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74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乳液30~40份、pH调节剂0.1~0.5份、水30~40份、颜料润湿剂0.1~0.2份、分散剂0.2~0.4份、消泡剂0.05~0.2份、颜色填料25~50份、成膜剂1~5份、抗闪锈剂0.1~1份以及增稠剂0.2~0.5份;所述丙烯酸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38℃;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增稠剂和碱溶胀型增稠剂的混合物。该产品自然干燥时间短,早期耐水性性能和抗流挂性能优异,同时没有埋弧焊缝闪锈的问题;所述产品低温性能好,可在低温恶劣环境下使用,商业价值高。商业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涂料的水性化可有效提升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尤其是水性丙烯酸涂料的功能性越来越高,也使得市场需求不再局限于满足提升涂料产品最终涂膜性能,在保障后期性能的前提下也对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早期性能和应用适配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比如当水性丙烯酸涂料应用在户外施工的钢结构时,除了对后期耐水性和耐盐雾性有一定的要求外,为应对户外多变的天气,还提出了早期耐水性和抗闪锈性的需求,即要求水性丙烯酸涂料在户外钢结构施工后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干燥成膜建立起早期性能,具备抵御可能突如其来的降雨降雪和霜冻天气。然而目前对于水性涂料尤其是水性丙烯酸涂料的早期耐水性相关研究较少,同时埋弧焊缝闪锈问题也是长久困扰钢结构水性漆的痛点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该产品通过特殊的丙烯酸乳液和增稠剂相搭配制备,不仅固含量高,自然干燥时间短,早期耐水性性能和抗流挂性能优异,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现有产品埋弧焊缝闪锈的问题;所述产品低温性能好,可在低温恶劣环境下使用,商业价值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6]丙烯酸乳液30~40份、pH调节剂0.1~0.5份、水30~40份、颜料润湿剂0.1~0.2份、分散剂0.2~0.4份、消泡剂0.05~0.2份、颜色填料25~50份、成膜剂1~5份、抗闪锈剂0.1~1份以及增稠剂0.2~0.5份;
[0007]所述丙烯酸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38℃;
[0008]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增稠剂和碱溶胀型增稠剂的混合物。
[000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原料中,选择特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丙烯酸乳液可保障产品合适的快干性,同时不会因为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而造成原料体系致密程度受到影响,或者玻璃化温度过低而产生的耐环境性能下降,可配合增稠剂及成膜剂实现良好的高致密性及其带来的高防护性。同时在选择增稠剂时专利技术人发现,单独的聚氨酯增稠剂或者碱溶胀型增稠剂在使用至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体系中时,产品难以兼顾良好的稳定性,容易造成干燥性差、闪锈或附着力不理想的问题,需要两者同时搭配使用,才能使得产品在经处理后应用在钢结构上时成膜速度快,覆盖程度高,附着力好,不出现流挂现象和闪锈现象,早期耐水性能和耐低温性能好。
[0010]优选地,所述丙烯酸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为20~25℃。
[0011]更优选地,所述丙烯酸乳液的固含量为44~49wt%。
[0012]更优选地,所述丙烯酸乳液为蓝德堡丙烯酸乳液MT

3645、万华丙烯酸乳液0628、恒和丙烯酸乳液LR

2052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优选的丙烯酸乳液不仅干燥速度快,与各填料的相容性好,应用在钢结构材料时附着力佳,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环境稳定性,环保性高。
[0014]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1

氨基
‑2‑
丙醇、N

甲基乙醇胺、N

N二甲基乙醇胺、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二甲基乙醇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0015]更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在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7%。
[0016]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苯醚、二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丁二酸二异丁酯、二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一种。
[0017]更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二丙二醇丁醚。
[0018]更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广州印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YT

303。
[0019]更优选地,所述成膜剂在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2%。
[0020]为了使得产品在使用时具备足够的硬度和抗粘连性,产品中的丙烯酸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能过低,此时需要搭配合适的成膜剂通过增塑作用帮助原料中的乳胶粒子在使用时挤压变形实现分子链扩散纠缠继而成膜,同时该成膜剂也需要维持产品亲水性和挥发速度的平衡,使得产品能够在快干性好的情况下兼顾早期耐水性能,减少闪锈风险。
[0021]优选地,所述颜料润湿剂为炔二醇及其衍生物类润湿剂、非离子烷基乙氧基类润湿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润湿剂、非离子有机氟类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2]颜料润湿剂的作用是为了提升产品原料中的颜色填料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同时也不会造成其他新增的极性相容性问题。
[0023]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氨酯类分散剂、聚丙烯酸酯化合物类分散剂、聚羧酸钠盐类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4]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氟硅类消泡剂、矿物油类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5]优选地,所述颜色填料为颜料和填料的混合物。
[0026]更优选地,所述颜料为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钛白粉、锌钡白、锌白、铬黄粉、镉黄、铬绿、氧化铬绿、铁蓝、群蓝、镉红、钼铬红、炭黑、酞青蓝中的至少一种。
[0027]更优选地,所述填料为滑石粉、高岭土、硅藻土、硅灰石、铁钛粉、石英砂、硫酸钡、云母粉、长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0028]优选地,所述抗闪锈剂为亚硝酸钠、有机锌螯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将颜料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在部分水中分散均匀后,依次加入颜色填料、部分抗闪锈剂和pH调节剂并搅拌均匀,所得混合物研磨至颗粒细度≤50μm;
[0031](2)在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丙烯酸乳液、成膜剂、聚氨酯增稠剂及余量
水和抗闪锈剂,分散均匀后加入碱溶胀型增稠剂混合直至粘度达到100~110KU,过滤,即得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
[0032]优选地,所述部分水与余量水的质量比为(0.8~1.2):(0.8~1.2)。
[003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分散均匀时的分散速率为900~1100rpm,时间为4~6min。
[0034]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搅拌均匀时的搅拌速率为750~850rpm。
[003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分散均匀时的分散速率为750~850rpm,时间为4~6min。
[0036]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在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25wt%。
[0037]在钢结构用水性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乳液30~40份、pH调节剂0.1~0.5份、水30~40份、颜料润湿剂0.1~0.2份、分散剂0.2~0.4份、消泡剂0.05~0.2份、颜色填料25~50份、成膜剂1~5份、抗闪锈剂0.1~1份以及增稠剂0.2~0.5份;所述丙烯酸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38℃;所述增稠剂为聚氨酯增稠剂和碱溶胀型增稠剂的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为20~25℃,固含量为44~49wt%。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醇酯十二、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苯醚、二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丁二酸二异丁酯、二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a)~(h)中的至少一项:(a)所述PH调节剂为氨水、1

氨基
‑2‑
丙醇、N

甲基乙醇胺、N

N二甲基乙醇胺、2

氨基
‑2‑
甲基
‑1‑
丙醇、二甲基乙醇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b)所述pH调节剂在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7%;(c)所述成膜剂在钢结构用水性丙烯酸防腐底漆的原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2%;(d)所述颜料润湿剂为炔二醇及其衍生物类润湿剂、非离子烷基乙氧基类润湿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润湿剂、非离子有机氟类润湿剂中的至少一种;(e)所述分散剂为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淼张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