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317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新能源汽车,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及载冷剂循环系统,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冷凝器及冷媒蒸发器,载冷剂循环系统包括流路切换部件,流路切换部件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依次串联有电机换热部件、车外换热器以及载冷剂存储部件,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液泵、冷媒冷凝器,第五接口与第六接口之间串联有车内蒸发器,第七接口与第八接口之间串联有冷媒蒸发器及第二液泵;各个接口之间相应可控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至少两种模式的流路切换集成于一个流路切换部件上极大程度地提成了系统的集成度,使整个空调系统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该系统的空间占据与成本。减少了该系统的空间占据与成本。减少了该系统的空间占据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新能源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提速阶段,其高续航里程、高可靠性是市场需求也是必然要求。
[0003]众所周知,电动汽车尤其是电池部分受温度影响非常严重,尤其在冬季电池续航里程衰减严重,而在夏季又可能因为天气过热导致电池超过正常工作温度。同时,如果驱动电机得不到有效的冷却,电机的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会导致电机效率下降,严重情况下温度过高会造成电机内部的线圈烧蚀甚至导致线圈短路而使电机损坏。
[0004]因此要让电池、电机系统稳定可靠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合理有效的整车热管理空调系统。目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方案为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电驱动热管理系统独立设计且与汽车车舱空调系统彼此独立,这种设计方式集成度不够导致占用空间大、成本高以及整车热量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且热管理系统工作效率不高、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系统及载冷剂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载冷剂循环系统换热共用的冷媒冷凝器(11)及冷媒蒸发器(12),所述载冷剂循环系统包括车外换热器(21)、车内蒸发器(22)、流路切换部件(23),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具有第一接口(231)、第二接口(232)、第三接口(233)、第四接口(234)、第五接口(235)、第六接口(236)、第七接口(237)、第八接口(238);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口(231)与所述第二接口(232)之间依次串联有电机换热部件(24)、所述车外换热器(21)以及载冷剂存储部件(25),所述第三接口(233)与所述第四接口(234)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液泵(251)、所述冷媒冷凝器(11),所述第五接口(235)与所述第六接口(236)之间串联有所述车内蒸发器(22),所述第七接口(237)与所述第八接口(238)之间串联有所述冷媒蒸发器(12)及第二液泵(252);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一接口(231)与所述第四接口(234)可控连通,所述第二接口(232)与所述第三接口(233)可控连通,所述第五接口(235)与所述第八接口(238)可控连通,所述第六接口(236)与所述第七接口(237)可控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剂循环系统还包括电池换热部件(26),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还具有第九接口(239)及第十接口(2310),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的外侧,所述第九接口(239)与所述第十接口(2310)之间串联有所述电池换热部件(26),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九接口(239)与所述第七接口(237)可控连通,所述第十接口(2310)与所述第八接口(238)之间可控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九接口(239)还与所述第一接口(231)可控连通,所述第十接口(2310)还与所述第四接口(234)可控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九接口(239)还与所述第三接口(233)可控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九接口(239)还与所述第五接口(235)可控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剂循环系统还包括车内冷凝器(27),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还具有第十一接口(2311)及第十二接口(2312),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的外侧,所述车内冷凝器(27)串联于所述第十一接口(2311)与所述第十二接口(2312)之间,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十一接口(2311)与所述第四接口(234)可控连通,所述第十二接口(2312)与所述第三接口(233)可控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切换部件(23)内,所述第十二接口(2312)还与所述第十接口(2310)可控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还包括压缩机(13),所述压缩机为补气增焓压缩机。9.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汽车热管理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及载冷剂循环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彩辰吴会丽李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