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外围护墙构件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27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PC外围护墙构件及其生产工艺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PC外围护墙是以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钢筋为骨架后填注混凝土构成,外围护墙板内设有钢连接件和钢预埋件,构件保温采用内保温模式,构件内部居中布置聚苯板,使PC外围护墙具有隔热、防火等性能,本PC外围护墙体侧面预留M14螺纹钢套筒,M14接驳螺栓吊装后拧,主体结构与PC外围护墙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不需要砌筑砂浆,不会发生渗水和漏水情况;构件采用机械化安装工序,施工方便,相对三明治外围护保温墙具有施工安全、造价低等优势。造价低等优势。造价低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外围护墙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PC外围护墙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通常建筑外围护墙体的材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混凝土空心砖等小型块状材料,其砌筑方法按砌体要求进行砌筑,砌块尺寸较小,砌块之间粘结采用建筑砌筑砂浆,对施工人员的砌筑砂浆技术要求高,砌块间的砌筑砂浆需要密实,如有空隙则会导致外墙渗水和漏水情况发生,由于材料多工序复杂,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不利于机械化施工。
[0003]通过采用PC构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现有的PC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PC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下层预制墙板连接若采用常规套筒连接,不仅成本高,且现场吊装时不易准确对中安装,施工速度慢。另外现有PC构件与主体结构主要是通过从PC构件预埋的钢筋进行连接,但是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PC构件内钢筋的使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易造成施工现场钢筋绑扎困难,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难度。
[0004]多数PC构件的生产工艺操作复杂,且多数用于PC构件起吊装置适应范围窄,不能适应不同结构的构件,针对不同的墙体构件需要使用不同的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C外围护墙构件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PC外围护墙构件采用内保温模式,构件内部居中布置聚苯板,且主体结构与PC外围护墙之间通过柔性连接。整个构件采用机械化安装工序,施工方便,相对三明治外围护保温墙具有施工安全、造价低等优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PC外围护墙构件,包括构件基体,构件基体由保护层混凝土、EPS聚苯板以及结构混凝土层构成,EPS聚苯板位于中部,结构混凝土层内分布有水平和竖直的钢筋骨架,构件基体上嵌装有门窗结构,构件基体的顶部预埋有吊钉,构件的底部预设有波纹盲孔,波纹盲孔与下方PC构件的限位钢筋连接,构件基体的侧边填充有模塑聚苯板且构件基体的侧边上预埋有多个螺纹钢套筒,螺纹钢套筒内螺纹连接有接驳螺栓用与于主体结构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模塑聚苯板的厚度为2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EPS聚苯板距离预埋件的距离大于150mm。
[0009]PC外围护墙构件生产工艺,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模具组装:将连接模版的螺栓拧紧,且没有遗漏,确保模版之间没有缝隙,操作完成后,进一步去毛、清洁、除锈后,在模具内部涂刷脱模剂;步骤2)固定内窗框:安装内窗框模具,根据图纸要求用卷尺测量尺寸,校准后将磁盒紧靠模具放置;步骤3)预埋件安装及固定:根据图纸,依次确定各类预埋件位置并划线定位,再将预埋件安装、固定牢固;
步骤4)浇筑保护层混凝土:在模具底部浇筑一层混凝土保护层,铺装进行振动铺平;步骤5)铺设保温层:EPS聚苯板居中布置,聚苯板与其他预埋件间距至少150mm;步骤6)钢筋骨入模:根据构件配筋图,裁剪、拼接网片、预埋无干涉,门窗钢筋保护层厚度需满足要求,门窗四周的加强筋与网片绑扎,窗角布置抗裂钢筋,且安装每4个平方米增设塑料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步骤7)浇筑结构层混凝土及养护: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缓凝界面剂涂抹在钢模上,涂抹位置按照毛面处理的部位来确定,涂抹完成后,进行浇筑,浇筑后开启振动台,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并且无明显气泡溢出为止,浇筑完成后进行抹平、养护,养护完成后进行脱模,在脱模后,将缓凝界面剂用高压水枪冲净即可;步骤8)脱模、起吊与堆放:脱模后,PC外围护墙起吊使用多功能吊运钢梁,多功能吊运钢梁的吊耳板能按照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各个起吊点位置对称于主梁中心线将吊点进行模数化安装,将PC外围护墙放置在人字形存放架上。
[0010]进一步的,PC外围护墙构件拆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方可拆模起吊,且不小于15MPa。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吊运钢梁包括主体架,主体架的上方沿着主体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吊耳,主体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吊板,吊板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吊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架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强梁。
