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06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涉及辐花苣苔繁殖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原产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相对缺乏,没有一个具体的对于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辐花苣苔野外居群数量极少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S1:外植体的处理与消毒灭菌;S2:愈伤组织培养;将灭菌后的叶片接种至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培养;S3:不定芽诱导培养;将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至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S4:壮苗与生根培养;将获得的不定芽接入壮苗与生根培养培养基中,进行壮苗与生根培养;S5:练苗移栽。练苗移栽。练苗移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辐花苣苔繁殖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苦苣苔科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在喀斯特地貌地区分布较多,是特化适应石灰岩地貌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该科植物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荫蔽潮湿区域,多数植株或生长在岩石壁上,或见于林下斜坡,具有极强的耐荫性。
[0003]辐花苣苔是多年生草本,花冠紫色或蓝色,花期8月,因其花辐射对称被收录在单型属辐花苣苔属中,2011年被并入广义马铃苣苔属,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狭域分布在海拔1500~1600m之间的林下岩石上,它的存在对于研究贵州喀斯特环境演变与生物多样性起源及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0004]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濒危植物通常表现出生存力及适应力较差的共同特征,因其结实率、种子萌发率低等因素,致使珍稀濒危植物繁殖能力极弱,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近年来,辐花苣苔居群及栖息地面积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了其对环境要求的严格程度及自身对环境适应的脆弱性,目前对原产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相对缺乏,没有一个具体的对于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
[0005]为解决辐花苣苔野外居群数量极少的问题,急需开展其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利用快速繁殖的方法(即在短期内获得遗传性一致的大量再生植株的方法)建立快繁体系,对该物种进行有效的人工繁殖保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对原产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相对缺乏,没有一个具体的对于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辐花苣苔野外居群数量极少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外植体的处理与消毒灭菌;
[0009]将剪下的嫩叶用加有适量洗涤剂的自来水洗净,再用流水冲洗30min,去除外植体表面的杂质,在超净台进行灭菌处理,用75%无水乙醇消毒20s,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再用0.1%升汞浸泡消毒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后将嫩叶剪为1cm
×
1cm的方块,放入培养基;
[0010]S2:愈伤组织培养;
[0011]将灭菌后的叶片接种至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培养;
[0012]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MS培养基:4.0mg/L 6

BA、20g/L蔗糖和5.0g/L琼脂;
[0013]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pH值为5.7;
[0014]S3:不定芽诱导培养;
[0015]将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至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
[0016]所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MS培养基:4.0mg/L 6

BA、0.1mg/L NAA、20g/L蔗糖和5.0g/L琼脂;
[0017]所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pH值为5.7;
[0018]S4:壮苗与生根培养;
[0019]将获得的不定芽接入壮苗与生根培养培养基中,进行壮苗与生根培养;
[0020]S5:练苗移栽;
[0021]选取长势、根系良好的组培瓶苗,打开瓶盖放置在自然环境下,7d后在温室中进行炼苗移栽,将组培瓶苗从培养中取出,用流水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移栽到装有基质的育苗盘中,在室内自然条件下驯化培养;
[0022]所述育苗盘中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1:1:1。
[0023]优选的,所述S2、S3和S4中,培养温度为23℃;在培养期间进行光照,光暗周期比为10:14,光照的强度为1300~1800Lux。
[0024]优选的,所述S4中,所述壮苗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MS培养基:4.0mg/L 6

BA、0.2mg/L NAA、0.1mg/L IBA、20g/L蔗糖、5.0g/L琼脂和1.0g/L活性炭;
[0025]所述壮苗培养基的pH值为5.7。
[0026]优选的,所述S4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White培养基:4.0mg/L 6

BA、0.2mg/L NAA、0.1mg/L IBA、20g/L蔗糖、5.0g/L琼脂和1.0g/L活性炭;
[0027]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7。
[0028]优选的,所述S4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White培养基:4.0mg/L 6

BA、0.2mg/L NAA、0.5mg/L IBA、20g/L蔗糖、5.0g/L琼脂和1.0g/L活性炭;
[0029]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值为5.7。
[0030]优选的,所述S1中,0.1%升汞浸泡消毒过程中轻微震荡瓶身,使外植体得到充分消毒。
[0031]优选的,所述S1中,1cm
×
1cm的嫩叶方块放入培养基时叶面朝上。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3]1、该专利技术中,从不同外植体和消毒剂对比、不同消毒时间、愈伤诱导、不定芽诱导、壮苗与生根培养、移栽基质筛选等系统完整的研究了辐花苣苔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辐花苣苔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离体保存提供了技术保障。能够利用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对该物种进行有效的人工繁殖保育,解决了目前对原产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相对缺乏,没有一个具体的对于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辐花苣苔野外居群数量极少的问题。
[0034]2、该专利技术中,采用75%无水乙醇消毒20s,用无菌水清洗3次,0.1%升汞浸泡5min,用无菌水清洗5次的消毒灭菌方案,可有效降低外植体污染率,且减少外植体死亡率。
[0035]3、该专利技术中,(1/2MS+4.0mg/L 6

BA)组合中愈伤组织诱导速度较快、诱导率较高;(1/2MS+4.0mg/L 6

BA+0.1mg/L NAA)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优,不定芽诱导率高;(1/2MS+4.0mg/L 6

BA+0.2mg/L NAA+0.1mg/L IBA)组合对壮苗培养效果最优,小苗叶片较绿较大,生长状况较好,(1/2White+4.0mg/L 6

BA+0.2mg/L NAA+0.1mg/L IBA)和(1/2White+4.0mg/L 6

BA+0.2mg/L NAA+0.5mg/L IBA)组合生根率最高,根较粗壮且长;等比例的草
炭:蛭石:珍珠岩组合基质的移栽成活率最高。通过愈伤诱导、不定芽诱导、壮苗与生根培养、移栽基质筛选等步骤各项数据的定量化完成对辐花苣苔的组织培养快繁,有利于标准化优质培养繁殖。
附图说明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外植体的处理与消毒灭菌;将剪下的嫩叶用加有适量洗涤剂的自来水洗净,再用流水冲洗30min,去除外植体表面的杂质,在超净台进行灭菌处理,用75%无水乙醇消毒20s,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再用0.1%升汞浸泡消毒5min,消毒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后将嫩叶剪为1cm
×
1cm的方块,放入培养基;S2:愈伤组织培养;将灭菌后的叶片接种至愈伤组织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培养;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MS培养基:4.0 mg/L 6

BA、20g/L蔗糖和5.0g/L琼脂;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pH值为5.7;S3:不定芽诱导培养;将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至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所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包括以下浓度组分的1/2MS培养基:4.0 mg/L 6

BA、0.1 mg/L NAA、20g/L蔗糖和5.0g/L琼脂;所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pH值为5.7;S4:壮苗与生根培养;将获得的不定芽接入壮苗与生根培养培养基中,进行壮苗与生根培养;S5:练苗移栽;选取长势、根系良好的组培瓶苗,打开瓶盖放置在自然环境下,7d后在温室中进行炼苗移栽,将组培瓶苗从培养中取出,用流水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移栽到装有基质的育苗盘中,在室内自然条件下驯化培养;所述育苗盘中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花苣苔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S3和S4中,培养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启飞欧明烛左祖伦汤升虎马菁华刘芳陈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