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7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7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在整车坐标系下导入造型外CAS数据或者点云数据,以及在造型门分缝区域导入门洞顶部区域概念断面、A柱下部区域概念断面、B柱上部及下部区域概念断面、C柱区域及门槛区域的概念断面,生成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界,并分别进行对比;当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界均大于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时,则确定造型门分缝区域符合车辆进出性边界;反之,不符合车辆进出性边界。本申请通过参数化设计,进出性边界面可根据整车硬点参数变化而变化,实现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进出性设计校核。设计校核。设计校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进出性是指驾驶员及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汽车进出方便性是汽车人机工程学的重要内容,汽车进出方便性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顾客上下车辆的感受。
[0003]在新车型概念设计阶段,通常依据上下车方便性的指标分解及竞品对标,通过对竞品对标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来制定进出性目标参数。由于进出性设计关联整车人机硬点布置,门洞止口设计,A柱倾斜角度,B柱前后位置,顶盖离地高度及门槛离地高度,方向盘和座椅位置等众多因素。整车造型体态变化及整车车格尺寸变化都会导致上述因素变化,导致需要反复进行进出性边界的设计和校核工作。如果在造型后期通过模型评价才发现车辆进出性问题,将会导致整车成本增加,且影响项目开发周期。
[0004]现有技术1(CN108639190A)虽然公开了一种车辆门洞止口边的设计方法,具体公开了在CAD中导入汽车造型数据及影响因子数据;在侧视图建立投影线草图并作出曲线模拟X

Flansch的投影;根据装配要求调整投影为第一投影线;导入玻璃面偏移数据以及头部空间概念断面,制作第一概念表面;导入下车方便性的概念断面,根据X

Flansch的工艺要求以及玻璃下止点,制作出第二概念表面;分别导入A、B、C柱的铰链概念断面、过脚空间概念断面,制作出第三概念表面,将第一、二、三概念表面连接成为基础表面;将第一投影线投影到基础表面上,根据X/>‑
Flansch长度进行偏移并切除得到概念X

Flansch。但是对比文件1无法根据整车硬点参数变化而变化,无法实现同平台不同车型的进出性设计校核。
[0005]因此,对于正向开发车型,如何在概念设计阶段确定整车关键硬点,并根据人机关键硬点进行汽车进出性边界的参数化的设计,避免反复设计,规避在造型后期才发现进出性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
[0009]建立整车坐标系,并在整车坐标系下导入造型外CAS数据或者点云数据,以及在造型门分缝区域导入门洞顶部区域概念断面、A柱下部区域概念断面、B柱上部及下部区域概念断面、C柱区域及门槛区域的概念断面,生成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
[0010]根据所述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生成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界,并分别与所获取的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进行对比;
[0011]当所述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界均大于所获取的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时,则确定所述造型门分缝区域符合车辆进出性
边界;反之,则确定所述造型门分缝区域不符合车辆进出性边界,并调整所述造型门分缝区域或者更改门洞概念断面。
[0012]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以及前门洞止口边界面的过程包括:
[0013]基于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及踵点坐标,并结合整车宽度方向尺寸及门槛位置断面,确定车辆前排进入深度尺寸边界;以及结合整车地面线边界,确定门槛离地高度,并生成前排门槛边界面;以及,
[0014]基于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确定A柱止口边界面、前门框上沿止口边界面和B柱前沿止口边界面,得到所述前门洞止口边界面。
[0015]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获取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的过程包括:
[0016]根据后排R点的X坐标前第一距离位置确定后排门槛边界面;以及,
[0017]根据后排R点到后门框上沿止口边Z向高度确定后门洞止口上沿边界;以及,
[0018]根据后排R点高度第二距离位置R点距C柱前端的最小距离确定C柱前沿止口边界。
[0019]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根据整车轮胎选型、整车轴距参数、不同载荷下整车轴荷和轮荷参数,生成整车地面线边界;以及,
[0021]根据整车产品定义尺寸及车型体态需求,确定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脚踏点坐标、前排坐高、后排R点坐标及后排坐高。
[0022]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脚踏点坐标、前排坐高确定驾驶员座椅参考点X坐标;
[0023]将驾驶员座椅参考点距离脚踏点X方向的距离记为L99

1,则L99

1的计算公式为:
[0024]L99

1=913.+0.672316X(H30

1)

0.00195530X(H30

1)2[0025]式中,H30

1表示前排坐高。
[0026]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确定车辆前排进入深度尺寸边界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7]根据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及脚踏点坐标,生成方向盘中心点坐标;
[0028]基于方向盘中心点位置及方向盘尺寸确定方向盘到前排座椅的最小距离(H74),得到前排座椅前沿边界。
[0029]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根据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及脚踏点坐标,生成方向盘中心点坐标时,将方向盘中心点距离脚踏点X向的尺寸记为Wx,则Wx的计算公式为:
[0030]Wx=640.1

0.10325*(H30

1)

0.0005*(H30

1)2;
[0031]式中,H30

1表示前排坐高。
[0032]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根据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及脚踏点坐标,生成方向盘中心点坐标时,将方向盘中心点距离脚跟点Z向的尺寸记为Wz,则Wz的计算公式为:
[0033]Wz=405.17+0.8715*(H30

1);
[0034]式中,H30

1表示前排坐高。
[0035]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将车辆前排进入深度记为W18,且W18≤604

0.275*H130;式中,H130表示门槛离地高度。
[003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有:
[0037]边界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
[0038]三维门洞止口边模块,用于建立整车坐标系,并在整车坐标系下导入造型外CAS数据或者点云数据,以及在造型门分缝区域导入门洞顶部区域概念断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建立整车坐标系,并在整车坐标系下导入造型外CAS数据或者点云数据,以及在造型门分缝区域导入门洞顶部区域概念断面、A柱下部区域概念断面、B柱上部及下部区域概念断面、C柱区域及门槛区域的概念断面,生成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根据所述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生成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界,并分别与所获取的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进行对比;当所述初始三维门洞止口边界均大于所获取的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时,则确定所述造型门分缝区域符合车辆进出性边界;反之,则确定所述造型门分缝区域不符合车辆进出性边界,并调整所述造型门分缝区域或者更改门洞概念断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以及前门洞止口边界面的过程包括:基于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及踵点坐标,并结合整车宽度方向尺寸及门槛位置断面,确定车辆前排进入深度尺寸边界;以及结合整车地面线边界,确定门槛离地高度,并生成前排门槛边界面;以及,基于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确定A柱止口边界面、前门框上沿止口边界面和B柱前沿止口边界面,得到所述前门洞止口边界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的过程包括:根据后排R点的X坐标前第一距离位置确定后排门槛边界面;以及,根据后排R点到后门框上沿止口边Z向高度确定后门洞止口上沿边界;以及,根据后排R点高度第二距离位置R点距C柱前端的最小距离确定C柱前沿止口边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前排门槛边界面、前门洞止口边界面、后排门槛边界面及后门洞止口边界面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整车轮胎选型、整车轴距参数、不同载荷下整车轴荷和轮荷参数,生成整车地面线边界;以及,根据整车产品定义尺寸及车型体态需求,确定驾驶员座椅参考点坐标、脚踏点坐标、前排坐高、后排R点坐标及后排坐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进出性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脚踏点坐标、前排坐高确定驾驶员座椅参考点X坐标;将驾驶员座椅参考点距离脚踏点X方向的距离记为L99

1,则L99

1的计算公式为:L99

1=913.+0.672316X(H30

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兆利蔡鹏杨廷翠吴显诚杨孝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