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98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7
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胎生芽作为外植体,后期经过不定芽、增殖培养与分化、生根,极大地提升了胎生芽的繁殖系数,缩短了胎生苗的发育周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与母体遗传性状一致的睡莲幼苗,打破了气候和地域条件对睡莲胎生发育的限制,对于种植资源利用提供了保障,有利于繁殖名优睡莲品种,同时规模化生产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模化生产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模化生产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睡莲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睡莲是睡莲科(Nymphaeaceae)睡莲属(Nymphaea)的多年生草本花卉,睡莲科植物在系统进化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睡莲植物类群众多,分布广泛,花色丰富,花叶俱美,在园林水景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睡莲属植物富含黄酮、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降血糖和降血压等多种功效;睡莲的根能吸附水中重金属,净化水体;睡莲的花香成分可以用来制作香水,在美容行业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外,睡莲在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
[0003]睡莲的繁殖方式多样,兼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传统的睡莲繁育通常采用种子、块茎或球茎组织进行繁殖,然而,大多数睡莲结实率低,种子小且实生苗在早期长势较弱,容易遭藻类或蚊虫破坏。长期采用块茎和球茎进行的无性繁殖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积累,导致睡莲资源的品质下降、品种退化,同时无性繁殖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尤其是热带睡莲在秋冬季节种质资源严重缺乏,无性繁殖效率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0004]叶片胎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无性繁殖方式,在部分睡莲种的叶片叶脐部位产生胎生芽进而分化形成独立植株,胎生苗完全由母体叶片提供营养。然而,胎生芽还未分化形成完整的独立植株时,母叶就已经开始发黄腐烂,胎生苗的生长受温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在秋冬季节仍有多数胎生芽发育受阻,最终并未能产生真正胎生苗。此外,胎生苗必须尽早接触土壤生根保证营养供给,然而受水中浮力作用,脱离母体的胎生苗经常漂浮在水面,营养供给不充分,长势弱最终发黄腐烂。尤其到了冬季,受气候条件影响,即便是长在温室的胎生睡莲,其叶片胎生芽也基本处于发育停滞状态。
[0005]中国专利201810858776.5公开了“一种睡莲胎生块茎诱导无菌芽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该专利中以

蓝鸟

睡莲块茎为材料进行无菌芽诱导的方法,此方法以块茎作为外植体培养,睡莲块茎作为外植体数量极其有限,导致繁殖系数偏低。
[0006]中国专利201710212711.9公开了“一种利用睡莲组织快速育种的方法”,该方法在睡莲叶茎交汇处用植物生长精激活因子激活处理,从而提高睡莲的繁殖系数。
[0007]中国专利202210146030.8公开了“一种热带睡莲叶脐胎生体的快速繁育方法”,热带睡莲

