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4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底板、转筒、导料板、支撑板c、加热筒、支撑杆和螺旋送料板;底板上设置两组支撑板a;转筒与支撑板a转动连接,转筒左侧封闭且设置进料口,底板上设置有对转筒加热的加热组件a;导料板倾斜设置在底板;支撑板c设置在底板上,支撑板c左侧面水平且转动设置筒体a,筒体a左端设置筒体b;加热筒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c连接,加热筒外壁与筒体b内壁贴合,支撑板c上设置有对加热筒内的导热液体加热的加热组件b;螺旋送料板设置在筒体b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热介质众多,且转筒和螺旋送料板还会转动,提高了污泥与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和干化效果。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和干化效果。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和干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干化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对污泥实现干化处理。现有的污泥干花装置在干化过程中,污泥与热介质接触面积小,干化效率低。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80551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传送带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传送带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该污泥干化装置能够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使得污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干燥,大大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和干燥速率。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污泥干化路径复杂,干化路径长,只适合连续大批量的污泥干化,难以适用于单次少量的污泥干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污泥与热介质接触面积小的问题,提出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底板、转筒、导料板、支撑板b、支撑板c、加热筒、支撑杆和螺旋送料板;
[0007]底板上竖直设置两组支撑板a;转筒穿过两组支撑板a,转筒与支撑板a转动连接,转筒左侧封闭且设置进料口,转筒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条形槽a和条形槽b,支撑板a上设置有带动转筒转动的动力组件a,底板上设置有对转筒加热的加热组件a,加热组件a位于两组支撑板a之间;导料板倾斜设置在底板,导料板位于条形槽b下方;
[0008]支撑板b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支撑板a和支撑板c之间,转筒与支撑板b接触;支撑板c设置在底板上,支撑板c左侧面水平且转动设置筒体a,筒体a左端同轴设置筒体b,筒体b位于转筒内,支撑板c上设置有带动筒体a转动的动力组件b;加热筒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c连接,加热筒和支撑杆均位于筒体a内,加热筒外壁与筒体b内壁贴合,加热筒两端封闭且内部含有导热液体,支撑板c上设置有对加热筒内的导热液体加热的加热组件b;螺旋送料板设置在筒体b上,螺旋送料板位于转筒内。
[0009]优选的,动力组件a包括电机a、环形齿圈a和齿轮a;环形齿圈a设置在转筒外周壁上,环形齿圈a位于支撑板a左侧;电机a设置在支撑板a上;齿轮a设置在电机a的输出轴上,齿轮a与环形齿圈a啮合。
[0010]优选的,加热组件a包括加热箱和加热装置;加热箱设置在底板上,加热箱位于两组支撑板a之间,加热箱上贯穿设置导热筒,转筒穿过导热筒,转筒外壁与导热筒内壁贴合,加热箱内含有导热液体,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箱底部内壁上。
[0011]优选的,动力组件b包括环形齿圈b、电机b和齿轮b;环形齿圈b设置在筒体a外周壁
上;电机b设置在支撑板c上;齿轮b设置在电机b的输出轴上,齿轮b与环形齿圈b啮合。
[0012]优选的,筒体b为热的良导体,筒体a为热的不良导体。
[0013]优选的,加热组件b包括U型加热管和通电装置;通电装置设置在支撑板c上,通电装置与U型加热管电性连接,U型加热管伸入加热筒内。
[0014]优选的,还包括进泥管和风罩,进泥管出料端插入穿过进料口伸入转筒内,风罩位于条形槽a正上方,风罩与抽风装置连接。
