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4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再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包括矿热炉;在矿热炉的烟气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烟道,在烟道和余热锅炉的进口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汽化烟道,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和旋风分离器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端和汽轮机的蒸汽进口端通过第三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矿热炉、余热锅炉、汽轮机、旋风分离器和除尘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将矿热炉内高温烟气回收再利用和脱硫除尘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和温度稳定的特点,防止了因温度过高和波动大造成爆管而影响生产的现象,方便了操作,提高了烟气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污染。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再利用
,是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工业生产中余热的损失大约占据了世界总能耗的30%至70%,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节能减排,从中国工业协会调查了解到,矿热炉是当前我国合金产品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矿热炉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我国总发电量2%的电能,因此,余热利用备受关注和重视。
[0003]矿热炉在冶炼时,释放的烟气中一般都会含有CO、CO2、H2等成分,且炉口烟气温度可达到400℃左右,含有大量显热。以75%硅铁矿热炉为例,烟气中的大量热能相当于总量输入的50%左右。因此,借助先进技术回收矿热炉烟气中的能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又可以达到资源再利用及节能减排。现有做法通常是将矿热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输送至余热锅炉进行再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烟气经简单处理后再排放或直接排放,产生的蒸汽直接输送至现有用户,存在产能利用率不高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0004]同时矿热炉产生的烟气温度波动比较大,一般在400℃至600℃之间,瞬间可能达到700℃至1200℃,对余热锅炉受热面管道影响较大,长时间在此温度下运行会造成管道爆管,严重影响生产,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矿热炉产生的烟气温度波动大易造成爆管而严重影响生产、热能利用率不高、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包括矿热炉、余热锅炉、汽轮机、旋风分离器和除尘装置;在矿热炉的烟气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烟道,在余热锅炉上设置有与加热内腔相连通的进口端,在烟道和余热锅炉的进口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汽化烟道,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和旋风分离器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出口端和除尘装置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二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端和汽轮机的蒸汽进口端通过第三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管线,在烟道、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引风装置。
[0007]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上述在矿热炉的外侧有凝汽器和除氧装置;在凝汽器上分别设置有进汽端和出液端,在除氧装置上设置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在第四管线和凝汽器的进汽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管线,凝汽器的出液端和除氧装置的进液端通过第六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除氧装置的出液端和余热锅炉的进水端通过第七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第四管线、第五管线、第六管线和第七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门,在第七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泵。
[0009]上述除氧装置为真空除氧器。
[0010]上述在矿热炉的外侧有脱硫塔和烟囱;除尘装置的烟气出口端和脱硫塔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八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脱硫塔的烟气出口端和烟囱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九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脱硫塔的上部设置有进液端,在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端,在脱硫塔的进液端上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在脱硫塔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在第八管线、第九管线、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门,在第九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引风装置。
[0011]上述引风装置为引风机;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
[0012]上述在烟道、第一管线、第二管线和第三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门,在第三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流量计。
[0013]上述在烟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温层;在烟道和余热锅炉的进口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14]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矿热炉、余热锅炉、汽轮机、旋风分离器和除尘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将矿热炉内高温烟气回收再利用和脱硫除尘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和温度稳定的特点,防止了因温度过高和波动大造成爆管而影响生产的现象,方便了操作,提高了烟气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矿热炉,2为余热锅炉,3为汽轮机,4为旋风分离器,5为除尘装置,6为烟道,7为汽化烟道,8为第一管线,9为第二管线,10为第三管线,11为第四管线,12为引风装置,13为凝汽器,14为除氧装置,15为第五管线,16为第六管线,17为第七管线,18为阀门,19为泵,20为脱硫塔,21为烟囱,22为第八管线, 23为第九管线,24为进液管,25为出液管,26为流量计,27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附图1所示,该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包括矿热炉1、余热锅炉2、汽轮机3、旋风分离器4和除尘装置5;在矿热炉1的烟气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烟道6,在余热锅炉2上设置有与加热内腔相连通的进口端,在烟道6和余热锅炉2的进口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汽化烟道7,余热锅炉2的烟气出口端和旋风分离器4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8固定连接在一起,旋风分离器4的烟气出口端和除尘装置5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二管线9固定连接在一起,余热锅炉2的蒸汽出口端和汽轮机3的蒸汽进口端通过第三管线10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汽轮机3的蒸汽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管线11,在烟道6、第一管线8和第二管线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引风装置12。矿热炉1、余热锅炉2、汽轮机3、旋风分离器4和除尘装置5均为现有公知公
用;余热锅炉2可为立式单压自然循环余热锅炉;这样,通过矿热炉1、余热锅炉2、汽轮机3、旋风分离器4和除尘装置5的配合使用,实现将矿热炉1内高温烟气回收再利用和除尘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和温度稳定的特点,防止了因温度过高和波动大造成爆管而影响生产的现象,方便了操作,提高了烟气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0021]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如附图1所示,在矿热炉1的外侧有凝汽器13和除氧装置14;在凝汽器13上分别设置有进汽端和出液端,在除氧装置14上设置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在第四管线11和凝汽器13的进汽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管线15,凝汽器13的出液端和除氧装置14的进液端通过第六管线16固定连接在一起,除氧装置14的出液端和余热锅炉2的进水端通过第七管线17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第四管线11、第五管线15、第六管线16和第七管线17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门18,在第七管线17上固定安装有泵19。凝汽器13和除氧装置14均为现有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矿热炉、余热锅炉、汽轮机、旋风分离器和除尘装置;在矿热炉的烟气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烟道,在余热锅炉上设置有与加热内腔相连通的进口端,在烟道和余热锅炉的进口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汽化烟道,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和旋风分离器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旋风分离器的烟气出口端和除尘装置的烟气进口端通过第二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端和汽轮机的蒸汽进口端通过第三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汽轮机的蒸汽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管线,在烟道、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引风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其特征在于矿热炉的外侧有凝汽器和除氧装置;在凝汽器上分别设置有进汽端和出液端,在除氧装置上设置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在第四管线和凝汽器的进汽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管线,凝汽器的出液端和除氧装置的进液端通过第六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除氧装置的出液端和余热锅炉的进水端通过第七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第四管线、第五管线、第六管线和第七管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阀门,在第七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其特征在于除氧装置为真空除氧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利用热能的矿热炉,其特征在于矿热炉的外侧有脱硫塔和烟囱;除尘装置的烟气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文龙刘卫星肖洪成孙军高帆尹伟赵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市合盛绿色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