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供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976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供汽系统,涉及供汽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蒸汽消耗,同时能够利用蒸汽进行发电的一种余热供气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供汽系统,包括:供汽部件,供气部件包括机组供热部件、余热部件和低压总管道,机组供热部件和余热部件连接于低压总管道;降压部件,低压总管道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管道、第二分管道和第三分管道,第一减温减压器设置在第一分管道上,第二减温减压器设置在第二分管道上,汽轮机设置在第三分管道上,发电机连接于汽轮机,低压供气管道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管道、第二分管道、第三分管道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供汽。主要用于供汽。主要用于供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供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余热供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有机硅行业的快速发展,密封胶产业的蒸汽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密封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中压(1.3Mpa)蒸汽和低压(0.6Mpa)蒸汽不间断供汽,中压蒸汽由余热锅炉提供,而低压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进行降压后输送到密封胶车间使用,但是,由于减温减压器在供汽的过程中,调节门节流时的能量损失严重,并且,减温减压器的管道上下温差较大,使得高温蒸汽通过管道使无水管壁迅速升温,而储水部分的支管壁升温较慢,在低温时产生较高的轴向拉应力,这种较高的热应力或疲劳热应力容易导致焊缝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供汽系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蒸汽消耗,同时能够利用蒸汽进行发电的一种余热供气系统。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供汽系统,该系统包括:
[0006]供汽部件,所述供气部件包括机组供热部件、余热部件和低压总管道,所述机组供热部件和所述余热部件连接于所述低压总管道;
[0007]降压部件,所述降压部件包括第一分管道、第二分管道、第三分管道、低压供气管道、第一减温减压器、第二减温减压器、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低压总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管道、所述第二分管道和所述第三分管道,所述第一减温减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道上,所述第二减温减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管道上,所述汽轮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管道上,所述发电机连接于所述汽轮机,所述低压供气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管道、所述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三分管道的另一端。
[0008]进一步的,低压总管道包括主管道、供热管道和余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机组供热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道的一端,所述余热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余热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低压总管道还包括供热阀门、余热阀门和封闭阀门,所述供热阀门设置在所述供热管道,所述余热阀门设置在所述余热管道上,所述封闭阀门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中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温减压器的两侧设置第一通断阀门,所述第二减温减压器的两侧设置第二通断阀门,所述汽轮机的两侧设置第三通断阀门。
[0011]进一步的,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低压总管道和所述低压供气管道上;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低压总管道和所述低压供气管道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为背压式汽轮机。
[0013]进一步的,除盐水泵,所述除盐水泵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减温减压器和所述第二减温减压器的输出位置。
[0014]进一步的,中压总管道,所述中压总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组供热部件和所述余热部件,所述低压总管道连接于所述中压总管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供汽部件的作用是提供蒸汽,所述供气部件包括机组供热部件、余热部件和低压总管道,所述机组供热部件和所述余热部件连接于所述低压总管道;降压部件的作用是将中压蒸汽降低为低压蒸汽,所述降压部件包括第一分管道、第二分管道、第三分管道、低压供气管道、第一减温减压器、第二减温减压器、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低压总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管道、所述第二分管道和所述第三分管道,所述第一减温减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道上,所述第二减温减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管道上,所述汽轮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管道上,所述发电机连接于所述汽轮机,所述低压供气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管道、所述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三分管道的另一端,相对于现有技术,低压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进行降压后输送到密封胶车间使用,但是,由于减温减压器在供汽的过程中,调节门节流时的能量损失严重,并且,减温减压器的管道上下温差较大,使得高温蒸汽通过管道使无水管壁迅速升温,而储水部分的支管壁升温较慢,在低温时产生较高的轴向拉应力,这种较高的热应力或疲劳热应力容易导致焊缝开裂,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减温减压器、第二减温减压器和汽轮机并联,同时将发电机与汽轮机连接,通过汽轮机对中压蒸汽进行降压,然后输送到密封胶车间生产使用,在汽轮机工作的同时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不仅降低了中压蒸汽的损耗,还能够提供电能,从而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在汽轮机在停机检修时,第一减温减压器和第二减温减压器能够进行低压蒸汽的不间断输送,保证了密封胶车间的正常生产,从而达到持续供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供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供汽系统,该系统包括:
[0020]供汽部件,供气部件包括机组供热部件11、余热部件12和低压总管道,机组供热部件11和余热部件12连接于低压总管道;
[0021]降压部件,降压部件包括第一分管道21、第二分管道22、第三分管道23、低压供气管道24、第一减温减压器25、第二减温减压器26、汽轮机27和发电机28,低压总管道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管道21、第二分管道22和第三分管道23,第一减温减压器25设置在第一分管道21上,第二减温减压器26设置在第二分管道22上,汽轮机27设置在第三分管道23上,发电机28连接于汽轮机27,低压供气管道24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管道21、第二分管道22、第三分管道23的另一端。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供汽部件的作用是提供蒸汽,供气部件包
括机组供热部件11、余热部件12和低压总管道,机组供热部件11和余热部件12连接于低压总管道;降压部件的作用是将中压蒸汽降低为低压蒸汽,降压部件包括第一分管道21、第二分管道22、第三分管道23、低压供气管道24、第一减温减压器25、第二减温减压器26、汽轮机27和发电机28,低压总管道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管道21、第二分管道22和第三分管道23,第一减温减压器25设置在第一分管道21上,第二减温减压器26设置在第二分管道22上,汽轮机27设置在第三分管道23上,发电机28连接于汽轮机27,低压供气管道24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管道21、第二分管道22、第三分管道23的另一端,相对于现有技术,低压蒸汽通过减温减压器进行降压后输送到密封胶车间9使用,但是,由于减温减压器在供汽的过程中,调节门节流时的能量损失严重,并且,减温减压器的管道上下温差较大,使得高温蒸汽通过管道使无水管壁迅速升温,而储水部分的支管壁升温较慢,在低温时产生较高的轴向拉应力,这种较高的热应力或疲劳热应力容易导致焊缝开裂,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减温减压器25、第二减温减压器26和汽轮机27并联,同时将发电机28与汽轮机27连接,通过汽轮机27对中压蒸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汽部件,所述供汽部件包括机组供热部件、余热部件和低压总管道,所述机组供热部件和所述余热部件连接于所述低压总管道;降压部件,所述降压部件包括第一分管道、第二分管道、第三分管道、低压供气管道、第一减温减压器、第二减温减压器、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低压总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管道、所述第二分管道和所述第三分管道,所述第一减温减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道上,所述第二减温减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管道上,所述汽轮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分管道上,所述发电机连接于所述汽轮机,所述低压供气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管道、所述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三分管道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低压总管道包括主管道、供热管道和余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机组供热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道的一端,所述余热管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余热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总管道还包括供热阀门、余热阀门和封闭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声蒲云飞刘卫星肖洪成高明顺高帆刘昌超程齐孔繁华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市合盛绿色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