[0013]进一步的,所述人字形存放架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底架,每个底架上均固定设置有人字形支腿,多个人字形支腿的顶部通过顶杆固定连接,每个人字形支腿两侧的底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斜面上设置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沿着顶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放置架上预设有放置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人字形支腿包括左支腿和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之间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连接为一体,多个人字形支腿的左支腿通过左横梁连接为一体,多个人字形支腿的右支腿通过右横梁连接为一体。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采用槽钢制作,槽钢的开口即为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垫板。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有增益效果体现在:1、PC外围护墙是以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钢筋为骨架后填注混凝土构成,外围护墙板内设有钢连接件和钢预埋件,构件保温采用内保温模式,构件内部居中布置聚苯板;同时PC外围护墙本身还具有隔热、防火等性能。
[0017]2、本项目PC外围护墙体侧面预留M14螺纹钢套筒,M14接驳螺栓吊装后拧,主体结构与PC外围护墙之间(侧面填充20mm厚模塑聚苯板)通过柔性连接,不需要砌筑砂浆,不会发生渗水和漏水情况。
[0018]3、构件采用机械化安装工序,施工方便,相对三明治外围护保温墙具有施工安全、造价低等优势。
[0019]4、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吊运钢梁仅仅需要对吊点进行更换,只通过一种吊具就能吊装不同类型的构件,可以极大的提升劳动效率,减少吊装时间以及成本,通用性突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PC外围护墙构件的侧视图。
[0021]图2为螺纹钢套筒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3为多功能吊运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人字形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人字形存放架放置PC外围护墙构件的示意图。
[0025]图中,1为构件基体,11为保护层混凝土,12为EPS聚苯板,13为结构混凝土层,2为螺纹钢套筒,3为接驳螺栓,4为模塑聚苯板,5为多功能吊运钢梁,51为主体架,52为吊耳,53为吊板,54为吊孔,55为加强梁,6为人字形存放架,61为左支腿,62为右支腿,63为顶杆,64为上连接杆,65为下连接杆,66为左横梁,67为右横梁,68为底架,69为支撑架,610为放置架,611为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如图1

图2所示,PC外围护墙构件,包括构件基体1,构件基体1由保护层混凝土11、EPS聚苯板12以及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PC外围护墙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基体(1),构件基体(1)由保护层混凝土(11)、EPS聚苯板(12)以及结构混凝土层(13)构成,EPS聚苯板(12)位于中部,结构混凝土层(13)内分布有水平和竖直的钢筋骨架,构件基体(1)上嵌装有门窗结构,构件基体(1)的顶部预埋有吊钉,构件的底部预设有波纹盲孔,波纹盲孔与下方PC构件的限位钢筋连接,构件基体(1)的侧边填充有模塑聚苯板(4)且构件基体(1)的侧边上预埋有多个螺纹钢套筒(2),螺纹钢套筒(2)内螺纹连接有接驳螺栓(3)用与于主体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外围护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聚苯板(4)的厚度为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外围护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EPS聚苯板(12)距离预埋件的距离大于150mm。4.PC外围护墙构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模具组装:将连接模版的螺栓拧紧,且没有遗漏,确保模版之间没有缝隙,操作完成后,进一步去毛、清洁、除锈后,在模具内部涂刷脱模剂;步骤2)固定内窗框:安装内窗框模具,根据图纸要求用卷尺测量尺寸,校准后将磁盒紧靠模具放置;步骤3)预埋件安装及固定:根据图纸,依次确定各类预埋件位置并划线定位,再将预埋件安装、固定牢固;步骤4)浇筑保护层混凝土(11):在模具底部浇筑一层混凝土保护层,铺装进行振动铺平;步骤5)铺设保温层:EPS聚苯板(12)居中布置,EPS聚苯板(12)与其他预埋件间距至少150mm;步骤6)钢筋骨入模:根据构件配筋图,裁剪、拼接网片、预埋无干涉,门窗钢筋保护层厚度需满足要求,门窗四周的加强筋与网片绑扎,窗角布置抗裂钢筋,且按照每4个平方米增设塑料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步骤7)浇筑结构混凝土层及养护: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将缓凝界面剂涂抹在钢模上,涂抹位置按照毛面处理的部位来确定,涂抹完成后,进行浇筑,浇筑后开启振动台,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并且无明显气泡溢出为止,浇筑完成后进行抹平、养护,养护完成后进行脱模,在脱模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达高建明马永宣辛雁斌马竹筠孟洁杨博李雨夏敏郭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投晋南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