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742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活性小苏打干法脱酸系统、降温结晶塔系统、活性炭喷射系统、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GGH烟气换热器系统、湿法脱酸系统、浓水喷射系统和飞灰输运处置系统,不使用常规的半干法脱酸,而是采用小苏打脱酸。一方面,小苏打脱酸效率高,可以达到一体化脱硝脱二噁英的入口SO2要求;另一方面,小苏打脱酸无需对烟气降温,节省能耗的同时,进入一体化系统的温度满足运行要求,无需再次加热。同时实现垃圾焚烧浓水的低成本处理以及烟气余热的高效利用。低成本处理以及烟气余热的高效利用。低成本处理以及烟气余热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特别涉及垃圾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焚烧处理是一种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已经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垃圾焚烧国补退坡的压力,高效、超低排放的工艺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不少已有垃圾焚烧电厂面临升级改造的问题,但由于已有厂房空间有限,需要寻找占地面积小的新技术。
[0003]我国垃圾焚烧的整体系统比较成熟,主要包括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系统等)、烟气净化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等。目前主流的垃圾焚烧系统是:机械式焚烧炉+余热锅炉+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脱二噁英+布袋除尘器。为应对更高的烟气排放标准,部分工艺在后端增加SCR、湿法等更高效的设备。
[0004]国内在垃圾焚烧系统相关的专利较多,本专利是在现有成熟技术上的进一步优化,主要针对超低排放、提高热效率、浓水处理、缩短工艺链等方面,类似的专利:
[0005]公告号CN206652386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烟气超低排放净化装置,在常规系统基础上增加湿法、GGH、SCR等设备。与本专利相比,该专利部分工艺相同,但整体差距很大,且仅解决了超低排放一个问题,并不涉及低温余热利用、浓水处理等,且工艺链较长。
[0006]公布号: CN207122902U的专利同样包括了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等,但主要是通过再循环降低NOx以及缓解焚烧炉内的结渣等问题。与本专利仅部分工艺相同,内容和目的均相差较大。
[0007]公布号 CN212068224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除尘、脱硝、脱二噁英一体化装置,但本专利着眼点在于整体工艺,而该专利着眼点在于一个特定设备。且该专利的一体化装置与本专利推荐的形式也不同。
[0008]公布号 CN110252051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以及脱除二噁英的方法,采用小苏打+脱硝除尘脱二噁英一体化设备,与本专利有一定相似之处。但该专利主要核心在于烟气的脱硫脱硝以及除二噁英,而本专利的核心在于整套垃圾焚烧系统,实现超低排放、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缩短工艺链等。对比专利除采用小苏打以及脱硝除尘脱二噁英一体化设备以外,与本专利无其他相似之处。另外,对比专利中对于脱酸的温度为250

350度,以及采用玄武岩纤维过滤筒的要求也完全不同。事实上,由于温度的区别,本专利与对比专利哪怕是在一体化脱硫脱硝除尘的应用上也完全不同。
[0009]公布号: CN108543419A(在审)的专利提供了一套新型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以及烟气净化系统。其烟气净化系统取消了常用的半干法,从而缩短了工艺链,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锅炉效率。但主要是依靠后端湿法的脱酸作用,且采用了湿法在前,SCR在后的布置方式,也未能考虑到浓水的处理问题,与本专利相比仍然属于明显不同的技术方案。
[0010]现有常规技术以及相应专利的新技术基本都可以达到目前垃圾焚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需求,但仍存在不少缺点:
[0011]1. 工艺链过长,为达到烟气超低排放,一般都需要多个系统串联,如常用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布袋+SGH蒸汽加热+SCR脱硝+GGH烟气换热器+湿法脱酸”等等,导致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且不适合用于老厂房的提标改造。
[0012]2. 能量利用率略低,相比于火电等行业,垃圾焚烧的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达到了200度以上,不少能量被浪费,主要源于采用半干法脱酸。半干法脱酸技术尽管运行成本低,是目前我国垃圾焚烧最主流的脱酸工艺,但是为达到脱酸效果,他需要将烟气降温到150℃左右,造成大量能量损失;而且烟气温度降低后,不满足后端SCR的运行要求,又需要使用蒸汽将烟气温度加热到180度以上,进一步增加了能耗。同时半干法脱酸原料利用率不高,会产生大量飞灰,导致飞灰的处理成本上升。
[0013]3. 浓水的处理是垃圾焚烧运行的一个难题。现有水处理技术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含盐量较高的浓水,目前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将其混入半干法蒸发结晶,一方面形成固体废弃物便于处理,另一方面正好利用半干法降温这段余热,无需其他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14]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是提出一种垃圾焚烧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草打捞量巨大,含水率高,脱水困难、处理处置困难,资源利用率不高等技术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的核心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工艺链短、能量利用率高、超低排放特点的新工艺,有望解决上述问题。整体而言,目前已有技术与专利从不同角度为垃圾焚烧解决超低排放、提高效率、缩短工艺链等问题。但本申请相比而言,在整体工艺方案、全面性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与可行性。
[0015]技术方案:
[0016]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活性小苏打干法脱酸系统、降温结晶塔系统、活性炭喷射系统、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GGH烟气换热器系统、湿法脱酸系统、浓水喷射系统和飞灰输运处置系统,所述焚烧炉与余热利用系统直接连接;余热利用系统、降温结晶塔系统、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GGH烟气换热器系统、湿法脱酸系统之间通过烟道依次连接;活性小苏打干法脱酸系统将小苏打喷于余热利用系统与降温结晶塔系统之间的烟道中,浓水喷射系统将浓水从降温结晶塔系统的顶部喷入,活性炭喷射系统将活性炭喷于降温结晶塔系统与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之间的烟道中,所述飞灰输运处置系统分别与降温结晶塔系统底部和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底部相连。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可变更为布袋+低温SCR脱硝脱二噁英系统,相比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除尘功能与脱硝脱二噁英功能分离,占地面积会增加,但同样能够实现超低排放、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采用外置式省煤器,作为锅炉的一个部分;或将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GGH烟气换热器系统和湿法脱酸系统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
[0020]有益效果:本申请所述垃圾焚烧系统采用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1]1、高效垃圾焚烧系统,具有工艺链短、能量利用率高、超低排放等优势。
[0022]2、不使用常规的半干法脱酸,而是采用小苏打脱酸。一方面,小苏打脱酸效率高,可以达到一体化脱硝脱二噁英的入口SO2要求;另一方面,小苏打脱酸无需对烟气降温,节省能耗的同时,进入一体化系统的温度满足运行要求,无需再次加热(对比常规的半干法+SCR技术,由于经过半干法后烟气温度一般为150℃左右,但SCR要求运行温度一般大于180,导致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蒸汽对烟气进行加热,增加能耗)。
[0023]3、浓水采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消纳,系统简单,运行成本低;若采用其他方式,如MVR、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1)、余热利用系统(2)、活性小苏打干法脱酸系统(3)、降温结晶塔系统(4)、活性炭喷射系统(5)、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6)、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7)、GGH烟气换热器系统(8)、湿法脱酸系统(9)、浓水喷射系统(10)和飞灰输运处置系统(11),所述焚烧炉(1)与余热利用系统(2)直接连接;余热利用系统(2)、降温结晶塔系统(4)、一体化脱硝除尘脱二噁英系统(6)、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7)、GGH烟气换热器系统(8)、湿法脱酸系统(9)之间通过烟道依次连接;活性小苏打干法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宏伟张洪波赵石铁王洪广韩舒飞袁德凤吕玮杨自强胡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