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47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现有弯螺杆定向技术存在摩阻大、井眼轨迹控制困难、钻速低等技术难题,制约了油气经济、安全、长效开发。为解决上述难题,发明专利技术了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由一级离合机构和二级离合机构组成,其中一级离合机构和二级离合机构均由电池、电池仓、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本体、堵头、活塞、外齿筒、内齿筒、传递筒,连接筒、轴承、限位筒、下接头、推力轴承、电池仓、电路板、盖板等零件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具面角控制精度高、钻杆转速大、卡钻风险小、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解决弯螺杆定向井眼轨迹控制困难、钻速低等技术难题。术难题。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水平井技术是开发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体技术,水平井钻井需要进行井眼轨迹导向控制,目前水平井导向钻井包含旋转导向和弯螺杆滑动导向两种。
[0003]1)现有旋转导向技术费用高昂:日费15

20万元,按平均单井导向周期45天计算,仅旋转导向服务费达675

900万元,约占整个钻井费用的10

20%。
[0004]2)卡埋风险大:旋转导向工具外径尺寸较大,目前生产井井眼直径多数为215.9mm,旋转导向最大直径达210mm,间隙不到6mm,极易发生岩屑卡死埋钻。
[0005]基于以上因素,我国水平井导向依然以弯螺杆滑动导向为主,例如在2020年,川渝页岩气弯螺杆滑动导向占比超过50%,长庆致密油气占比甚至高达93%。在弯螺杆滑动导向过程中,钻柱不旋转,钻柱摩阻大极易“托压”,导致钻压不能有效传递,机械钻速通常仅为旋转钻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其特征在于:由一级离合机构(100)和二级离合机构(200)组成,其中一级离合机构(100)和二级离合机构(200)均由1

固定螺钉A(1)、电池堵头(2)、盖板(3)、电路板(4)、电池(5)、电池仓(6)、压力传感器(7)、电磁阀(8)、本体(14)、堵头(15)、固定螺钉B(17)、活塞(18)外齿筒(20)、内齿筒(21)、传递筒(22)、轴承A(23)、限位筒(24)、轴承B(25)、下接头(26)、连接筒(27)、金刚石复合片(28);所述:一级离合机构(100)的下接头(26)与二级离合机构(200)的电池仓(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池仓(6)与本体(14)螺纹连接,本体(14)与内齿筒(21)上端螺纹连接,内齿筒(21)下端与限位筒(24)螺纹连接;所述:堵头(15)与外齿筒(20)上端螺纹连接,外齿筒(20)下端的花键A(2002)与传递筒(22)上端的花键B(2201)进行花键连接,传递筒(22)下端与连接筒(27)上端螺纹连接,连接筒(27)下端与下接头(26)螺纹连接;所述:内齿筒(21)加工台阶A(2101),用于限制外齿筒(20)位置;所述:外齿筒(20)加工台阶B(2003),用于与台阶A(2101)配合限位;所述:所述连接筒(27)和限位筒(24)之间装配轴承A(23);所述:本体连接筒(27)和本体(14)之间装配轴承B(25);所述:活塞(18)装配在堵头(15)与内齿筒(21)形成的腔体中,活塞(18)通过固定螺钉B(17)固定在本体(14)上;所述: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通过螺纹连接在本体(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具,其特征在于:工具由2~4个一级离合机构(100)或二级离合机构(200)构成,满足不同控制精度和钻杆转速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反扭距弯螺杆定向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友赵建国王国荣肖晓华万敏董学成罗旭谢冲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