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56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4
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包括壳体,壳体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和气体的腔体;总回路进、出水口,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总回路进、出水口与腔体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旁通路,旁通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总回路进、出水口连接至车辆的冷却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膨胀水箱结合了排气路和旁通路,设计了排气路和旁通路流量的分配比例、水室流道的流经线路,优化窜热并共享液位传感器。基于以上核心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传统车辆,对于水路较为复杂的新能源车上更具有优势。的新能源车上更具有优势。的新能源车上更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

技术介绍

[0002]膨胀水箱是传统汽车和新能源车均有的必要结构部件之一。膨胀水箱的作用是排出冷却系统中的气体,避免了水泵气蚀的危害,并相应地向冷却系统提供防冻液,保证冷却系统中需要水冷的部件中充满液体介质。通过膨胀水箱压力盖控制调节冷却系统的压力,增加水泵的压力和工作效率。
[0003]参照图1a所示的串联式热管理回路架构,在该架构中,低温散热器LTR与膨胀水箱串联后连接泵,故该种回路架构称之为串联式。如图1a所示,泵进一步连接到并联的两路管路中,一路由周视觉域控制器IPD、高低压集成充电模块CCU、电驱电控单元EDS构成,另一路由电驱电控单元EDS单独构成,两路并联的回路连接低温散热器LTR。
[0004]参照图1b所示的并联式热管理回路架构,在该架构中,低温散热器LTR与膨胀水箱并联后连接泵,故该种回路架构称之为并联式。如图1b所示,泵进一步连接到并联的两路管路中,一路由周视觉域控制器IPD、高低压集成充电模块CCU、电驱电控单元EDS构成,另一路由电驱电控单元EDS单独构成,两路并联的回路连接低温散热器LTR。
[0005]目前市面上所有膨胀水箱具有串联以及并联两种形式接入到冷却系统中,各有利弊。并联式接入的膨胀水箱其优势为可以通过流量分配使得膨胀水箱一路的流量可控,但其弊端是另一并联回路中存在的气体较难通过膨胀水箱一路从而排出气体。串联式接入的膨胀水箱其优势为可以保证所有的液体都流经膨胀水箱进行排气,但其弊端是流量不好控制,容易使得气液未经过完全分离就再次进入系统回路中。
[0006]然而,无论是串联式的热管理回路还是并联式的热管理回路,图1a和1b所示的结构均为单个冷却液回路,即无论热管理回路系统的结构如何,其只能应用于单个冷却液回路中。现有的车辆具有多个冷却液回路,这样就需要配备多个膨胀水箱,每一个膨胀水箱均面临流量和排气无法兼顾的问题。如果直接将多个冷却液回路强行连接到同一个膨胀水箱上,膨胀水箱流量和排气无法兼顾的问题将会进一步被放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膨胀水箱流量和排气无法兼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其至少能够优化膨胀水箱的气液分离能力,并且还能实现膨胀水箱之间的互联和共享部件。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包括:壳体,壳体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和气体的腔体;总回路进、出水口,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总回路进、出水口与腔体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旁通路,旁通
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总回路进、出水口连接至车辆的冷却水管。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内包括多个流道板,流道板将腔体内部分割为多个流体子域,使得腔体内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排气流道;冷却液在腔体内沿着排气流道流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排气流道和旁通路的流量根据以下参数决定:总回路进、出水口的流量;排气流道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排布位置、方向、形状;排气流道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口径与旁通路内径的比例关系;整个冷却系统的压力,以及排气流道和旁通路附近的压力。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包括用于容纳冷却液和气体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与第一腔体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与第二腔体通过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第一旁通路,第一旁通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第二旁通路,第二旁通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内包括多个带导流孔的流道板,流道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分割为多个流体子域,导流孔使得第一腔体内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形成第一排气流道、第二腔体内在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形成第二排气流道;冷却液在分别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沿第一排气流道、第二排气流道流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排气流道和第一旁通路的流量根据以下参数决定: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的流量;第一排气流道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的排布位置、方向、形状;第一排气流道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的口径与第一旁通路内径的比例关系;整个冷却系统的压力,以及第一排气流道和第一旁通路附近的压力。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排气流道和第二旁通路的流量根据以下参数决定: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的流量;第二排气流道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的排布位置、方向、形状;第二排气流道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的口径与第二旁通路内径的比例关系;整个冷却系统的压力,以及第二排气流道和第二旁通路附近的压力。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中间腔体,中间腔体内设置液位传感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分别与中间腔体通过流道板相连通,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其余部分互不连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腔体内的冷却液温度与第二腔体内的冷却液温度不同。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腔体与中间腔体、第二腔体与中间腔体之间的流道板的导流孔孔径为4

10mm,使得第一腔体内的冷却液与第二腔体内的冷却液不受窜热影响。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排气流道包括第一主流道和第一副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为第一进水口至第一出水口的第一排气流道部分,所述第一副流道为第一进水口至液位传感器的第一排气流道部分;第二排气流道包括第二主流道和第二副流道,所述第二主流道为第二进水口至第二出水口的第二排气流道部分,所述第二副流道为第二进水口至液位传感器的第二排气流道部分。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包括第一总进水口和第一总出水口,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包括第二总进水口和第二总出水口;第一总进水口和第一总出水口分别连接电池的冷却水管,第二总进水口和第二总出水口分别连接电机的冷却水管。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膨胀水箱结合了排气路和旁通路,设计了排气路和旁通路流量的分配比例、水室流道的流经线路,优化窜热并共享液位传感器。基于以上核心点,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传统车辆,对于水路较为复杂的新能源车上更具有优势。
附图说明
[0021]图1a是现有的一种串联形式的水箱设置结构;图1b是现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和气体的腔体;总回路进、出水口,所述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所述总回路进、出水口与腔体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旁通路,所述旁通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所述总回路进、出水口连接至车辆的冷却水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多个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将腔体内部分割为多个流体子域,使得腔体内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排气流道;冷却液在腔体内沿着所述排气流道流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流道和旁通路的流量根据以下参数决定:总回路进、出水口的流量;排气流道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排布位置、方向、形状;排气流道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口径与旁通路内径的比例关系;整个冷却系统的压力,以及排气流道和旁通路附近的压力。4.一种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用于容纳冷却液和气体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所述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所述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与第一腔体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所述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设置于壳体的一个侧面,且所述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与第二腔体通过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第一旁通路,所述第一旁通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一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的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部分形成第二旁通路,所述第二旁通路的截面积小于等于第二总回路进、出水口其他部分的截面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膨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包括多个带导流孔的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部分割为多个流体子域,所述导流孔使得第一腔体内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形成第一排气流道、第二腔体内在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形成第二排气流道;冷却液在分别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内沿所述第一排气流道、第二排气流道流动。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越王天英刘杰顾峥
申请(专利权)人: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