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30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通过在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导入确定的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可以在产品开发前期直接计算出座椅发泡乘坐压力值,并预先判断座椅舒适性是否满足要求,可减少座椅舒适性的开发成本和时间周期,此方法在实际的产品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影响汽车座椅系统舒适性的因素很多,包括座椅的人机工程布置、悬挂总成、发泡物性和裱皮类型等。但在后期的舒适性调整过程中主要是以调整座椅型面以及发泡的物性参数,如发泡密度、发泡硬度、发泡回弹率等。其中,坐垫、靠背、脚跟点形成了人体的三个主要支撑面,而人体重量主要由坐垫支撑,所以由表皮总成、发泡总成、悬挂总成共同组成的坐垫总成,需有足够的性能确保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而发泡总成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主要部品。
[0003]座椅舒适性的评价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评价方法有主观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由调查表或问卷记录主观心理感受,客观评价是由仪器等测量数据来确定舒适性,如体压分布、驾驶姿势等。
[0004]在现有技术的产品研发体系中,对座椅舒适性的判断比较主观,在没有实物进行评价之前是比较难把握客观的舒适性程度,因此在产品设计前期,工程师主要是通过客户输入的要求进行发泡材料的各物性参数初步定义,并结合后期样件评审进行确认,对未能满足舒适性要求的需要反复进行参数调整和样件制作,再进行主客观评审确认。大量制作样件及重复的评审工作,使得研发成本高,且研发周期长。
[0005]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座椅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座椅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的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及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初始化;
[0010]S2:获取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物性参数包括发泡密度、发泡硬度和发泡回弹率;
[0011]S3:把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代入到乘坐压力评估模型,计算出乘坐压力值;
[0012]S4:判断乘坐压力值是否在建议压力值的区间内。
[0013]具体的,乘坐压力评估模型为:F
t
=1.74ρ

0.73457
*
1.34763
*

0.064257
;其中,Ft表示乘坐压力值;ρ表示发泡密度;A表示发泡硬度;K表示发泡回弹率。
[0014]以上的,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0015]S41:根据建议压力值的区间以及确定的圆盘面积,计算对应的建议发泡压力值的
区间;
[0016]S42:判断乘坐压力值是否在建议发泡压力值的区间内。
[0017]具体的,建议压力值区间为80至100mmHg。
[0018]另一具体的,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1:确定乘坐压力评估模型的原始公式;
[0020]原始公式为:
[0021]其中,Ft表示乘坐压力值;C表示发泡参数的决定系数:ρ表示发泡密度;
[0022]A表示发泡硬度;K表示发泡回弹率;
[0023]b1、b2和b3分别表示各物性参数对发泡乘坐压力的影响系数;
[0024]S12:确定决定系数以及各个影响系数对应的值。
[0025]更具体的,步骤S12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21:构建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
[0027]S122:获取试验数据;
[0028]S123:把试验数据导入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计算出决定系数以及各个影响系数。
[0029]更具体的,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包括:发泡硬度影响度模型、发泡回弹率影响度模型和发泡密度影响度模型。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装置,采用上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包括:仿真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录入模块和评估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试验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仿真模块内置有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多元线性回归评估模型用于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乘坐压力评估模型中对应的决定系数以及各个影响系数;乘坐压力评估模型用于根据录入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计算出对应的乘坐压力值;评估模块用于判断乘坐压力值是否在建议压力值的区间内。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的步骤。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的步骤。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通过在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导入确定的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可以在产品开发前期直接计算出座椅发泡乘坐压力值,并预先判断座椅舒适性是否满足要求,可减少座椅舒适性的开发成本和时间周期,此方法在实际的产品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0034]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0035]图1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一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0036]图2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一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0037]图3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一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所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一的乘坐压力评估模型示意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应当可以理解的是,在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正如在任意一个工程项目或者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为了满足系统相关的或者商业相关的限制,常常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具体决策,而这也会从一种实施方式到另一种实施方式之间发生改变。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充分。
[0040]除非另作定义,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
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乘坐压力评估模型初始化;S2:获取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所述物性参数包括发泡密度、发泡硬度和发泡回弹率;S3:把所述发泡材料的物性参数代入到所述乘坐压力评估模型,计算出乘坐压力值;S4:判断所述乘坐压力值是否在建议压力值的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压力评估模型为:F
t
=1.74ρ

0.73457
*A
1.34763
*K

0.064257
;其中,Ft表示乘坐压力值;ρ表示发泡密度;A表示发泡硬度;K表示发泡回弹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S41:根据建议压力值的区间以及确定的圆盘面积,计算对应的建议发泡压力值的区间;S42:判断所述乘坐压力值是否在建议发泡压力值的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议压力值区间为80至100mmH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发泡乘坐压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S11:确定乘坐压力评估模型的原始公式;所述原始公式为:其中,Ft表示乘坐压力值;C表示发泡参数的决定系数:ρ表示发泡密度;A表示发泡硬度;K表示发泡回弹率;b1、b2和b3分别表示各物性参数对发泡乘坐压力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李啟定葛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