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31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机主体、转动轴、导向杆、第一线圈、第一磁力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电机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块,所述空腔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该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通过第一线圈、导向杆、第一磁力块、控制开关和第二线圈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可以自动检测到汽车碰撞信号使得控制开关闭合的目的,从而解决了汽车在碰撞时,电机无法自动检测到碰撞信号,进行进一步操作的问题。操作的问题。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
,具体为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伺服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能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机轴上的机械输出量,拖动被控制元件,从而达到控制目的,电机在运用在汽车领域时,对于电机的安全性的考究是十分重要的。
[0003]现有的电机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传统的电机运用在汽车上,没有对汽车出现碰撞情况时,电机安全控制方向的考虑,使得汽车在碰撞时,电机无法自动检测到碰撞信号,从而使得电机在汽车碰撞情况发生后,电机还在自行运转,进而容易造成对汽车碰撞程度加剧的现象,同时电机在受到猛烈撞击后,还持续运转,对其自身容易造成报废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机主体、转动轴、导向杆、第一线圈、第一磁力块和第一弹簧;
[0006]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电机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块,所述空腔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线圈,所述导向杆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
[0007]电机主体带动转动轴进行正常运转,在汽车发生碰撞情形时,碰撞所产生的剧烈晃动,带动第一线圈在导向杆上往复运动,使得第一线圈切割第一磁力块所形成的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第一线圈与控制开关为电性连接,使得感应电流通入到控制开关的内部,使得控制开关闭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磁力块,所述机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所述机壳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力块,所述第二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二磁力块相斥的磁场力。
[0009]控制开关闭合后,第二线圈所在电路闭合,进而第二线圈的内部通入电流,使得第二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二磁力块相斥的磁场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力装置,所述蓄力装置的结构包括连接框、运动筒、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制动杆,所述机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运动筒,所述运动筒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运动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运动筒与第二磁力块为
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蓄力装置上固定连接有限制装置,所述限制装置包括固定框、限制杆和第四弹簧,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与固定框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2]磁场力推动运动筒压缩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由于制动杆上设置有凸块,使得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制动杆上的凸块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突破限制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杆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限制杆相对应。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电机主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与控制开关为电性连接。
[0015]制动杆快速向转动轴处运动,进而与转动轴相接触,从而达到对转动轴进行制动的目的;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力块关于导向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磁力块相对面的磁极相反。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通过第一线圈、导向杆、第一磁力块、控制开关和第二线圈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可以自动检测到汽车碰撞信号使得控制开关闭合的目的,从而解决了汽车在碰撞时,电机无法自动检测到碰撞信号,进行进一步操作的问题。
[0019]2、该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通过第二线圈、控制开关、第二磁力块、运动筒、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制动杆、限制杆和转动轴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在发生碰撞情形时,可对电机制动的目的,使得可以对电机进行防护,解决了电机在汽车碰撞情况发生后,电机还在自行运转,进而容易造成对汽车碰撞程度加剧,同时电机在受到猛烈撞击后,还持续运转,对其自身容易造成报废性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平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局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蓄力装置、驱动装置和限制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制动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机壳;2、检测装置;21、电机主体;22、转动轴;23、导向杆;24、第一线圈;25、第一磁力块;26、第一弹簧;3、驱动装置;31、第二线圈;32、第二磁力块;4、蓄力装置;41、连接框;42、运动筒;43、第二弹簧;44、第三弹簧;45、制动杆;5、限制装置;51、固定框;52、限制杆;53、第四弹簧;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请参阅图1

图6,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包括电机主体21、转动轴22、导向杆23、第一线圈24、第一磁力块25和第一弹簧26;
[0030]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21,电机主体2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动轴22,电机主体2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块25,空腔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3,导向杆2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线圈24,导向杆23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26。
[0031]电机主体21带动转动轴22进行正常运转,在汽车发生碰撞情形时,碰撞所产生的剧烈晃动,带动第一线圈24在导向杆23上往复运动,使得第一线圈24切割第一磁力块25所形成的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第一线圈24与控制开关6为电性连接,使得感应电流通入到控制开关6的内部,使得控制开关6闭合;
[0032]进一步的,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第二线圈31和第二磁力块32,机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31,机壳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力块32,第二线圈3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电机主体(21)、转动轴(22)、导向杆(23)、第一线圈(24)、第一磁力块(25)和第一弹簧(26);所述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21),所述电机主体(2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电机主体(2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力块(25),所述空腔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线圈(24),所述导向杆(23)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第二线圈(31)和第二磁力块(32),所述机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31),所述机壳(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磁力块(32),所述第二线圈(3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二磁力块(32)相斥的磁场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碰撞防护功能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力装置(4),所述蓄力装置(4)的结构包括连接框(41)、运动筒(42)、第二弹簧(43)、第三弹簧(44)和制动杆(45),所述机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金姚宏昌柏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