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14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属于一种包装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提绳抓手,包括两抓手及抓手臂,两抓手铰接于抓手臂的前端,两抓手的铰轴上设有扭簧,扭簧驱动两抓手常态下呈向外张开状态;驱动部,抓手臂的后端设有驱动部,驱动部的侧面开有循环往复轨道,循环往复轨道为V形轨道,V形轨道的开口位置设有V形联通,V形联通设有三斜面阶梯,一处处于V形轨道端部,一处位于V形联通的底部,最后一个处于V形联通与V形轨道的交汇处,V形轨道的底部设有斜面阶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部的循环轨道,实现带动抓手在开启与闭合状态下的转换,能够通过人工挂袋方式将吨包袋额提升规律的摆放挂起,也有利于后期的上袋作业。业。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属于一种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吨包袋上代采用机械操作时,需要吨包袋进行规律存储,以方便上代机械的持续规格化工作操作。
[0003]目前的吨包袋存储层叠摆放以及卷绕成卷两种方式。卷绕成卷需要专门的卷绕设备操作,袋与袋之间需要串联的绳索,以实现持续的供袋操作。
[0004]吨包袋层叠存储也需要对其提绳进行专门的处理,要求实现规律化的摆放。
[0005]目前的层叠存储难点在于提绳如何进行规律化摆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实现对吨包袋提绳的规律悬挂及释放,解决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专利技术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包括,
[0009]提绳抓手,包括两抓手及抓手臂,两抓手铰接于抓手臂的前端,两抓手的铰轴上设有扭簧,扭簧驱动两抓手常态下呈向外张开状态;
[0010]驱动部,抓手臂的后端设有驱动部,驱动部的侧面开有循环往复轨道,循环往复轨道为V形轨道,V形轨道的开口位置设有V形联通,V形联通设有三斜面阶梯,一处处于V形轨道端部,一处位于V形联通的底部,最后一个处于V形联通与V形轨道的交汇处,V形轨道的底部设有斜面阶梯;
[0011]抓手闭合机构,设有朝向吨包袋的开闭槽,开闭槽的底部开孔,所述抓手臂设置在开闭槽中,两抓手前端露出开闭槽,驱动部穿过槽底部开孔,驱动部与抓手闭合机构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带动抓手臂及两抓手朝向槽的外部移动趋势,抓手闭合机构后部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在循环往复轨道中。
[0012]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所述抓手闭合机构,抓手闭合机构包括前端的两闭合板和后部的两导向轨,两闭合板之间为所述的开闭槽,所述抓手臂设置在两开闭槽之中,抓手的摆动方向垂直于闭合板,抓手臂在驱动部的驱动下移动带动两抓手进入开闭槽中,两抓手在闭合板的压力下闭合,所述驱动部的后部在两导向轨中移动。
[0013]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所述驱动部前端为杆状体,后部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两侧开滑槽嵌入所述的导向轨,杆状体穿过闭合槽的开孔连接于所述抓手臂。
[0014]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所述两导向轨在后通过后部架相连,所述后部架上设有摆动杆,摆动杆铰接于后部架,摆动杆的铰轴上设有扭簧,摆动杆的端部设有所述的导向轴,扭簧驱动摆动杆及导向轴在循环往复轨道中朝向斜面的低处趋势运动。
[0015]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所述环往复轨道为两侧,对称设置在驱动部的
板状结构上侧面上。
[0016]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两对抓手及抓手臂对应一组驱动部。
[0017]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所述驱动部设有推动机构,推动结构突出板状结构,固定于杆状体或者板状结构上。
[0018]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所抓手分为前端的弧形板后部的平直板,两抓手的弧形板对称,两转手的平直板张开状态大于两闭合板之间的闭合槽宽度。
[0019]根据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驱动部的板状结构和两闭合板之间设有所述的弹簧,弹簧工作状态处于拉伸状态。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部的循环轨道,实现带动抓手在开启与闭合状态下的转换,能够通过人工挂袋方式将吨包袋额提升规律的摆放挂起,也有利于后期的上袋作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抓手开启状态下立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侧侧面图,