鲁比



黑美人

胎生体通过施肥移栽实现快速育苗的方法,这两个方法都是直接利用池塘里睡莲母株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喷施激素或者施肥管理来进行繁殖育苗,缺点是母株繁殖系数低,对环境温度要求高,培养周期长,仅适合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没有考虑睡莲的生态差异,尤其是热带睡莲在温带地区越冬繁殖问题存在巨大限制,胎生芽产量低且发育受阻,以上专利均未提及这一现实问题。
[0008]目前有关睡莲叶片胎生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胎生苗的生长发育受季节影响极大,水域环境和生长空间也影响母体植株长势,导致叶片胎生的繁殖系数和发育周期不稳
定,难以满足市场和科研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实现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繁殖系数高,能有效解决耐寒睡莲在秋冬季节胎生发育缓慢、资源缺乏等问题,减少了气候环境对睡莲发育的影响,提高了胎生睡莲的繁殖率。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外植体取材和消毒
[0013]将成熟睡莲叶脐部位带有1~3mm的胎生芽连同叶柄切下来作为外植体,用清水冲洗,并在体视显微镜下将外植体表面棉毛去除,用刀片切除周围多余组织,经清洗和消毒后备用;
[0014]2)不定芽诱导
[0015]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直至外植体分化产生3~5片叶原基;
[0016]其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固液双层培养基,其下层为固体培养基,上层为液体培养基,且上层培养基与下层培养基配方相同;
[0017]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TDZ:1.0~3.0mg/L,IAA: 0.5~3.0mg/L;
[0018]3)增殖培养与分化
[0019]取步骤2)获得的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直至新生叶片叶脐部分诱导产生新的胎生芽,将带有胎生芽的叶片从叶柄处单独切下,放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带有多于10个叶片的簇状胎生苗;
[0020]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具体包括:MS基本培养基, TDZ:1~3mg/L,IAA:0.1~0.5mg/L;
[0021]4)生根与移栽
[0022]将步骤3)获得的簇状胎生苗直接移栽到泥土中,加水并使簇状胎生苗完全浸没在水中,培养10~15天后基部产生若干细长白根。
[0023]优选的,所述MS培养基包括:MS:4~5g/L,蔗糖:20~30g/L,琼脂:5~10g/L,pH5.7~5.8。
[0024]进一步,步骤1)中,切除外植体周围多余组织后的清洗消毒步骤为:先用自来水冲洗至少30min,接着将其转入70~75%乙醇中浸泡处理45~ 60s后,再用无菌水清洗3~5min,随后用15~2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处理10~15min,浸泡过程中晃动不少于三次,最后用无菌水清洗三至五次,每次3~5min。
[0025]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位mg/L或g/L是指在1升培养基中各组分的含量。
[0026]本专利技术以成熟睡莲叶脐部位带有1~3mm的胎生芽连同叶柄切下来作为外植体,我们前期观察到,胎生芽既具有极强的分化潜力,能持续发育产生新的植物组织和器官,它又保留了物种的遗传特性,是研究睡莲胎生特性的关键组织。同时,在提高繁育系数方面,胎生芽相较于基部根茎组织而言,数量众多,具有取材更加方便、快捷容易的优点,对植物的
伤害也最小。
[0027]外植体清洗过后,需要在体视显微镜下用镊子将外植体表面的棉毛去除。附着在胎生芽上的毛状结构对于早期胎生芽的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毛状物具有一定锁水功能,使胎生芽处于湿润环境,这对于水生植物而言十分重要。然而棉毛结构容易粘附众多杂质和菌类物质,极易导致外植体的污染,大量棉毛附着在胎生芽表面也影响了对芽组织发育过程的观察,因此,要尽可能去掉棉毛。外植体上少量短小棉毛的存在影响不大,消毒彻底并不会导致后续的污染。
[0028]本专利技术在不定芽诱导过程中采用固液双层培养基进行培养,能较快的诱导外植体产生叶原基,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程度,并且产生的叶原基数量多,叶柄短而壮。
[0029]此外,本专利技术在增殖培养后,将获得的带有多个叶片的簇状胎生苗直接移栽在泥土中,一周后,发现其开始产生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生睡莲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取材和消毒将成熟睡莲叶脐部位带有1~3mm的胎生芽连同叶柄切下来作为外植体,用清水冲洗,并在体视显微镜下将外植体表面棉毛去除,用刀片切除周围多余组织,经清洗和消毒后备用;2)不定芽诱导在无菌条件下,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直至外植体分化产生3~5片叶原基;其中,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固液双层培养基,其下层为固体培养基,上层为液体培养基,且上层培养基与下层培养基配方相同;所述诱导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TDZ:1.0~3.0mg/L,IAA:0.5~3.0mg/L;3)增殖培养与分化取步骤2)获得的组织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培养15~20天,直至新生叶片叶脐部分诱导产生新的胎生芽,将带有胎生芽的叶片从叶柄处单独切下,放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带有多于10个叶片的簇状胎生苗;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向婕张大生杨宽田代科吉琴刘青青刘凤栾于银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辰山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