[00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泥干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动力组件a、加热组件a、动力组件b和加热组件b;S2、污泥从进泥口进入转筒内,污泥与热的转筒以及热的筒体b接触,使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S3、螺旋送料板带动污泥向右移动,最后干化的污泥从条形槽a和条形槽b排出落到导料板上;S4、干化的污泥从导料板滑落下去进行统一收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热介质包括转筒、筒体b以及螺旋送料板,且转筒和螺旋送料板还在不停转动,大大提高了污泥与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和干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和图3均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1、底板;2、支撑板a;3、转筒;4、电机a;5、环形齿圈a;6、齿轮a;7、进泥管;8、加热箱;9、加热装置;10、条形槽a;11、条形槽b;12、导料板;13、支撑板b;14、支撑板c;15、加热筒;16、U型加热管;17、支撑杆;18、通电装置;19、筒体a;20、筒体b;21、螺旋送料板;22、环形齿圈b;23、电机b;24、齿轮b;25、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底板1、转筒3、导料板12、支撑板b13、支撑板c14、加热筒15、支撑杆17和螺旋送料板21;
[0022]底板1上竖直设置两组支撑板a2;转筒3穿过两组支撑板a2,转筒3与支撑板a2转动连接,转筒3左侧封闭且设置进料口,转筒3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条形槽a10和条形槽b11,支撑板a2上设置有带动转筒3转动的动力组件a,底板1上设置有对转筒3加热的加热组件a,加热组件a位于两组支撑板a2之间;导料板12倾斜设置在底板1,导料板12位于条形槽b11下方;
[0023]支撑板b13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支撑板a2和支撑板c14之间,转筒3与支撑板b13接触;支撑板c14设置在底板1上,支撑板c14左侧面水平且转动设置筒体a19,筒体a19左端同轴设置筒体b20,筒体b20为热的良导体,筒体a19为热的不良导体,筒体b20位于转筒3内,支撑板c14上设置有带动筒体a19转动的动力组件b;加热筒15通过支撑杆17与支撑板c14连接,加热筒15和支撑杆17均位于筒体a19内,加热筒15外壁与筒体b20内壁贴合,加热筒15两端封闭且内部含有导热液体,支撑板c14上设置有对加热筒15内的导热液体加热的加热组件b;螺旋送料板21设置在筒体b20上,螺旋送料板21位于转筒3内。
[0024]工作原理:启动动力组件a、加热组件a、动力组件b和加热组件b,将污泥从进泥口进入转筒3内,污泥与热的转筒3、热的筒体b20以及热的螺旋送料板21接触,使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螺旋送料板21带动污泥向右移动,干化的污泥从条形槽a10和条形槽b11排出落到导料板12上,最后干化的污泥从导料板12滑落下去进行统一收集。
[0025]本实施例中,热介质包括转筒3、筒体b20以及螺旋送料板21,且转筒3和螺旋送料板21还在不停转动,大大提高了污泥与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和干化效果。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干化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动力组件a包括电机a4、环形齿圈a5和齿轮a6;环形齿圈a5设置在转筒3外周壁上,环形齿圈a5位于支撑板a2左侧;电机a4设置在支撑板a2上;齿轮a6设置在电机a4的输出轴上,齿轮a6与环形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转筒(3)、导料板(12)、支撑板b(13)、支撑板c(14)、加热筒(15)、支撑杆(17)和螺旋送料板(21);底板(1)上竖直设置两组支撑板a(2);转筒(3)穿过两组支撑板a(2),转筒(3)与支撑板a(2)转动连接,转筒(3)左侧封闭且设置进料口,转筒(3)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条形槽a(10)和条形槽b(11),支撑板a(2)上设置有带动转筒(3)转动的动力组件a,底板(1)上设置有对转筒(3)加热的加热组件a,加热组件a位于两组支撑板a(2)之间;导料板(12)倾斜设置在底板(1),导料板(12)位于条形槽b(11)下方;支撑板b(13)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支撑板a(2)和支撑板c(14)之间,转筒(3)与支撑板b(13)接触;支撑板c(14)设置在底板(1)上,支撑板c(14)左侧面水平且转动设置筒体a(19),筒体a(19)左端同轴设置筒体b(20),筒体b(20)位于转筒(3)内,支撑板c(14)上设置有带动筒体a(19)转动的动力组件b;加热筒(15)通过支撑杆(17)与支撑板c(14)连接,加热筒(15)和支撑杆(17)均位于筒体a(19)内,加热筒(15)外壁与筒体b(20)内壁贴合,加热筒(15)两端封闭且内部含有导热液体,支撑板c(14)上设置有对加热筒(15)内的导热液体加热的加热组件b;螺旋送料板(21)设置在筒体b(20)上,螺旋送料板(21)位于转筒(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a包括电机a(4)、环形齿圈a(5)和齿轮a(6);环形齿圈a(5)设置在转筒(3)外周壁上,环形齿圈a(5)位于支撑板a(2)左侧;电机a(4)设置在支撑板a(2)上;齿轮a(6)设置在电机a(4)的输出轴上,齿轮a(6)与环形齿圈a(5)啮合。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锋何辉郑湘芸杨之奂曹祝军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赫拉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