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34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解决现有斜坡面上种植树木容易倾倒、土坡塌陷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个背面围护板,其两侧均预设有Z形缺口,Z形缺口上间隔设有多个连接杆件;互为镜像的左侧围护板和右侧围护板,其与背面围护板连接的一边也预设有Z形缺口,左侧围护板的Z形缺口上设有与连接杆件匹配的预埋套筒,连接杆件插入预埋套筒将左侧围护板和背面围护板相互扣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合理,安装简单,既不影响绿化的美观性,又能保证树坑的顺利开挖,还能保证斜面土坡不会塌陷。斜面土坡不会塌陷。斜面土坡不会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园林景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很多市政道路两侧和园林景观都存在较多的坡地绿化,坡地景观越来越盛行,但是斜面土坡上种植绿植会存在很多问题,树坑无法挖掘太深太大,否则会造成土坡塌陷。斜面土坡无法进行有效浇水存水,并且大雨天气斜坡会造成大量表面土流失,树木种植无法有效保证根部牢固,树木如若发生倾倒还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大量的坡地绿化需要耗费比普通景观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后期养护,且养护质量还不能得到保证。
[0003]传统的斜坡种植树木一般都是直接挖掘树坑。为避免发生土坡塌陷,树坑一般都不会挖的太大太深,这样势必就会造成树木种植无法选择较大树木,在树木绿化搭配上会存在很大的限制。如果在浅坑内直接种植大型树木,前期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随着时间、大雨天气等原因,会存在树木倾倒的安全隐患。若按照传统的方式种植回填至原斜坡,还存在无法存水的问题,树木根部无法得到有效灌溉,并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表面土流失。
[0004]现有的种植施工技术还有采用烧结砖等直接砌筑树坑围护。采用烧结砖等直接砌筑树坑围护由于工艺问题,需要挖掘较大的工作面,对原种植面造成更大的破坏,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等,在美观性上还无法得到保证。而且采用传统的砌筑围护结构,时间长容易造成开裂、坍塌、扭曲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斜坡面上种植树木容易倾倒、土坡塌陷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其构造合理,安装简单,既不影响绿化的美观性,又能保证树坑的顺利开挖,还能保证斜面土坡不会塌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包括:
[0007]一个背面围护板,其两侧均预设有Z形缺口,Z形缺口上间隔设有多个连接杆件;
[0008]一个左侧围护板,其与背面围护板连接的一边也预设有Z形缺口,左侧围护板的Z形缺口上设有与连接杆件匹配的预埋套筒,连接杆件插入预埋套筒将左侧围护板和背面围护板相互扣合;
[0009]一个右侧围护板,其与左侧围护板结构互为镜像,右侧围护板与背面围护板的连接方式与左侧围护板相同。
[0010]所述左侧围护板和右侧围护板上设置有注胶孔,注胶孔与多个预埋套筒相互连通,注胶孔的进口位于最下方的预埋套筒下方,注胶孔的出口位于左侧围护板(右侧围护板)的顶面。
[0011]所述背面围护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排水孔洞。
[0012]所述背面围护板采用混凝土浇筑制作,背面围护板内部设置有钢筋网片。
[0013]所述背面围护板、左侧围护板和右侧围护上预制有内嵌式吊环。
[0014]所述左侧围护板和右侧围护板内设置有液箱,液箱的顶部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用橡胶软赛封堵,液箱的下部设置有出液孔。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增益效果体现在。
[0016]1、本技术通过三个围护板可有效保证树木种植,围护板整体采用混凝土模具浇筑,内置钢筋网,可承受较大的泥土压力防止土体滑坡。连接处采用Z字形咬合连接,且通过连接杆件和预埋套筒进行灌胶固定,整体连接稳固。
[0017]2、围护板采用混凝土加模具一次浇筑预制而成,表面光滑无麻面,无需二次抹灰修饰,且在围护结构背面板内放钢筋网,承受较大土压力的同时也不会发生开裂、变形。
[0018]3、通过在背面围护板上开设排水孔洞,还可以防止恶劣天气土体内部积水造成滑坡现象。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0020]图2为背面围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背面围护板的内部示意图。
