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79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彼此拼接成预制柱顶模,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上下部分,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左右部分,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彼此邻靠、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中间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弯折的钢筋通过第一缺口、第二缺口进入混凝土内,避免了作业施工现场工人二次弯折,钢筋一次成型,降低了劳动强度,各单块模块拆模方便、重量轻,搬运方便、安装使用方便。安装使用方便。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柱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有各种构建,预制柱是其中的一种,预制柱起到支撑作用,预制柱在工厂中通过模具浇筑而成,预制柱中有若干钢筋,钢筋伸出至外部,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横梁的两端需搭在预制柱的顶部,再将预制柱顶部钢筋折弯,与横梁两端的钢筋接触,再用混凝土浇筑,使预制柱与横梁形成一体,现有钢筋折弯都是人工在建筑装配现场折弯,较为费事费力。
[0003]图1是现有的预制柱浇筑模具,混凝土倒入模具内凝固后,将预制柱顶模、预制柱左侧模和预制柱右侧模拆卸下,进行脱模,但是预制柱的外露钢筋很长,现有的预制柱顶模是一整块,脱模很不方便,如果预先将钢筋折弯,插入浇筑的混凝土内,现有的预制柱顶模就无法脱模。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主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彼此拼接成预制柱顶模,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上下部分,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左右部分,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彼此邻靠、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中间部分;
[0007]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第二缺口,若干第一缺口和若干第二缺口的位置分布呈矩形状。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内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的侧壁均设置有若干螺孔。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上均设置有埋件孔。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均有若干种不同的型号。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弯折的钢筋通过第一缺口、第二缺口进入混凝土内,避免了作业施工现场工人二次弯折,钢筋一次成型,降低了劳动强度,各单块模块拆模方便、重量轻,搬运方便、安装使
用方便,有一定的通用性,提高模具利用率,各模块结构稳固、不易变形,制造成本低,在装配式建筑构建生产厂家中能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预制柱浇筑模具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16]图3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分开后的前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8]图5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分开后的后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安装在预制柱左侧模和预制柱右侧模的使用场景前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模块;11、第一缺口;2、第二模块;21、第二缺口;3、第三模块;4、第四模块;5、第五模块;51、埋件孔;6、第六模块;7、加强筋;8、螺孔;9、边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2]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如图2

6所示,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彼此拼接成预制柱顶模,第一模块1和第三模块3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上下部分,第二模块2和第四模块4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左右部分,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形状、尺寸一致,彼此邻靠、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中间部分;
[0023]第一模块1和第三模块3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11,第二模块2和第四模块4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第二缺口21,钢筋能通过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插入到混凝土内,若干第一缺口11和若干第二缺口21的位置分布呈矩形状,即浇筑后的预制柱,钢筋在预制柱的顶面呈矩形状分布。
[0024]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内均设置有若干加强筋7,使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较为稳固,不易变形。
[0025]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的侧壁均设置有若干螺孔8,使用螺栓通过螺孔8,可将第二模块2和第四模块4安装在预制柱左侧模和预制柱右侧模中间。
[0026]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上均设置有若干边块9,边块9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彼此对齐拼接时,边块9对齐,使用螺栓穿过螺纹孔,将第一模块1、第二
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固定为整体。
[0027]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上均设置有埋件孔51,吊点埋件穿入埋件孔51,固定在混凝土内。
[0028]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第四模块4均有若干种不同的型号,不同型号的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第四模块4上的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的大小、间距不同,以埋入不同粗细、间距的钢筋,浇筑时,更换不同型号的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第四模块4即可,有一定的通用性。
[0029]使用时,将钢筋统一下料弯折成型,将本技术安装在图1中预制柱顶模的位置,将成型的钢筋通过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正常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第四模块4、第五模块5和第六模块6拆模非常方便。
[003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模具的顶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彼此拼接成预制柱顶模,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上下部分,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形成预制柱顶模的左右部分,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形状、尺寸一致,彼此邻靠、形成预制柱顶模的中间部分;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第二模块和第四模块的边缘均设置有若干第二缺口,若干第一缺口和若干第二缺口的位置分布呈矩形状;第一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亮于建朱廷强焦连远牛传宝孟欢李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