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21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包括:炉体组件,包括长方体空腔的炉体本体、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底部的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中的燃气管、设置在所述燃气管上的燃烧盘、设置所述炉体本体内腔的安置架和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前侧的安全门;热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顶部且与其内腔互通的循环壳、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侧壁的保温管和设置在所述循环壳内腔的循环管;排烟组件,所述排烟组件安装在所述循环壳顶部且与之内腔联通,用于排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炉体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对网片进行清理焚烧,方便网片的二次循环使用。片的二次循环使用。片的二次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


[0001]本技术涉及再生颗粒加工
,具体为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

技术介绍

[0002]再生颗粒是再生塑料颗粒的简称,再生塑料颗粒是属于塑料颗粒这一范畴内,再生塑料则就是回收已经使用过的新料或废弃的塑料通过镙杆机而生产出来的塑料,再通过切粒机切成颗粒状的一种塑料颗粒。
[0003]再生颗粒剂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过滤网片进行过滤物料中的杂质,塑料的特性,更换下的滤网上会粘有杂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滤网杂质清理极为不便,因此我们提出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包括:
[0006]炉体组件,包括长方体空腔的炉体本体、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底部的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中的燃气管、设置在所述燃气管上的燃烧盘、设置所述炉体本体内腔的安置架和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前侧的安全门;
[0007]热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顶部且与其内腔互通的循环壳、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侧壁的保温管和设置在所述循环壳内腔的循环管;
[0008]排烟组件,所述排烟组件安装在所述循环壳顶部且与之内腔联通,用于排烟。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炉体本体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均设置有滤网。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安置架设置有多层,所述安置架上设置有三个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护网。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保温管包括安装在循环壳侧壁的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侧水管。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排烟组件包括设置在循环壳顶部的烟管设置在烟管上部的过滤器和设置在过滤器顶部的防雨罩。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循环管多层结构设置,且每层循环管均呈蛇形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炉体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对网片进行清理焚烧,方便网片的二次循环使用;通过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顶部且与其内腔互通的循环壳、设置在所述循环壳侧壁的保温管和设置在所述循环
壳内腔的循环管,使用时,将循环管通入热交换介质,在燃烧室多余的热量经过,循环管时候与之热交换,可将多余热量带走;可实现在燃烧的时候减少热量浪费。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热循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循环管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保温管结构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安置架结构图。
[0023]图中:100、炉体组件,110、炉体本体,111、进风口,120、收集槽,130、燃气管,140、燃烧盘,150、安置架,151、支架,152、护网,160、安全门,200、热循环组件,210、循环壳,220、保温管,221、保温层,222、水管,230、循环管,300、排烟组件,310、烟管,320、过滤器,330、防雨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本技术提供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能够同时对多组网片的杂质进行焚烧清理,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还可回收焚烧时产生的多余热量。
[0026]图1

图7展示出的是本技术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7,本实施方式的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包括:
[0027]炉体组件100,包括长方体空腔的炉体本体110、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底部的收集槽120、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中的燃气管130、设置在所述燃气管130上的燃烧盘140、设置所述炉体本体110内腔的安置架150和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前侧的安全门160,使用时,将网片放在安置架150上,将燃气管130接通燃气,在所述燃烧盘140上安装打火器,通过打火器打火点燃,接着火焰即可将安置架150上的网片进行燃烧;
[0028]热循环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顶部且与其内腔互通的循环壳210、设置在所述循环壳210侧壁的保温管220和设置在所述循环壳210内腔的循环管230,使用时,将循环管230通入热交换介质,在燃烧室多余的热量经过,循环管230时候与之热交换,可将多余热量带走;
[0029]排烟组件300,所述排烟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循环壳210顶部且与之内腔联通,用于排烟。
[0030]进一步的,所述炉体本体110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风口111,所述进风口111处均设置有滤网,有利于保护进风口111。
[0031]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架150设置有多层,所述安置架150上设置有三个支架151,所述支架151上设置有护网152,有利于同时处理多组网片。
[003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管220包括安装在循环壳210侧壁的保温层221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221内侧水管222,有利于减少热量散失
[0033]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组件300包括设置在循环壳210顶部的烟管310设置在烟管310上部的过滤器320和设置在过滤器320顶部的防雨罩330,有利于对烟气过滤,减少污染排放,还可防止雨水落入烟管310中。
[0034]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230多层结构设置,且每层循环管230均呈蛇形结构,有利于增加热交换效率。
[0035]工作原理:在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使用的时候,通过炉体组件100的设置,有利于对网片进行清理焚烧,方便网片的二次循环使用;通过循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顶部且与其内腔互通的循环壳210、设置在所述循环壳210侧壁的保温管220和设置在所述循环壳210内腔的循环管230,使用时,将循环管230通入热交换介质,在燃烧室多余的热量经过,循环管230时候与之热交换,可将多余热量带走;可实现在燃烧的时候减少热量浪费。
[00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组件(100),包括长方体空腔的炉体本体(110)、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底部的收集槽(120)、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中的燃气管(130)、设置在所述燃气管(130)上的燃烧盘(140)、设置所述炉体本体(110)内腔的安置架(150)和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前侧的安全门(160);热循环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110)顶部且与其内腔互通的循环壳(210)、设置在所述循环壳(210)侧壁的保温管(220)和设置在所述循环壳(210)内腔的循环管(230);排烟组件(300),所述排烟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循环壳(210)顶部且与之内腔联通,用于排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颗粒生产用网片二次利用焚烧净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本体(110)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风口(111),所述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远
申请(专利权)人:梁山大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