜降到45000以下,其平均分子量降低到40000时,其氢氧化铜的平均粒径有大幅度增大,可达到356nm。
[0018]作为优选:所述S4中采用真空干燥,其真空干燥温度为30

60℃。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干燥温度过高时,纳米氢氧化钠的结构容易失水塌陷。
[0020]作为优选: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分别计算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用量,然后按照用量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然后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体积的水中,在25

30℃下超声分散25

35min,然后再加入余下的水,混匀,静置25

35min备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超声进行分散,可以提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溶解速度。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纳米氢氧化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氢氧化铜,所述纳米氢氧化铜由权利要求1

8任一所述的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制得。
[0023]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氢氧化铜的平均粒径为5

50nm。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在纳米氢氧化铜形成时,吸附在其颗粒表面,从而形成空间位阻,限制其颗粒的继续增大,从而使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铜的平均粒径较小,使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铜的比表面积较大。
[0025]2、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增加,其纳米氢氧化铜的粒径逐渐减小;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逐渐降低,其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也有一定幅度降低;其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过快时,其纳米氢氧化钠的平均粒径增大明显;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配制浓度≥1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S2、在25

35℃下,将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同时滴加到碱式碳酸铜和水的悬浊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反应终点为pH=7.5

9.5;其中,碱式碳酸铜与水的悬浊液中,碱式碳酸铜与水的重量份比为1:(3

10);S3、将S2得到的混浊液进行过滤,得固体;S4、将S3得到的固体进行干燥,得纳米氢氧化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0

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和氨水的滴加速度为8

12mL/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浓度为1

3mol/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氢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式碳酸铜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量份比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豪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豪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