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41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包括静模、动模以及料斗。静模固定布置,动模背离静模的一侧设有伸缩装置。所述的动模与静模平行布置,静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凹槽,凹槽上下两端贯通布置。所述的静模与动模之间设有挤压空间。所述的料斗滑动设置于静模顶部,料斗下端设有与挤压空间对应布置的出料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的进料、排料,同时各个碳化硅覆膜粒子所受的挤压力相同。挤压力相同。挤压力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破碎器,具体涉及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长时间存储,一些物质外表面会包裹碳化硅薄膜,碳化硅薄膜将内部物质与外接隔离。在使用时,需要将这层碳化硅薄膜碾碎,将其内部包裹的物质暴露出来。
[0003]现在技术中,都是将碳化硅覆膜粒子放在一个上端敞口的容器内部,容器一般为盆状,在容器上方设有压板,下压压板,压板与碳化硅覆膜粒子接触并挤压,将碳化硅覆膜粒子外表面的碳化硅薄膜挤碎,然后在人工将容器内部的物料取出。填料跟取料都需要人工进行,同时压板压力先传递给最上层的碳化硅覆膜粒子,然后压力在依次下传,这样使得每层碳化硅覆膜粒子所受到的压力不一致,很容易出现,上层碳化硅覆膜粒子被压破,但下层的还没有;或是下层的被压破了,上层的碳化硅覆膜粒子里面的物料被压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本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的进料、排料,同时各个碳化硅覆膜粒子所受的挤压力相同。
[0005]本技术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包括静模、动模以及料斗。
[0007]静模固定布置,动模背离静模的一侧设有伸缩装置。
[0008]所述的动模与静模平行布置,静模朝向动模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凹槽,凹槽上下两端贯通布置。
[0009]所述的静模与动模之间设有挤压空间。
[0010]所述的料斗滑动设置于静模顶部,料斗下端设有与挤压空间对应布置的出料通道。
[0011]优选的,所述的静模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动模,静模朝向动模的端面均内凹又若干各凹槽。
[0012]优选的,碳化硅覆膜粒子直径<凹槽宽度<碳化硅覆膜粒子直径的两倍;挤压空间的最大宽度<碳化硅覆膜粒子直径;碳化硅覆膜粒子直径<凹槽宽度与挤压空间最大宽度之和<碳化硅覆膜粒子直径的两倍。
[0013]优选的,所述的料斗上设有两个出料通道,两个出料通道分别与两个挤压空间相对应。
[0014]料斗内部设有一个三角形的第一导料板,第一导料板设置于两个出料通道之间。
[0015]优选的,每个出料通道设有若干各出料口,出料口与凹槽一一对应。
[0016]优选的,所述的静模位于挤压空间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边板,动模滑动设置于两个边板之间。
[0017]优选的,所述的挤压空间下方设有钢钎,钢钎一侧与静模朝向动模的端面抵接,钢钎下方设有集料槽,集料槽下方固定有升降装置。
[0018]优选的,所述的钢钎的上端设有上端头,上端头为直角三角形。
[0019]优选的,所述的集料槽设置于钢钎外侧,集料槽内侧顶面于钢钎底面之间设有倾斜第二导料板。
[0020]优选的,所述的集料槽内部滑动设有吸附装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2](1)通过滑动的料斗进行自动填料,挤压后的碳化硅覆膜粒子通过钢钎、第二导料板自动流入到集料槽内部,然后在通过滑动的吸附装置将集料槽内部的物质自动吸附排离。
[0023](2)碳化硅覆膜粒子一个个的排列在静模的凹槽内部,动模的挤压力均匀的传递给每一个碳化硅覆膜粒子上,每个粒子收到的挤压力一直,优化了挤压效果。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外形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中静模与动模分解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碳化硅覆膜粒子放置示意图。
[0030]图中:1

静模、101

凹槽、102

边板、2

动模、3

挤压空间、4

料斗、401

第一导料板、5

钢钎、501

上端头、6

集料槽、601

第二导料板、7

吸附装置、8

碳化硅覆膜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附图为该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包括静模1、动模2以及料斗4。
[0036]静模1固定布置,动模2背离静模1的一侧设有伸缩装置,所述的动模2与静模1平行布置,所述的静模1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动模2。
[0037]静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凹槽101,凹槽101上下两端贯通布置,相邻两个凹槽101之间间隔距离相同。
[0038]所述的静模1与动模2之间设有挤压空间3,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凹槽101宽度<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的两倍;挤压空间3的最大宽度<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凹槽101宽度与挤压空间3最大宽度之和<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的两倍。
[0039]所述的料斗4滑动设置于静模1顶部,料斗4下端设有与挤压空间3对应布置的出料通道。
[0040]所述的料斗4上设有两个出料通道,两个出料通道分别与两个挤压空间3相对应,料斗4内部设有一个三角形的第一导料板401,第一导料板401设置于两个出料通道之间。每个出料通道设有若干各出料口,出料口与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模(1)、动模(2)以及料斗(4),静模(1)固定布置,动模(2)背离静模(1)的一侧设有伸缩装置,所述的动模(2)与静模(1)平行布置,静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凹槽(101),凹槽(101)上下两端贯通布置,所述的静模(1)与动模(2)之间设有挤压空间(3),所述的料斗(4)滑动设置于静模(1)顶部,料斗(4)下端设有与挤压空间(3)对应布置的出料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模(1)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动模(2),静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均内凹又若干各凹槽(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凹槽(101)宽度<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的两倍;挤压空间(3)的最大宽度<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凹槽(101)宽度与挤压空间(3)最大宽度之和<碳化硅覆膜粒子(8)直径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覆膜粒子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4)上设有两个出料通道,两个出料通道分别与两个挤压空间(3)相对应,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孙俊哲刘俊鹏翟帅张全梁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业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