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农德斌专利>正文

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25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整体采用斜线状针型排列或圆柱状针型排列,其末端为针形,电极采用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间为绝缘漆层间隔,电极的外围为均匀的万能胶层包裹,斜线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其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圆柱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导电点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处无绝缘漆层和万能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导电性能好、制作简单、价格低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理实验器材,特别是一种用来测量体腔内心电图的多道针型电极。研究和探讨心电产生、传播、心电位场分布机理常用方法是采用体表定点标测心电图;利用导管等对人及/或动物进行心腔和心表标测心电图。近年来我国心电学学者尹炳生教授等对动物采用体腔标测心电图的新方法进行心电研究,首次记录出动物体腔内(由心表至体表之间)的心电图,使心电理论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现有的市售的多道电极只能适用于体外检测,不适用于测量体腔内的心电图。国外类似的心肌壁内针形电极、心导管电极甚为精细,且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导电性能好、制作简单、价格低廉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整体采用斜线状针型排列或圆柱状针型排列,其末端为针形,电极采用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间为绝缘漆层间隔,电极的外围为均匀万能胶层包裹,斜线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其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圆柱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导电点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处无绝缘漆层和万能胶层。斜线状针型电极总长度和宽度视电极数量而定,一般长60~80mm,宽度为2~5mm,高(厚)度为1~2mm。圆柱状针型电极总长度为60~80mm,直径视电极数量而定,一般为1.5~2.5mm。电极主体材料为极化电势小的金属丝,电极之间由绝缘漆层作绝缘,用万能胶进行粘合铸固制成。(1)将电极材料浸泡在95%酒精中1~3小时,清洗电极表面,晾干。(2)将电极材料针体部份浸泡在绝缘漆内1~3分钟,提起倒置固定,室温静置5~8小时,使多余的绝缘漆自动流至针柄部并将其清除。(3)将电极材料放入恒温干燥箱内以90℃烘烤16~20小时,烘干绝缘漆。(4)本技术根据实验需要可制成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八道几种。一根电极作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只有一层绝缘漆相隔,斜线状针型电极针头前后间距即相邻两个针尖距离为1~3mm;圆柱状针型电极针头置平齐,用线紧密地结扎成斜线状和圆柱状排列固定,重复一次(2)和(3)步骤。(5)将烘干电极上的固定线去除,均匀地涂上万能胶,室温静置3天自然硬化,即可铸成斜线状针型电极和圆柱状针型电极。(6)用手术刀尖或特制钢刀尖削去每一根电极导电点的万能胶和绝缘漆,一般暴露范围直径为0.05~0.2mm,斜线状针型电极每个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导电点间距可以为2~3mm。圆柱状针型电极导电点在同一截面上,导电点间距可以为0.5~1mm。本技术主要适用于大白鼠、豚鼠、家兔实验动物进行体腔内心电图的检测,根据实验研究目的,将该电极插入动物体腔内,斜线状针型电极可以同时描记在同一方位与心脏同一距离及/或不同导联的心电图;圆柱状针型电极可以同时描记与心脏同一距离不同方位及/或不同导联的心电图。为研究和探讨心电图产生、传播、分布机理获取第一手材料。将铸成硬化的本技术用导线分别连接于多道心电图或多道生理记录仪,依据不同研究目的,将针型电极插入体腔内预选点,作为心电图导联的探查电极,并在体表连接预选的参比电极和地电极。斜线状针型电极插入体腔内的探查电极深度以末根电极导电点紧贴皮肤为限。这样由于各个小电极(导电点)与心脏距离不同,因而在体腔内同一测试方位上,可同步录得与心脏不同距离及/或不同导联的心电图。圆柱状针型电极插入体腔内的探查电极深度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这样由于导电点与心脏同一距离但不同方位,因而录得相应图形。在进行体腔心电图标测的实验研究中,选用五道和八道本技术描记头胸导联与Wilson导联心电图,在33只新西兰兔实验中,每只兔测试35~40个方位,在皮肤上的第一测试点将本技术插入体腔,同步观察与心脏不同距离及/或与心脏同距离不同方位的头胸导联和Wilson导联心电图,结果为(1)在同一测试方位上,HC导联与Wilson导联均有如下表现距离心脏最近的一道电极录得心电图最大,依次递减,远离心脏(即紧贴皮肤)的一道电极录得的心电图最小。但是,不同方位上各种组织器官对心电衰减能力不同,所录得心电图振幅有差异。(2)在同一测试方位同一电极的等同距离上,HC导联与Wilson导联各波幅与均值的分布状态,在左胸十分相似,且HC导联的均值大于Wilson导联;在右胸,两者差异较大。(3)同一种导联及同一距离的不同方位上的心电图图形可有显著性差异,HC导联心电图呈拟球状面分布。上述结果表明在为进一步完善HC导联及其理论《拟球状面心电位场波阵面传递学说》,在为研究和探讨心电产生及传播的机理方面,本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手段。本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导电性能好、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截面示意图。实施例1,为斜线状针形排列的体腔内多道针形电极。如图所示,(1)为导电点,(2)为电极,(3)为绝缘漆层,(4)为万能胶层。电极(2)采用三道、四道、五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电极间为绝缘漆层(3)间隔,电极的外围为万能胶层(4)包裹。导电点(1)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导电点(1)的大小为0.05~0.2mm。实施例2,为圆柱状针形排列的体腔内多道针形电极。如图2、图3所示,(5)为导电点,(6)为电极,(7)为绝缘漆层,(8)为万能胶层。导电点(5)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5)的大小为0.05~0.2mm。权利要求1.一种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整体采用斜线状针型排列或圆柱状针型排列,其末端为针形,电极采用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间为绝缘漆层间隔,电极的外围为均匀的万能胶层包裹,斜线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其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圆柱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导电点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处无绝缘漆层和万能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导电点大小为0.05~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斜线状针型电极相邻两个针尖距离为1~3mm,各电极导电点间距为2~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圆柱状针型电极导电点间距为0.5~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斜线针状型电极大小为长60~80mm,宽2~5mm,高1~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圆柱状针型电极长为60~80mm,直径为1.5~2.5mm。专利摘要一种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整体采用斜线状针型排列或圆柱状针型排列,其末端为针形,电极采用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间为绝缘漆层间隔,电极的外围为均匀的万能胶层包裹,斜线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其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圆柱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导电点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处无绝缘漆层和万能胶层。本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导电性能好、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文档编号A61B5/0408GK2465660SQ0022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腔内多道针型电极,其特征在于整体采用斜线状针型排列或圆柱状针型排列,其末端为针形,电极采用三道、四道、五道、六道、七道或八道,一根电极为一道,相邻两根电极间为绝缘漆层间隔,电极的外围为均匀的万能胶层包裹,斜线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其导电点成直线同方向排列在斜线方向的针状上,圆柱状针型排列的电极导电点在近针端部的同一截面上,导电点处无绝缘漆层和万能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德斌尹炳生
申请(专利权)人:农德斌尹炳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