[0022]图4为左侧围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带液箱的左侧围护板的示意图。
[0024]图中,1为背面围护板,2为左侧围护板,3为右侧围护板,4为内嵌式吊环,5为注胶孔,6为Z形缺口,7为连接杆件,8为预埋套筒,9为排水孔洞,10为钢筋网片,11为液箱,12为出液孔,13为出液孔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如图1

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包括背面围护板1、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背面围护板1的两侧设置Z形缺口6,沿Z形缺口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根连接杆件7。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互为镜像结构,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与背面围护板1连接处同样设置有Z形缺口6,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的Z形缺口6上设有与连接杆件7配合的预埋套筒8。
[0027]背面围护板1可设置为长方形,长为1500mm、高800mm、厚100mm,内部铺设钢筋网片1010(钢筋直径为10mm,间距为200mm)。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随着斜坡角度制作为梯形,面板长均为1500mm、梯形高长边为800mm、短边为100mm、厚100mm。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与背面围护板1安装时,通过两个Z形缺口6相互扣合在一起。扣合后,连接杆件7正好插入预埋套筒8内。
[0028]背面围护板1、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均是模块化生产制作,利用模具采用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预制而成。只需要在现场进行拼装即可,可以极大的提供施工速度。这围护结构既能保证树坑的顺利开挖,又能够保证斜面土坡不会塌陷。另外,为了方便吊装,在背
面围护板1、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上预制有内嵌式吊环4,内嵌式吊环4采用直径10mm的圆钢制作,伸入板体200mm,末端双侧带180
°
弯钩,吊环间距为800mm。
[0029]具体施工时先清理出工作面,可在预制板下设置一道砼垫层,通过内嵌式吊环4将背面板放入指定位置,再将左侧围护板2通过内嵌式吊环4吊入,与背面围护板1通过Z字型缺口拼接,拼接过程中将连接杆件7插入预埋套筒8内,再用同样的施工方法将右侧围护板3拼接好。背面围护板1与左、右侧围护面板连接处采用Z形缺口6咬合受力,Z形缺口6咬合受力可充分保证预制围护板依靠自身来抵挡后侧和两侧的土压力。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础,本实施例为了增加左侧围护板2、右侧围护板3与背面围护板1的连接强度,在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上设置有注胶孔5,注胶孔5与多个预埋套筒8相互连通,注胶孔5的进口位于最下方的预埋套筒8下方,注胶孔5的出口左侧围护板2的顶面。
[0031]当左侧围护板2、右侧围护板3与背面围护板1在现场拼装好后,然后可采用环氧树脂植筋胶通过下部注胶孔5的进口进行注胶,注胶孔5内部与各预埋套筒8相通,注胶过程中上部注胶孔5的出口有胶体溢出表示注胶完成,通过下部进口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背面围护板(1),其两侧均预设有Z形缺口(6),Z形缺口(6)上间隔设有多个连接杆件(7);一个左侧围护板(2),其与背面围护板(1)连接的一边也预设有Z形缺口(6),左侧围护板(2)的Z形缺口(6)上设有与连接杆件(7)匹配的预埋套筒(8),连接杆件(7)插入预埋套筒(8)将左侧围护板(2)和背面围护板(1)相互扣合;一个右侧围护板(3),其与左侧围护板(2)结构互为镜像,右侧围护板(3)与背面围护板(1)的连接方式与左侧围护板(2)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围护板(2)和右侧围护板(3)上设置有注胶孔(5),注胶孔(5)与多个预埋套筒(8)相互连通,注胶孔(5)的进口位于最下方的预埋套筒(8)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创郭晓晶吴鹏举白雪伟仪杨倩杜康李茂达齐泽宇武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投晋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