[0024]图4是俯视图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1提绳抓手,11抓手,12抓手臂,2驱动部,21循环往复轨道,22V形轨道,23V形联通,24斜面阶梯,25阶梯断面,26滑槽,27推动机构,3抓手闭合机构,31闭合板,32导向轨,33摆动杆,34导向轴,35开闭槽,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包括提绳抓手1、驱动部2和抓手闭合机构3。
[0028]提绳抓手1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向提绳方向运动,抓手闭合机构3驱动提绳抓手的闭合与开启,实现抓取吨包袋的提绳及释放提绳。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绳抓手1包括两抓手及抓手臂12,两抓手铰接于抓手臂12的前端,两抓手的铰轴上设有扭簧,扭簧驱动两抓手常态下呈向外张开状态。两抓手在扭簧的作用下,常规状态呈现开启状态。两抓手受力后闭合,对提绳进行抓取。
[0030]抓手闭合机构3如图1和图4所示,设有朝向吨包袋的开闭槽,开闭槽的底部开孔,所述抓手臂12设置在开闭槽中,两抓手前端露出开闭槽,驱动部2穿过槽底部开孔,驱动部2与抓手闭合机构3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带动抓手臂12及两抓手朝向槽的外部移动趋势。
[0031]驱动部带动抓手臂12在开闭槽中前后移动,实现带动两抓手的移动,两抓手在闭合槽中收到两侧的机构接触,向中间挤压,将两抓手闭合,提绳先放入两抓手之间,两抓手闭合后实现对提绳的抓取。
[0032]进一步的对抓手闭合机构3进行说明,抓手闭合机构3包括前端的两闭合板31和后部的两导向轨32,两闭合板31之间为所述的开闭槽,所述抓手臂12设置在两开闭槽之中,抓手的摆动方向垂直于闭合板31,抓手臂12在驱动部2的驱动下移动带动两抓手进入开闭槽中,两抓手在闭合板31的压力下闭合。抓手分为前端的弧形板后部的平直板,两抓手的弧形板对称,两爪手的平直板张开状态大于两闭合板31之间的闭合槽宽度。
[0033]本专利技术驱动部2如图2和图3所示,抓手臂12的后端设有驱动部2,驱动部2的侧面开有循环往复轨道21,循环往复轨道21为V形轨道22,V形轨道22的开口位置设有V形联通23,V形联通23设有三斜面阶梯24,一处处于V形轨道22端部,一处位于V形联通23的底部,最后一个处于V形联通23与V形轨道22的交汇处,V形轨道22的底部设有斜面阶梯24,斜面随图2和图3中的箭头由低到高。
[0034]具体的驱动部2前端为杆状体,后部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两侧开滑槽26嵌入所述的导向轨32,杆状体穿过闭合槽的开孔连接与所述抓手臂。驱动部2的后部在两导向轨32中移动。驱动部2的板状结构和两闭合板31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工作状态处于拉伸状态。
[0035]驱动部2沿抓手闭合机构3的后部两导向轨32滑动,具体的两导向轨32在后通过后部架相连,所述后部架上设有摆动杆,摆动杆铰接于后部架,摆动杆的铰轴上设有扭簧,摆动杆的端部设有所述的导向轴,扭簧驱动摆动杆及导向轴在循环往复轨道21中朝向斜面的低处趋势运动。
[0036]循环往复轨道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驱动部2的板状结构上侧面上。两对抓手及抓手臂12对应一组驱动部2。驱动部2设有推动机构27,推动结构突出板状结构,固定于杆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提绳抓手(1),包括两抓手及抓手臂(12),两抓手铰接于抓手臂(12)的前端,两抓手的铰轴上设有扭簧,扭簧驱动两抓手常态下呈向外张开状态;驱动部(2),抓手臂(12)的后端设有驱动部(2),驱动部(2)的侧面开有循环往复轨道(21),循环往复轨道(21)为V形轨道(22),V形轨道(22)的开口位置设有V形联通(23),V形联通(23)设有三斜面阶梯(24),一处处于V形轨道(22)端部,一处位于V形联通(23)的底部,最后一个处于V形联通(23)与V形轨道(22)的交汇处,V形轨道(22)的底部设有斜面阶梯(24);抓手闭合机构(3),设有朝向吨包袋的开闭槽,开闭槽的底部开孔,所述抓手臂(12)设置在开闭槽中,两抓手前端露出开闭槽,驱动部(2)穿过槽底部开孔,驱动部(2)与抓手闭合机构(3)之间设有弹簧,弹簧带动抓手臂(12)及两抓手朝向槽的外部移动趋势,抓手闭合机构(3)后部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在循环往复轨道(2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吨包袋提绳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抓手闭合机构(3),抓手闭合机构(3)包括前端的两闭合板(31)和后部的两导向轨(32),两闭合板(31)之间为所述的开闭槽,所述抓手臂(12)设置在两开闭槽之中,抓手的摆动方向垂直于闭合板(31),抓手臂(12)在驱动部(2)的驱动下移动带动两抓手进入开闭槽中,两抓手在闭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增和金祖进杨坤侯宁郑文文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