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42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包括底座、安装座、防撞结构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底部四个端角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与安装座底部间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安装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座端边上均安装有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及缓冲板,所述安装座端边侧壁上两端对称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背离安装座的一侧与缓冲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便,能有效避免巡检机器人在作业时因碰撞造成损坏。免巡检机器人在作业时因碰撞造成损坏。免巡检机器人在作业时因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将电能配送到用电设备或用户的重要站点,其站内各设备在运行过程需要定期进行巡检。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巡检或机器人巡检,巡检机器人是以移动机器人为载体,以多种检测仪器作为荷载系统的智能机器,巡检机器人代替了人们繁琐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力,节省了人力资源。
[0003]但由于配电站房内设备比较多,巡检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撞伤或碰伤,导致巡检机器人的内部零件受损,维修起来费时费力,而且会降低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0004]故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包括底座、安装座、防撞结构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底部四个端角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顶部与安装座底部间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安装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座端边上均安装有防撞结构;
[0007]所述防撞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及缓冲板,所述安装座端边侧壁上两端对称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背离安装座的一侧与缓冲板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架板、支架座、第一弹簧、移动板及连接杆,所述支架板安装于安装座上,所述支架座安装于支架板上,所述支架座与支架板合围构成前后两端敞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移动板设于支架座内,所述移动板靠近支架板一侧与支架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移动板背离支架板的一侧与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贯穿支架座与缓冲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连杆组件、上滑柱、下滑柱、驱动杆及气缸,所述底座顶部前后两端对称设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上开设有下滑槽,所述安装座底部前后两侧安装有滑槽座,所述滑槽座上设有上滑槽,两个所述连杆组件对称安装于底座上方前后两侧,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心通过轴铰接,若干所述连杆组件竖直设置形成剪叉结构,且连杆组件间铰接,设于顶部的连杆组件的左端通过上滑柱滑接于上滑槽内,设于底部的连杆组件的左端通过下滑柱滑接于下滑槽内;所述驱动杆与设于前后两侧的上滑柱连接,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驱动杆连接,所述气缸安装于安装座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一弹簧上下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呈上下对称安装于支架座内,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板和支架座上,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移动板通过导向孔套接在导向杆上并可沿导向杆自由移动,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导向杆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杆上下对称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板背离支架板的一侧与支架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外侧壁上设有橡胶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为横向U型结构,且所述缓冲板开口朝向安装座设置。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巡检机器人安装于安装座上,通过在安装座四个端边安装防撞结构,可避免巡检机器人因碰撞造成损坏。此外,通过在底座与安装座间设置升降结构可便于巡检机器人高度的调节。本技术结构简便,能有效避免巡检机器人在作业时因碰撞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的第三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是防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底座1、安装座2、滚轮3、缓冲板4、支架板5、支架座6、第一弹簧7、移动板8、连接杆9、上滑柱10、下滑柱11、驱动杆12、气缸13、下滑槽14、滑槽座15、上滑槽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导向杆19、第二弹簧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如图1

图7所示,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包括底座1、安装座2、防撞结构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1底部四个端角安装有滚轮3,所述底座1顶部与安装座2底部间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安装座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座2端边上均安装有防撞结构;
[0027]所述防撞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及缓冲板4,所述安装座2端边侧壁上两端对称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背离安装座的一侧与缓冲板4连接。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巡检机器人安装于安装座上,通过在安装座四个端边安装防撞结构,可避免巡检机器人因碰撞造成损坏。此外,通过在底座与安装座间设置升降结构可
便于巡检机器人高度的调节。本技术结构简便,能有效避免巡检机器人在作业时因碰撞造成损坏。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架板5、支架座6、第一弹簧7、移动板8及连接杆9,所述支架板5安装于安装座2上,所述支架座6安装于支架板5上,所述支架座6与支架板5合围构成前后两端敞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移动板8设于支架座6内,所述移动板8靠近支架板5一侧与支架板5通过第一弹簧7连接,所述移动板8背离支架板5的一侧与连接杆9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贯穿支架座6与缓冲板4连接。
[00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巡检机器人碰撞时,缓冲板通过连接杆及移动板压缩第一弹簧,在第一弹簧的缓冲作用下,可有效减轻碰撞对机器人的损坏。
[003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连杆组件、上滑柱10、下滑柱11、驱动杆12及气缸13,所述底座1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下滑槽14,所述安装座2底部前后两侧安装有滑槽座15,所述滑槽座15上设有上滑槽16,两个所述连杆组件对称设于底座1上方前后两侧,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的中心通过轴铰接,若干所述连杆组件竖直设置形成剪叉结构,且连杆组件间铰接,设于顶部的连杆组件的左端通过上滑柱10滑接于上滑槽16内,设于底部的连杆组件的左端通过下滑柱11滑接于下滑槽14内;所述驱动杆12与设于前后两侧的上滑柱10连接,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与驱动杆12连接,所述气缸13安装于安装座2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安装座(2)、防撞结构及升降结构,所述底座(1)底部四个端角安装有滚轮(3),所述底座(1)顶部与安装座(2)底部间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安装座(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座(2)端边上均安装有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包括缓冲组件及缓冲板(4),所述安装座(2)端边侧壁上两端对称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背离安装座的一侧与缓冲板(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支架板(5)、支架座(6)、第一弹簧(7)、移动板(8)及连接杆(9),所述支架板(5)安装于安装座(2)上,所述支架座(6)安装于支架板(5)上,所述支架座(6)与支架板(5)合围构成前后两端敞口设置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移动板(8)设于支架座(6)内,所述移动板(8)靠近支架板(5)一侧与支架板(5)通过第一弹簧(7)连接,所述移动板(8)背离支架板(5)的一侧与连接杆(9)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贯穿支架座(6)与缓冲板(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配电站房内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连杆组件、上滑柱(10)、下滑柱(11)、驱动杆(12)及气缸(13),所述底座(1)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下滑槽(14),所述安装座(2)底部前后两侧安装有滑槽座(15),所述滑槽座(15)上设有上滑槽(16),所述连杆组件对称设于底座(1)上方前后两侧,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7)和第二连杆(18)的中心通过轴铰接,若干所述连杆组件竖直设置形成剪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伟魏然王超郑悦黄旭韩斌朱汉卿李宇刘轶超高寒王玉辉牛嵩迪马跃吕姝颖陆杨陈静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